2002年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723862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2年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2年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2年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2年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福州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按照再掀闽江开放潮、推动福州大发展的总体要求,紧紧把握国内外有利经济环境的新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深入开展经济工作“六赛六比”活动,努力扩大内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综合2002年,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健康发展态势,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增长方式有明显改善。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60.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0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56.68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467.82亿元,增长8.6%。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387元,比上年增长10.2%。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2.35:47.07:40.58调整为11.7:48.0:40.3。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难点是: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民增收难度大;产品竞争力不够强,中小型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民间投资尚未有效启动;对外经贸形势不容乐观;社会就业压力加大,下岗职工、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仍较困难。 农业农业生产保持稳步发展。2002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6.03亿元,比上年增长3.9%。农业生产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200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1.08亿元,增长3.9%。种植业中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由上年的63.45:36.55调整为62:38,早稻优质率达80%以上。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2.01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94万公顷;主要农产品产量除粮食比上年减产外,食用菌、油料、蔬菜、茶叶、甘蔗等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122.28万吨,比上年下降2.0%;食用菌产量47180吨,比上年增长48.8%;油料产量35530吨,增长7.9%;茶叶产量8522吨,增长2.5%;甘蔗产量39268吨,增长20.8%。农业开发建设取得新进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继续推广,蔬菜优质品种增多,生猪、蛋禽基地生产形成规模。2002年,全市蔬菜总产量244.9万吨,比上年增长3.2%;肉类总产量26.56万吨,增长1.6%。水产业结构继续优化,重点发展水产品加工和优高养殖,全市水产品产量150.83万吨,比上年增长3.4%。乡镇企业持续发展。2002年,全市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1766.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实现利润54.54亿元,增长10.2%;应交税金36.52亿元,增长17.3%;乡镇企业出口交货总值291.62亿元,增长8.3%。 工业、建筑业按照“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开拓市场”的要求,我市加强对工业重点支柱行业的服务与扶持,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加快金山、江阴、青口等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工业的整体竞争力,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02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7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全部工业总产值1621.37亿元,增长1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70亿元,增长24.1%。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9.73,比上年提高18.44个百分点。建筑业继续强化行业管理、提高工程质量。2002年,全市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4.85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全年共有31家建筑业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贸易、物价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迅速,2002年,全市共完成40家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300多家供应商、7000多种地产品实现与大型商贸企业对接。为开拓国内市场,提高福州地产品的知名度,在金门、南昌、南宁等地举办了福州产品展销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海峡两岸农产品洽谈订货会、中国国际汽车(福州)博览会、第十三届全国书市等15场大型全国性、区域性会展活动。会展消费、假日消费繁荣了榕城消费市场,200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3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分城乡看,市的消费品零售额279.58亿元,增长12.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51.12亿元,增长9.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48.51亿元,增长11.1%;餐饮业零售额52.49亿元,增长16.8%。市场物价持续走低,200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9%,其中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4%。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金山、鼓山新区建设初具规模,旧屋区改造取得新进展,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0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额91.76亿元,增长21.3%,更新改造投资额28.81亿元,增长4.7%;房地产开发投资额99.99亿元,增长11.7%。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新建、扩建了化工路、福光南路、乌龙江大道一期等30条道路;二环路三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2002年末,城市道路总长961.14公里,比上年末增长5.38%;新增道路面积113.2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22平方米。全年新增公交车138辆,年末拥有公交车1455辆,每万人拥有公交车8.87标辆;新辟、延伸线路15条,年末公交车营运线路达93条;日客运量达89.6万人次。2002年,城市供水能力达123.9万吨/日;液化气供气总量8.48万吨,其中家庭用气5.27万吨,城市气化率达96.2%。全年全社会用电量达81.94亿千瓦时,其中市区生活用电14.10亿千瓦时,分别比上年增长13.29%和12.5%。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要求,加强市区绿化、美化建设,城市生态环境逐步改善。2002年,城市新增公园面积117.63公顷,新增公共绿地面积64.91公顷。2002年末,公共绿地面积889.83公顷;拥有公园34座,总面积818公顷;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24平方米,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3217.4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6%。 对外经贸、旅游投资软环境进一步改善,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成功举办了2002年福州国际招商月暨海交会等招商活动,2002年,全市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87项,协议金额15.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1%;实际利用外资额12.02亿美元,增长20.01%。对外贸易规模继续扩大。200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63.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01%。出口总额35.34亿美元,增长18.41%,其中外资企业出口28.58亿美元,增长13.76%;内资企业出口6.76亿美元,增长43.13%。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持续发展。2002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3241万美元,完成营业额5021万美元,期末在外人员5728人。旅游市场不断拓展,“创优”成果继续得到巩固。依托重大节庆,通过举办寿山石文化旅游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展示福州优秀旅游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晋安寿山石馆、寿山溪漂流、北峰皇帝洞景区等成为福州市旅游新亮点。2002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70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3%;境外游客人数29.8万人次,增长3.2%。 交通、邮电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罗长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福州连接线等工程进展顺利。全年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货物发送量:铁路257万吨,比上年下降1.3%;公路4903万吨,比上年下降3.0%;水运2279万吨,增长13.0%;民航3.63万吨,增长16.4%。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旅客发送量:铁路4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2%;公路933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6%;水运10.08万人次,下降40.3%;民航121.97万人次,增长8.0%。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3907万吨,比上年增长31.9%,其中集装箱吞吐量48.2万标箱,增长15.3%;旅客吞吐量0.94万人次,增长44.6%。全年对台直航732航次,其中“两马交流”客运100航次,旅客吞吐量0.44万人次。邮政电信业快速发展。2002年,全市新增程控交换机49万门,年末程控交换机总容量达243万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8.19亿元,比上年增长9.2%。年末城乡电话用户19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8%;移动电话用户191.46万户,增长26.7%;全市共有IC卡电话2.7万部,其中市区1.4万部;城市电话普及率85部/百人。2002年末,全市互联网用户达5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2%,宽带网用户达2.9万户,IP网用户55万户。 金融、证券和保险金融形势稳定,存款增加,贷款投放力度加大。200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90.6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6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0.62亿元,增长27.10%。各项贷款余额1157.79亿元,增长17.64%,中长期贷款增长15.34%,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增长29.82%、个人住房贷款增长30.65%。证券市场在规范中发展。2002年末,福州市辖区内共有上市公司18家,上市公司市价总值397亿元;共有法人券商3家,证券经营部38个;全年股票、基金交易量1037亿元,比上年下降16%。保险事业发展迅速。2002年,全市财产险保费收入7.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9%;寿险保费收入19.28亿元,增长75.76%,健康和意外伤害险收入1.4亿元,比上年增长42.58%。全年财产险赔款支出3.69亿元,赔付率50.93%;寿险年金给付0.48亿元,满期给付0.89亿元,死伤医疗给付0.36亿元。 科学技术、教育科技开发取得硕果,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2002年,全市共实施星火计划127项,火炬计划42项。共有38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科技进步奖,有1000项专利申请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告。2002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370亿元,比上年增长22%;年末福州科技园区共有企业313家,软件园入园企业达171家。科技园区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14亿元,利税10.6亿元,出口创汇4.5亿美元。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达758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6家,全年民营科技企业共获得科技成果及专利项目165项。教育改革继续深化,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建成闽江学院和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一期工程,并开始招生。2002年,全市拥有高等学校13所,在校学生10.10万人;成人高等学校招生0.76万人,在校学生5.81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115所,在校学生9.16万人;普通中学375所,在校学生38.30万人,其中初中261所,在校学生29.74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0.7%;小学2250所,在校学生57.28万人。全市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66.70万人次。社会力量办学进一步发展壮大,2002年,全市拥有民办小学16所,民办初中24所,民办高中19所。 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活动健康活跃。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了市第十九届戏剧会暨展演、首届世界福州十邑闽剧票友大赛、“走进美的小区”社区文艺晚会等一系列大规模群众性文艺活动。2002年末,全市拥有文化馆14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83个;艺术表演团体22个,艺术表演团体演出2704场次;送戏、电影下乡演出5615场次。全市拥有有线电视用户90.36万户,比上年增长9.08%;全年出版图书2530种,17107万册;报纸32种,41496万份;各类杂志138种,4004万册;全市共有博物馆、纪念馆18个;公共图书馆14个,总藏书358.07万册。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年末市区拥有社区卫生服务站55个。2002年末,全市卫生机构达1601个,其中医院72个;卫生机构床位18829张,其中医院床位1314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52万人,其中医生1.09万人;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2.03张,每千人拥有医生1.68人。2002年末,全市拥有个体诊所、卫生保健所1233个;民营医院10个。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竞技体育成绩喜人。2002年,福州市运动健儿在国际大赛中共获奖牌12枚;在全国性大赛中共获奖牌36枚;在第十二届省运会中共获奖牌545枚。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活跃,全市拥有体育场馆2917个,全年共举行县以上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41项。 人口、人民生活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597.54万人,比上年增加3.4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57.65万人,增加3.88万人。据抽样调查,2002年,全市人口出生率9.15,人口自然增长率4.67。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02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046元,比上年增长10.08%。据抽样调查,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47元,比上年增长8.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91元,增长7.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635元,增长1.1%;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671元,增长2.7%,其中食品支出3089元,增长1.6%,食品消费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46.3%;农民人均纯收入4192元,增长4.3%。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居民生活区物业管理、社区服务逐渐完善。2002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9.27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90%。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平方米。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2002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68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再就业培训15542人,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14700人。 环境保护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取得成效,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开展了固体废物及医疗废弃物、白色污染、噪音污染、内河清淤等专项整治,“一控双达标”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2002年,市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2496.54万吨,工业废水处理排放达标率达100%;烟尘排放量0.104万吨,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工业粉尘排放量0.02万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0.52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7.96%;市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65.57%。2002年末,全市共有垃圾转运站38座,环卫专用车辆299辆,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41.6%。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注:1、文中数字为年报数;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农林牧渔业、工业总产值绝对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