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5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29221472 上传时间:2021-10-0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5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5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5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质2.主要分布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3.实质: 土地退化4.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原因:气候变异等(2)人为原因: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人为原因: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5.具体表现:具体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6.类型:类型: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7.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问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危害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其中,其中,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的的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世界荒漠化分布图 荒漠化多发生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即南北纬30附近。从大气环流的角度来看,此区域常年盛行下沉气流,形成极端干旱的气候。但由于陆地地形的作用,使这种规律发生分异,如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国的荒漠区向北移了约10个纬度。 目前,我国荒漠化仍在蔓延的主要地目前,我国荒漠化仍在蔓延的主要地区是区是旱作地区旱作地区和和草原牧区草原牧区。 n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且自东向西逐渐演替。n干旱形成的原因:n1.海陆位置:深居欧亚大陆内部、距海遥远,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n2.地形:高原山地的阻挡,水汽更难以进入。(二)人为因素:(二)人为因素: 1.1.原因:原因:(1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2 2)人类的活动不当)人类的活动不当(1)过度樵采:)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能源缺乏地区2.人为原因的表现人为原因的表现(2)过度放牧:)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3)过度开垦:)过度开垦: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1.荒漠化防治的三内容、两原则、二重点、一核心、整荒漠化防治的三内容、两原则、二重点、一核心、整治目标:治目标: 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二重点二重点: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地段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地段 (4)一核心一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 a.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2.具体措施具体措施农作区农作区改进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改进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避免土壤盐碱化牧区草原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减少水井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是顾及下游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是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c.调节农、林、牧地之间的用地关系宜林调节农、林、牧地之间的用地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则林,宜牧则牧现有林地现有林地-作为防护林作为防护林绿洲边缘灌木绿洲边缘灌木草地带草地带-发展林业、牧业发展林业、牧业已荒漠化已荒漠化- -退耕还林、还牧退耕还林、还牧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推广省柴灶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利用风能、太阳能等e.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生态系统系统nP20活动:n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n1萨赫勒地区位于撤哈拉沙漠的南缘。请根据下面的图文资料,并联系已学知识,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n点拨:资料表明萨林勒地区正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津德尔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居民点,其月均温都在22以上,甚至达到33,可想而知其蒸发量是巨大的。在降水方面,这里的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且基本集中在夏季,特别是7、8两个月。以其有限的而且特别集中的降水状况与其全年的高温、高蒸发量相比,确实是个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敏感地区。客观上,这里就潜在着荒漠化的自然因素,这是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所决定的。n2气候的严酷性决定了萨赫勒地区的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随着沿岸国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及本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这里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根据图2.9,分析这一社会经济因素的转变对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n点拨:将传统的游牧经济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进行对比,比较它们对草场的影响。从表中可知,传统的自给性的游牧经济,因其牲畜品种多样、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季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是一种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经济模式;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从牲畜品种的单一性、大规模的集中经营、采取掘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势必增加草场的压力,结果必然导致草场的退化,甚至导致整个草场的毁灭。掘井造成草场水更少,更干旱,最终沙逼人退。n3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早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分析这一因素的加入,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及荒漠化的发展,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n点拨: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以至向牧业地区推进,结果是:n4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上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请你解释下图(图211),试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n点拨:明显地描绘了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贫困饥荒与荒漠化的恶性循环过程。问题的源头就在人口的过快增长。n(1)控制人口增长环境整治双管齐下,这个恶性循环就可以得到解决。n(2)人口增长要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相协调。nP23思考:n1干旱区绿洲与荒漠的演替是双向的,但绿洲变荒漠非常容易,而荒漠变绿洲却非常艰难。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n点拨:这是由当地干旱的环境决定的。水分条件消失容易而形成难,植被的恢复更加困难。nP24-25阅读:n1根据下面的图文资料,说明前苏联垦荒区土壤风蚀的潜在自然背景。并说明人们的生产活动怎样加剧了这个过程。n点拨:对图2.16的分析,要知道”垦荒地区”处于亚欧大陆的中部偏北的地方,虽处于西风带但远离水汽来源,故降水稀少。从其周边的内陆湖“里海”、“咸海”的分布特点,可以推断,这是一个半荒漠向干草原的过渡地带,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状况必定是寒冷、干旱、大风。n2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前苏联在总结大规模垦荒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护措施。仔细分析这些措施,你认为该地区防治荒漠化(土壤风蚀)的主要方向是什么?n点拨:要善于将所列四项保护措施逐条进行分析,而后进行归纳,不难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抗旱、防风、保水、保土、保肥”。n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前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与措施可以被我国的哪些地区所借鉴。n点拨:关于对前苏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的适应性研究,当然少不了要对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既然前苏联的“垦荒地区”的环境特征是干旱、大风、风沙大,防治措施是“抗旱、防风、保水、保土、保肥”,那它将适用于我国的内蒙古地区的农牧过渡地带;西北干旱区的绿洲地带,如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