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有趣的乘法计算》教研公开课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28618124 上传时间:2021-09-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有趣的乘法计算》教研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下《有趣的乘法计算》教研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下《有趣的乘法计算》教研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新中心小学校本教研资料教学内容:国标版三年级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时间:执教教师:所在教研组:中低数学教研组执教班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的过程,能应用发现的规律进行一些简单运算,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归纳、类推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探索和发现规律的一般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1. 两位数乘11的速算方法。2. “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速算方法。3.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11,“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速算方法。教学难点:1. 强化学生对规律的感知,以及对规律的数学本质的感知。2. 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并独自根据结果发现规律,验证规律的准确性,体会探索规律并找到规律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教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 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引起悬念1.教师出示:11=_,让学生确定另一个因数(两位数),成为一道两位数与11相乘的算式,教师很快的说出这道乘法算式的积。(板书:11=_)如:1811=198;2311=253;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感到:太快了,这结果不会是错的吧?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速算,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胃口吊得足足的,为下面学生自己探索速算方法作好铺垫。2.学生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结果。3.学生产生疑惑: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呢?二、教学新知1.教学教材第18页“两位数乘11。”(1)教师板演(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三道式子的计算过程:积是这么得来的?积与第一个因数的两个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观察后,进行小组交流。预设1:积的百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同。预设2:积的十位上的数字是第一个因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的和。(3)追问:其他算式是否具有同样的方法呢?(4)深化学习,巩固提高。出示题目,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311= 3211= 5211= 7111=6311= 4511= 8111= 5711=让学通过实践,在此发现问题:在5711这个式子中,5+12=12,应该怎么办?(5)再次探索,完善认知。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交流心得体会。得出结论:满十进一。(6)试一试:6711= 7811= 4811= 6911=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2.深化发展,发散思维,教学教材第18页“同头尾合十”。(1)出示:2228= 3535= 5654=引导思考:这些题目的因数变化了,又怎么办?设计意图:这3道题让学生产生冲突,发现不能用刚才的速算方法去解决,引导其探索接下来“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速算方法。(2)引导学生找出这三个式子的特点;这三个式子乘数的十位有什么特点?这桑式子里的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又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观察后,进行小组交流。预设1:这三个式子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预设2:两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式子称为”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3)引导学生探索“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学生先算一算、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教师板演三道算式并写出得数。2228=16 3535=25 5624=24积的末两位是怎样算出来的?末两位前面的数呢?学生交流、讨论,初步发现规律。预设:对于“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千米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乘比它大1的数。(4)计算验证。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1515= 4347= 6961=三、巩固应用完成教材19页题目。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2426= 4446= 7476=2525= 4545= 7575=四、 总结提升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你的体会。师生共同小结: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发现规律发现规律后,要通过计算进行验证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板书设计:有趣的乘法计算11=_ “同头尾合十“教学反思:重视验证环节 锻炼数学思维由有趣的乘法计算所想一、教材分析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以及“同头尾合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教材编排首先明确指出,“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进而通过笔算得出2411、5311、6211的结果,在比较中获得初步感悟,并在举例验证中强化认识。之后编排的“同头尾合十”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的探究,其思路大致相同。之所以课题为“有趣”的乘法计算,同样是着重引领学生经历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计算规律的“有趣”。 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不再设置探索规律的教学单元,而是通过专题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任过程中感受探索性学习的乐趣,积累探索学习的经验,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本册教材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发现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以丰富对乘法计算过程和特点的认识,增强对计算内容的学习兴趣,凸显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过程。二、验证思维这儿所要提出的是对于“验证”环节的编排,为何要设置对计算规律的“验证”环节呢?个人认为增加“验证”环节第一可以去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第二可以去完善发现的计算规律。学生通过竖式计算依据初步发现了两位上与11相乘,积的个位和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同;积的十位上的数是原来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之和。但是在实际计算中,有同学发现“当个位与十位上的数相加满10时,积的十位上该怎么写?”如果之前猜想的,以1156为例,很容易就写成5116。这与竖式验证的结果是不同的。由此启发引导学生联系“满十进一”的计算经验,通过进一步的竖式计算,掌握相关的处理方法,完善对两位数乘11计算规律的认识。从这个层面上看,修订后的苏教版教材充分考虑到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能够吃透教材编排意图,准确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合理设计教学,努力打造有厚度、有深度、有数学味儿的数学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