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上皮病变PPT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28258514 上传时间:2021-08-2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膜上皮病变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角膜上皮病变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角膜上皮病变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膜上皮病变Corneal Epithelial Keratopathy 1.表层点状角膜病变Superficial Punctate Keratopathy, SPK1)点状角膜上皮糜烂Punctate Epithelial Eeosions,PEE2)点状上皮角膜炎Punctate Epithelial Keratitis,PEK3)点状上皮下浸润Punctate Subepithelial Infiltrates,PSI 2.丝状角膜炎Filamentary Keratitis3.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Neurotrophie Keratitis4.Thygeson 表层点状角膜炎Thygeson Superficial Keratitis,TSK5.Dimmer 钱币状角膜炎Dimmer Nummular Keratitis,DNK 一 表层点状角膜病变病因: 1 细菌感染:葡萄球菌性睑缘炎细菌结膜炎 2 病毒感染:病毒性结膜炎 腺病毒性结膜炎- PSI 3 毒性作用: 细菌毒素,局部药物 紫外线4 机械作用:倒睫,暴露或药物可致PEE5 其它因素:干燥,春卡,神经营养性 (一)点状角膜上皮糜烂(PEE)症状: 轻微,不适,刺激,异物感 重者羞明,流泪 检查: SL: 点状角膜上皮缺损 Fl+ 治疗: 1) 去除病因 2) 预防继发感染 (二)点状上皮角膜炎(PEK)症状:类似 PEE检查:点状混浊-灰白混浊 空泡破裂-Fl+ 点状混浊呈空泡或油滴状 空泡不与外界相通,琥红着染 常与PEE并存 葡萄球菌性角膜炎常侵犯下部其它细菌多在 角膜缘合并PSI, 流行性角结膜炎治疗:针对病因治疗 (三)点状上皮下浸润(PSI)常伴 随流行性角结膜炎后发生轻无症状,重则影响视力或视力下降检查:基质浅层灰白点状浸润,呈 星芒状。分型:I型 与PEE 及PEK并存 除上皮下浸润外合并PEE 及PEK 的表现 II型 上皮病变已愈,荧光素及琥红染色不着染,上皮下见星芒状及点状浸润。 轻无症状,重视力模糊。 干眼症状治疗: 上皮已愈,皮质类古醇激素点眼 合并PEE PEK 者,同二者。 丝状角膜炎(Filamentary Keratitis)一种少见的,多种角膜疾病所致,以角膜表面丝状物形成为特征的疾病。 病因: 1 眼外伤,眼部手术: 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移植等手 术。 2 眼部异常 干眼,缘部角膜炎,神经营养性 角膜炎,上睑下垂,无虹膜等。 3 全身系统性疾病: 结节病,糖尿病,遗传性出血性 毛细血管扩张症,外胚叶发育不 良等。4 药物及其它: 盐酸苯海拉明,腐蚀,接触镜等。 临床表现: 症状:异物感,疼痛,羞明,睑 痉挛 ,瞬目增加,泪溢。 瞬目加重,闭目减轻。 体征: 1) 细丝的局部表现 0.5-几毫米长,细丝下上皮下混浊, 细丝可随瞬目而改变。细丝下的上 皮荧光素着染。 2) 细丝相关的角膜疾病 干眼症,外伤,手术致黏液分泌 过多。 角膜知觉异常: 三叉神经麻痹 疱疹病毒感染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结膜血管 异常,改变泪膜成分。糖尿病致上皮基底层和上皮黏附性改变。银霄病及遗传性过敏症促进杯状细胞分泌黏液。 病理生理学 上皮基底膜下炎性细胞及纤维母细胞 浸润,空泡和细丝样物质局灶性取代 上皮基底膜。细丝的形成与黏液/水质比有关。干眼症,全身病,眼表机械损伤等均可导致其比例改变。 治疗: 1 机械去除细丝 注意保留基底周围上皮细胞 爱丽,泪然,瑞新,潇莱威 唯地息,3-5%氯化钠 2 药物治疗 人工泪液或膏 黏液溶解剂 10%半胱氨酸 3 去除诱因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Neurotrophie Keratitis为一种以上皮愈合能力障碍,角膜感觉缺失为特征角膜上皮细胞变性疾病。涉及范围:三叉神经节-角膜感觉神经末 梢所支配区域。 病因: 1,疱疹,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2,三叉神经的损伤 3,全身病,局部药物,毒素作用 等。 发病机制角膜上皮增生受感觉及交感神经双重调空,感觉神经更重要。感觉神经受损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减少上皮细胞缺损。 临床表现: 角膜感觉缺失引起一系列眼表异常。 角膜上皮缺损角膜溃疡穿孔 反射弧传入支损伤流泪及瞬目 减少,泪液黏液成分增加。 临床分期:Mackies 分期 I 期: 1) 孟加拉玫瑰红下睑结膜染色 感觉神经病变的最早表现 2)泪膜破裂时间缩短 3)泪液黏度增加 4)点状上皮缺损,Fl + 5)Gaule 小点 散在分布的干燥上皮小面 (后照法) II 期: 1) 上皮缺损 2) 病变周边上皮疏松,肿胀,与 Bowman层黏附下降 3) 实质层水肿,Descemet膜皱褶 4) 房水闪辉 5) 上皮圆形或椭圆形慢性缺损 III 期: 实质层溶解,甚至角膜穿孔 治疗: 1 不含防腐剂的润滑剂溶液或眼膏 如人工泪液及眼膏 2 治疗性软镜 3 局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4 睑缘缝合术 防止暴露 5 氰基丙烯酸盐黏合剂胶水 (穿孔小于2毫米),配合包扎用软镜 6 板层或穿透角膜移植术,结膜瓣遮盖术 Thygeson表层点状角膜炎Thygeson Superficial KeratitisSPKSPK是一种不常见,不明原因的表层角膜病变。 Ernst Fuchs (1989)首先用其描述流行性 角结膜炎Phillips Thygeson (1950) 26例 (1961) 29例 发表了诊断要点: 1) 慢性,双侧性点状表层角 膜炎 2) 长期慢性进展并加重 3)最终愈合不留斑痕 4) 对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生素或 磺胺或去掉角膜上皮治疗无效 5) 对皮质类古醇治疗有效 Thygeson (1966) 27例,认为病毒引起 1)无细菌及其它微生物存在 2) 抗生素治疗无效 3) 结膜刮片见单核细胞 4)病毒类型的上皮损害 Quere 等(1968) 将SPK 分三期: 1) 发作期,持续1-2周 2) 持续发作期,2-8周 3)退行期,数月-3年 流行病学2.5 70 岁,平均29 岁,以20-30岁女性多见。其患病率尚无报告 临床表现症状:异物感,时重时轻。 可有羞明,流泪,烧灼感,偶 见视力模糊。体征:轻结膜充血 角膜上皮内点状混浊 圆形或椭圆形上皮内混浊常有中央 部隆起,偶可破裂形成不规则或卫 星灶。 轻度上皮及上皮下水肿,无浸润,有时合并混浊。未经治疗病例通常持续1-2月,6-8周再发。发作期间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消退期染色阴性。角膜感觉不受影响,偶有知觉减退。多为双侧,及少单侧。可持续20年以上,自行缓解。 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病毒感染变态反应 内源或外源性病毒感染所致 鉴别诊断葡萄球菌睑缘炎肺炎球菌性结膜炎脂溢性睑缘炎干眼症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暴露性角膜炎春卡 接触性软疣职业与外伤性角膜病疱疹性角膜炎剥脱综合症红斑痤疮Reiters综合症药物性角膜炎 麻风性无血管性点状角膜炎西印度点状角膜病 治疗1) 皮质类古醇激素 可延长病程2)治疗性软镜3)局部抗病毒药及抗菌素 抗病毒药无效,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预后良好 Dimmer 钱币状角膜炎Dimmer Nummular Keratitis DNKVon Stellwag (1889)首次用本词描述一种 罕见的角膜炎Dimmer 描述四例钱币状角膜炎患者,故以其命名。 病因: 1)病因不明 2)病毒,细菌或原虫感染所致的免 疫反应有关。 临床表现1 多发生在农村或未开发的偏僻地区2 多有角膜外伤史3 多单眼发病,轻或无结膜炎症反应4 上皮下浸润主要分布在前弹力膜下, 多为10 个点左右,病灶约0.5-3mm。 早期Fl+,晚期Fl- 很少诱发角膜新生血管病程数月或数年可引起视力下降布氏菌病,结节病及莱母氏病可伴有钱币状角膜炎 治疗1)无特异治疗2)糖皮质激素点眼,可促进病变吸收3)布氏菌病,结节病及莱母氏病所伴 发者,针对这些病特点进行综合治 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药学课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