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27917866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材料的使用与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材料的使用与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材料的使用与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课外阅读】2材料的使用与处理(人教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一周强化一、一周知识概述(一)从素材到写作内容本节探究的话题是有关原始素材转换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罗中立的油画我的父亲是如何由原始素材转换成作品的?这对我们的写作素材转换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先探究第一个问题,我的父亲是怎样产生的。根据作者自己的介绍,这一素材是作者从“一位守粪的农民”身上发现的,也就是在生活中直接发现的。表面看来,这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偶然发现,受到触动,迸发灵感,创作出杰作。但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问题并不如此简单。“除了我平常对农民的了解、接触之外”,这话虽然好像不经意地在文章的开头一笔带过,但我们却不能轻易放过去,因为这里很清楚地说出了作者之所以能发现并转换素材的主观原因。试想,一个与农民从不接触,对农民一点也不了解的人,能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和关注农民的兴趣吗?这样的人即使遇到了相同的农民人物素材,也不太可能由此开始继续观察并在观察中不断调整视角,不断发现“意义”,不断使自己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提升。倘若如此,这幅画就没有产生的可能了。所以,这表面的偶然中蕴藏着深层的必然。这一点,是作者能够敏感地发现素材的至关重要的主观因素,也可以说是作者发现素材必备的心理基础。具备了这样的心理基础,作者就会带着极大的关爱之心去接触素材,去发掘素材,去发现素材的种种细微之处:“他在雪水中僵硬的动态”,“他呆滞、麻木的神态”,“一双牛羊般的眼睛”,这些就构成了作者对原始素材的“中心印象”;作者“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杨白劳、祥林嫂、闰土、阿Q生活中的、作品中的人物都乱糟糟地挤到了眼前”,这说明作者已经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感情的波澜涌动起来。于是,作者迸发出了“要为他们呐喊”的创作冲动。至此,一部画作即将产生的情感心理基础已经具备了。但是,“画了守粪农民,以后又画了一个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了我的父亲”,发现最初素材并受到触动之后,紧接着还需要让自己的原始“触动”不断发酵、蒸馏、过滤,还需要理性认识的不断调整变化,还需要“立意”的不断升华,最后才能创作出理想的作品,才能达到素材转换的完美境界。正是因为经过了上面所说的这样一种曲折复杂的过程,油画我的父亲才如此真切地画出了中国农民“牛羊般的慈善目光”,“皮肤的抖动”,“特有的烟叶味和汗腥味”,“沉重的喘息和暴跳青筋下血液的奔流”,“细小的毛孔里渗出的汗珠”,“干裂焦灼的嘴唇”,“仅剩下的一颗牙齿”等外在形象,才如此深沉地表现出中国农民父亲“淳厚、善良、辛苦”的内在神韵,才具有如此逼视人的魂魄的艺术震撼力!结合以上油画创作的事例,“引导学生探究第二个问题:这一典型事例对我们写作素材的转换有什么启示?“知识导引”里已有了具体概括,这里再强调几点:其一,作者在受到素材“触动”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其二,作者要善于通过“中心印象”去发现并挖掘素材的内在“意义”。其三,作者心中的“立意”要在不断的调整中,使素材得到不断的深化,让素材表现的“意义”不断升华,最终表现出深刻的文章旨意。绘画如此,写文章也是如此。什么是素材?一般认为,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素材”一旦进入文章之后就成为“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从作者得到素材的不同途径来看,素材又可表现为直接的事象材料(如生活中的现象)和间接的符号材料(如图文资料)。广义的素材可以泛指客观大千世界里的一切事象,真可以称得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从写作过程本身来看,选材是写作的第一道程序。所以,在素材的转换使用问题上,我们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首先,面对丰富多彩的素材,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善于通过自己的“中心印象”去发现素材的内在“意义”,而且这里的“意义”与自己文章的“立意”应该是和谐相通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由原始“素材”到文中“题材”的转换,才能真正将这些零散破碎的材料引入文章并使之成为文章的有机部分。也正因为这样,素材一旦被作者有目的地纳入文章后,会发生原本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会产生难以预测的重大作用。这可以说是一条素材转化的基本原则。其实,与写作教学息息相关的文学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原始素材经由作者的“意义发现”与创造性转换而成为不朽的文章“题材”,进而创造出不朽名作这样的事例,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不胜枚举。一个原本微不足道的生活人物,一旦被艺术家塑造成为典型的艺术形象,一件原本寻常的生活小事,一旦被艺术家纳入他的艺术作品中,常常会产生化腐朽为神奇、变短暂为永恒的艺术魅力。据周遐寿(周作人)先生的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介绍,鲁迅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大都有生活原型。如“孔乙己”的原型是孟夫子,此人当年常去鲁迅绍兴故宅对面新台门所在的东昌坊口的小酒店里喝酒。他曾经偷过书,并说过我们耳熟能详的“理论”:偷书不算偷,叫窃。不过被打断腿的不是他,而是孟夫子的族伯,绰号叫“跛鼓”的。鲁迅是以孟夫子做主要的原型,集中了几个人的特点,塑造了“孔乙己”这一可笑可怜可叹的人物。当然,“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在将原型人物转换为艺术形象的过程中,也倾注了鲁迅先生高超的艺术匠心。鲁迅先生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就很具体地道出了其中三昧:“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原生态的小人物,经过鲁迅生花的妙笔,便转换成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里不朽的艺术典型,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这也为我们在如何转换、使用素材的写作教学中提供了经典范本。以上是原始素材转换的两种基本途径:1、提炼和强化;2、文学意义的典型化。(二)材料的有机转化大家认真阅读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窗和窗的启示后,会发现材料内容十分丰富,大家在转述的时候必须考虑从论点所需要的角度来浓缩材料,即简明扼要,又能有力证明论点。以窗为材料,可以引出如下观点:“贫困是一笔财富”,“自古雄才多磨难”,“勤奋执著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等。根据观点的不同,转述材料的侧重点也不同。例如以“贫困是一笔财富”为论点,转述时就要强调和突出小女孩因家庭贫穷而辍学,只能趴在窗子外听老师讲课,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十分艰苦等内容。之所以说贫困是财富,是因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越是要改变生存环境,自然就产生了“人十之,己百之”的上进心。转述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开头简明扼要地概述材料,起到引发观点的作用。二是突出和扩展与论点有关的内容,使材料丰富起来成为议论文中的例证,达到有力的论证效果。三是在论证的过程中边叙边议。但不论怎样转换,都要符合材料向议论文转化的基本要求。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1、记叙文和议论文中对材料转化的不同要求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在用材料进行例证时,有必要的叙述交代,但与记叙文中的叙述是不同的。一是目的不同。记叙文通过叙事,突出形象,以表现中心,叙述本身就是目的;议论文中的叙述是为了阐明事理,叙述只是手段,不能用叙述来代替道理。二是侧重点不同。议论文选择材料加以例证时,是有选择的,只选与论点有关的内容,不必介绍事物的全过程,所以它的叙述往往高度概括。同样一个故事,从记叙文中搬到议论文中,细节描述转换为概述,主体地位变为从属,完整的故事叙述转换为“特写镜头”。同一则材料,翻手为“叙”,覆手为“议”,平时多加练习,语体变换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2、材料向议论文转化的基本要求(1)材料的转述应简明扼要,详略得当议论文中的事例只是为了论证观点,不可把事例从头到尾详细叙述一遍,因此,在例证中,既要具体,又要有所侧重,根据论证观点的需要而决定取舍,做到简明扼要。只要转述的材料能揭示问题关键,把道理说清楚就行,不必像记叙文那样作生动、形象的描绘。因此,在能够有力论证论点的前提下,事例的叙述,越是简洁越好。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概括,二是评析,三是补述。(2)根据论点的需要来确定转述材料的角度议论文中的材料,是用来阐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什么材料可以用,什么材料不能用,都要根据论文的中心论点来决定。中心论点一经确定之后,就成了统帅一切的东西。材料必须服从于中心论点的统帅,这里面有一个剪裁的功夫。材料向例证转化时,要准确把握其重点,恰当地进行剪裁,剔除与论点无关的材料,正确选取叙述角度来丰富最能证明论点的内容,即“取其一点”,集中火力,强调、突出和扩展与论点有关的方面,使材料丰富起来,达到有力的论证效果。特别是对自身蕴含意义丰富的材料,更要细心斟酌、正确把握诸多因素的细微差异,找准它与论点关系最密切的一面,让材料与论点高度一致,以增强叙例的指向性和事例的论证力量。3、材料和议论的连接(1)如何运用“始发叙述”在给材料作文中,如果写议论文,开头一般都要引述材料,看似简单的“引”,操作起来也不太容易。什么地方引,引多少,怎么引都必须明确。有的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让人莫名其妙;也有的文章根本无视材料的存在,不引述材料,另起炉灶写作;也有的文章不动一字,照搬照抄原材料等等,这些都是不符合给材料作文写作要求的表现。一般来说,议论文开头引述材料的方式既可以是先简述材料,再转入论点,也可以先提炼论点,再转述材料。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即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突出材料的中心意思。另一种方法是摘录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过多地引述原材料。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转述时如何迅速从叙述转为议题或论点。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短,即要简洁,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这样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2)如何恰当使用“连接句”在议论文中运用材料进行论证时,可在观点和材料之间用上过渡性的语言。有了过渡句,文章结构就能严谨,上下文也自然流畅起来,观点和事例就不会脱节了。(3)灵活使用夹叙夹议在议论文中,对材料的转述,可不拘泥于将所给材料连贯地引入议论文,还可以把一个材料分解开,穿插着析理,边叙边议,让叙议融为一体,这是活用材料的高招。叙议的紧密结合,使材料和观点有机地统一起来,由于材料内容非常丰富,学生在转述时必须考虑从论点所需要的角度来浓缩材料,即简明扼要,又能有力证明论点。(三)材料的压缩与扩展压缩与扩展,它所体现的是一个人写作能力的两个层面。1、关于压缩对文章或语段进行压缩,要明确告诉学生,除了教材中讲到的要求之外,另外两个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要能把文章(语段)读懂、读准、读透;二是要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二者缺一不可。读不懂,读不准,读不透,会导致压缩“走样”,失去了压缩的意义。语言表达不简洁明了,甚至病句连篇,同样会使压缩的内容“变味”。2、关于扩展所谓扩展,就是将给定的语言信息“由短变长”,即在不改变原有语言信息本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信息内容,使内容由简约到丰赡,由平实到生动,由抽象到形象。扩展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借助提高自己的想像和联想能力。一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压缩和扩展的方法,课本中有详细的讲述,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二、难点解析:(一)如何写好读后感(观后感)呢?认真看下图并阅读后面的文字,然后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在2005年的首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上,一组名为“中国慰安妇”的作品,获得了社会生活新闻类组照金奖。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次完整记录中国慰安妇生存状况的照片,它的作者是来自杭州晨报的新闻摄影人陈庆港。陈庆港形容自己寻访现存慰安妇的初衷,源于向自己提出的一系列疑问: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她们是如何被日军抓走的?她们曾经遭遇过什么样的经历?作为一名探访日军侵华史真相的记者,他的第一直觉是应该做些什么。他开始有意地收集关于慰安妇的信息。尽管在陈庆港查阅的数十万字的资料里,不乏对慰安所的描述和慰安妇的口述实例,但随着了解的逐步深入,他越发强烈地希望去看一看这些活着的慰安妇,看看她们现在的生活,看看曾经的伤痛究竟给她们带来了怎样的人生。对于这一切,白纸黑字的记录是无力的甚至是空白的。经过3年的准备,2004年7月,他开始了寻访慰安妇的历程。“当我拿着一长串的姓名,在当年遭日军铁蹄践踏的域市或者偏僻乡村寻找她们的时候,我的心里有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苦。”陈庆港渐渐发现,推动他记录慰安妇的已不再是当初单纯的好奇,“历史是细节的组合,国家的历史就是个人历史的组合。然而我们很多史实就是一些空洞的数字,她们是谁,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我们缺少细节。”几乎所有的老人在讲述自己的苦难后,在用干枯的双手擦拭去眼角的泪水后,都会拉着陈庆港的手问:“他们什么时候能向我们道歉? 我还能等到那一天吗?” 38位慰安妇的身躯上深深地刻着我们整个民族的苦难。这些朴实的老人对陈庆港说:对,我就是你要找的慰安妇,问吧,孩子。据资料显示,在日军侵华期间,慰安所遍及中国20多个省,至少有20万中国妇女先后被逼迫成为日军的性奴隶。如今,60多年过去了,这茫茫20万忍辱负重的女人,她们中的大部分也许已成为永久的冤魂,而活着的,也大多将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深深埋在心底。但是在海南和山西两省,却有40多位老人勇敢地站出来,承认自己曾经是慰安妇的事实。为了找到这些活着的慰安妇,陈庆港跑遍了两省的各级文史资料馆,一步步地追寻她们悄无声息的踪迹。“我采访到的这些老人,她们大部分住在偏远的小村庄里,经济十分落后。虽然她们周围人的生活也不好,但她们的生存状况比别人更差。她们的平均年龄在85岁左右,小一点的七十五六岁,身体状况都不好,基本都有病,除了妇科病,就是伤残病,病重的也没钱治疗,就是在家等死。她们有的结婚生了孩子,有的就是一个人,因为身体受到摧残不能生育,就领养了孩子养老。” (选自2005年7月21日北京青年报,作者颜菁)解析:1、细细品读原文,把握文章精神。“感”是从读中产生的,不能深刻而全面地领会原文的精神,就无从真正激发出有实在内容的感想。 2、在整体把握原文精神的基础上,找出适合自己的“感触点”,也就是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点”去深入挖掘,并用这一“点”去统摄全篇,使感触的内容集中紧凑;千万不要“广种博采”,面面俱到;更不要写成原文内容不分轻重缓急的转述或不疼不痒的评述。对这个“点”的理解也不要过分拘泥,这一“点”可以是原作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是原作的次要内容,甚至某一个情节、一个细节、一个人物(也许还只是文中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一句闪光的话等等,都可以;总之,要真正凸显出某一个亮“点”,然后集中挖掘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考。3、扣紧自己的“感触点”,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实际,万不可出现一些游离于“感触点”之外的枝蔓。写读后感的重点就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的部分。对生活实际的理解也不必太拘泥,这里的生活实际,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社会的;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历史的;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外的。总之,古今中外,天南地北,都可以;但一定要扣住中心,还要具有时代感。4、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为主,兼顾与叙述、抒情的有机结合。(二)阅读下面一则原始素材,想一想:你对它的“中心印象”是什么?你打算如何使用这则材料?也许有的同学想把它扩展为一篇生动的记叙文,也许有的同学要大大议论一番那就请你来试一试吧。一个游览景点,围着一大群人,大家在看“孔雀开屏”。那只美丽的孔雀屏从早到晚就一直那么张开着。记者有些奇怪,一打听,原来,孔雀的主人为了招揽生意,竟用铁丝把孔雀漂亮的羽毛支撑开,孔雀想收也收不起来了。人们不禁感叹:真是生财有道啊! 解析:这段材料最让我们触目惊心的一点是:“铁丝把孔雀漂亮的羽毛支撑开,孔雀想收也收不起来了。”那从远古翩翩飞来的神秘的精灵,那从神奇童话里飞来的美丽的“孔雀公主”,那人们心中永远华贵圣洁的象征,那永远色彩缤纷的孔雀开屏,无论如何都不能与这冰冷的铁丝缠绞在一起!然而活生生的现实就是如此。以此作为“中心印象”入手,也就抓住了该素材的“大鼻子”。这样的事例可以用来谴责暴殄天扬的野蛮行径,也可以批判见利忘义的奸商恶行,也可以联想到:“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和“人与自然”的话题。(三)下面是一则寓言,请你从这个寓言中引发出一个论点,写成一篇议论文。一对孪生的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深思。参考例文要全面看问题一对孪生小姐妹走进一座玫瑰园,一个看见花下有刺,便说那是个坏地方;另一个看见每丛刺上面都有花,就说那是个好地方。那么,这座玫瑰园到底是好地方呢,还是坏地方呢?总不会是又好又坏吧?其实,它还真是又好又坏呢,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人类世界是一个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好和坏,利与弊往往同时并存。火车、汽车是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但它们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开矿能给人类带来大量宝贵的原材料,但它也不同程度地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火箭是现代宇宙科学重要的工具之一,但它在战争狂人的手中也会变成毁灭人类的武器;电可以带给人光明、温暖,带给人崭新的文明,但它也可能酿成火灾等祸患但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这些事物存在着弊端就否定它们。如果现在世界上不再使用火车、汽车,不再允许开发矿藏,不再进行宇宙空间的探索,不再使用电,那么,我们将面临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我想,那将是一个黑暗的刀耕火种的世界吧!物是如此,人也一样。刘邦本人也是个玫瑰与利刺俱全的人物。据说,他吃喝嫖赌,五毒俱全,而且最好美色。但同时,他又有斩白蛇而起义反抗暴秦的气魄,他能屈能伸,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又善于识人用人,重用了萧何、张良、韩信等一大批人才,终于推翻强秦,击败项羽,一统华夏。反之,项羽不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只因韩信曾经乞食于漂母,受辱于胯下,有过一些不光彩的记录而对他弃而不用,自己终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有团聚,却难免分离;有胜利的欢呼,却不时伴随着失败;有真善美,却又不无假恶丑居里夫妇有的只是寒冷的实验室,诺贝尔身后的是浓浓的硝烟,贝多芬不得不接受自己失聪的双耳遗憾吗?这就是人生。世界上每一件事物,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对立面,有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你只从一个角度观察它,无论是哪一个角度,都不会得到全面的、正确的认识。“管中窥豹”,毕竟只能略见一“斑”;在众人都熟悉的“瞎子摸象”的故事里,每一个瞎子都以为自己摸到的就是大象,实际上只不过留下些笑料罢了。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选自章熊主编大规模考试评分误差控制及评分参照量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例文点评:关于玫瑰的作文,从不同角度思考,能提炼出不同的论点。可以提升为对人生的态度,可以延伸为一种人格的体现,可以又升华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可以谈民主与法制,可以谈文化的继承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如何根据论述的需要来转述材料,如何使材料与论述结合,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本文就巧妙地借助于“始发叙述”和“连接句”,使材料与观点对接。开篇概述材料,突出交代了两个小女孩对玫瑰园的不同评价,语言精练,并明确了论述方向。接着用一个设问句“那么,这座玫瑰园到底是好地方呢,还是坏地方呢?总不会是又好又坏吧”设置悬念,引出“其实,它还真是又好又坏呢,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作为连接句,使材料成为“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这一中心论点的“切人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连接自然妥帖,巧妙严密。补充例文:成功需要代价有感于“每朵花下都有刺”一位小姑娘伸手去摘一朵盛开的玫瑰。突然,几根尖刺扎入了手指。试了试其他的几朵,均是如此,她缩回了手,哭丧着脸说:“为什么每朵花下都有刺?”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类似的境遇。当我们确立好一个目标后,我们起步走。目标是辉煌夺目的,而通往目标的路却是那么地漫长,崎岖。我们说:“为什么成功总是那么难?”是啊,世上没有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得到的成功,成功是需要代价的,不忍受一定的苦楚,任何人也难以摘取成功的花朵。陈景润若不是废寝忘食地埋头苦干,忍受了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他如何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司马迁身在大狱,遭受酷刑,如果不能忍受巨大的痛苦,他又怎能写出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们对学习更是如此,不付出辛勤的汗水就无法得到成功。“学海无涯苦作舟。”有的人不能忍受奋斗途中的辛劳,怕被花刺破手指,望着成功的鲜花,他退却了;而有的人,眼睛注视着成功,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做拐杖,忍着困倦、寂寞,忍着劳累、孤独,用汗水铺成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虽然举起鲜花的手已是血迹斑斑,但是,他毕竟成功了。不仅学习如此,当前的改革也是这样。改革的前景自然是令人振奋的:国家昌盛,人民富裕,国泰民安,中华民族又腾飞于世界。然而当前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发展不平衡,市场疲软,供应不能满足需求等等。然而我们却不能不改革,不能离开这条强国之路。我们知道:每朵花下都有刺,没有一种成功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我们会咬紧牙关,振作精神,忍受当前的诸多不足,克服困难,我们有的是信心和勇气,有的是毅力走过这外有压力内有困难的艰难岁月,到达光辉的顶点。倘有这样一个人,能够忍受花刺扎入皮肉时的疼痛;那么,他可以摘取自己心爱的鲜花;倘有这样一个民族,懂得“每朵花下都有刺”懂得成功是需要代价的,因而能够咬牙忍受各种压力,忍受各种苦痛,不屈不挠地奋斗,那么这个民族就可以腾飞于世界。愿我中华民族能忍受奋斗过程中的苦楚,愿我中华民族早日腾飞于世界。第 11 页 共 11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