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明史张溥传原文及翻译篇一:明史 王炜传 2021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明史王祎传译文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江南又二位大儒,就是你和宋濂,要论学问谁更渊博,你不如宋濂。但是要论才思的雄辩,宋濂不如你。”太祖创立了礼贤馆,李文忠推荐了王祎及许元、 王天锡,于是被召置礼贤馆。不久又被授为江南儒学提举司校理,累次迁升到侍礼郎,掌管太祖的起居注。又任南康府同知,出了很多惠民政绩,太祖赐给金带以示宠爱。太祖即将称帝即位前,将他召回,商议即位礼仪。由于不合上意而获罪,出为漳州府通判。 洪武元年八月,上奏言,“祈求天命永远所在,在于忠厚存心,宽大为政,效法天道,顺应人心。雷霆霜雪,只是暂时的不是永远的。既然浙西已经被平定了,应该减免赋税。”太祖表扬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没有都听从。第二年修元史,任命祎与濂为总裁。祎擅长史事,裁汰剔除烦秽,大力修改。修完元史后,提拔为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奉召到大本堂教皇子读书,王祎经明理达,善于开导。皇上召他到殿廷,每次都给他赐坐,从容应答。不久,奉命出使吐蕃,还没到,就被召回。 洪武五年正月商议诏谕云南,任命王祎奉召前往。到云南后诏谕梁王,尽快奉上户籍册和地图给朝廷方面掌管,不然天子很快就将讨伐过来。梁王不听从,并把他安置在偏室内居住。几天后,又诏谕说:“朝廷考虑到云南百万生灵,不忍荼毒于锋刃。如果你凭借艰险路远,抵抗大明皇帝的命令,天朝骁勇的将领率领装备精良的士兵,和你在昆明会战,到时你后悔都来不及。”梁王被吓服了,随即将他改为正馆居住。时逢元朝派遣脱脱征军饷。脱脱说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梁王逼不得已交出来了王祎,脱脱想让王祎屈服于他,王祎怒 叱道:“上天要完结你元朝的命,我朝是来取代你元朝。你小小的火把余烬,竟敢和日月证争明!何况你我都是使臣,我岂能屈服于你!”有人劝脱脱说:“王先生久负盛名,不能杀。”脱脱手一摆说道:“今天就是孔圣人,也没有情面可讲。”王祎回头说道:“你杀了我,朝廷大军就将到来,你的祸患不久就要接踵到来。”于是就这样被杀害了,遇害那天是十二月二十四日。梁王派人去祭奠,收集他所有的衣物入殓。建文年间,王祎的儿子王绅颂扬他父亲,朝廷追赠王祎诏赠翰林学士,谥文节。正统年间又改谥忠文,成化年间,下令建立祠堂祭祀 他。篇二:15篇文言文答案 六年级暑假文言文练习 一、掩耳盗钟 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10)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7)矣! 选自吕氏春秋自知 注释: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3)则:但是 (4)负:用背驮东西。 (5)锤(chu):槌子或棒子。 (6)况(hung)然:形容钟声。(7)遽(j):立刻。 (8)悖(bi):荒谬。 (9)恶:害怕。 (10)得:偷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 启示: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为改变。有的人对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相关习题及答案 1、解释加点字 亡:逃亡 负:用背驮东西 走:逃跑 以:用 之:代词,指代钟。之:代词,指代钟声。 2、翻译 (1)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 (2)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 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二、商鞅立木 原文: 令?既(9)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选自史记) 注释: ?具:完备 ?恐:恐怕,担心 ?乃:于是 ?募:广泛征求 ?置:到 ?卒:最后 ?令:指变法的命令 ?金:古代货币单位 (9)既:已经 (10)徙:搬放 (11)予:给予 (12)辄:就 (13)以:用来 词类活用:怪(形作意动)感到奇怪 (古时一金为二十两银子,十金即二百两,五十金即一千两) 译文: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两黄金。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黄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黄金,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启示 : 诚信很重要。要想让别人相信自己 ,必须“言必行,行必果 ”。 相关习题及答案 1、解释加点字 既:已经 乃:于是于:在 徙:搬;迁徙 怪:感到奇怪 辄:就 2、翻译。 (1) 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市南门(介宾后置) 商鞅于是就命令在国都的市南门外立一个三丈高的木头。 (2) 民怪之,莫敢徙 人民都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搬它。 三、欧阳询观古碑 原文: 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马宗霍书林纪事 注释: 1.尝:曾经. 2.书:书写,记载.3.反:返回. 4.伫立:长时间地站立.5.去:离开. 译文: 唐代欧阳询曾经出行,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所写的字,于是他就停下马浏览,看了很久后才离开。几百步后又返回来,下了马站立在碑前观察,等到疲惫了,才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又睡在旁边,直到第三天才离去。 启示: 要想擅长什么,必须要精深下去,必须要专心致志,刻苦磨练. 欧阳询是个书法家,看见好的书法,就像老鼠看见了大米,小猫看见了鱼,狗看见了骨头.他看见了好的书法,就爱不释手啦,一直到研究得差不多了才离开. 欧阳询(5574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土,封渤海县男。博览古今,书则八体尽能,尤工正、行书。初学王羲之、王献之,吸收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别创新意,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自成“欧体”,于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习题及答案 1、解释加点字 尝:曾经书:书写,记载 去:离开 反:返回及:等到 乃:才 方:才 2、翻译句子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于是他就停下马浏览,看了很久后才离开。 四、东施效颦 原文: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注释: 效:仿效 颦:皱眉头。 东施:越国的丑女。 西施:越国的美女。生卒年不详。姓施,越国苎罗人(今浙江诸暨)人。初由范蠡把她献给越王勾践,继又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有传说“陶朱公”范蠡后来带着西施离开越国宫廷经商。 美之:认为她的样子很美。 颦:皱眉。 归:返回。 去:躲开,避开。 里:乡里。 之:的。 坚:紧紧的。 挈:带领。 彼:这个。 效:模仿。 病:毛病。 病心:心口疼。 译文: 西施心口痛,皱着眉头从街上走回去。同村的一个丑妇人东施看见西施这个样子,觉得很美,回去时也捂着胸口,皱眉蹙额,从街上走过。村里的富人看见她这副模样,都紧闭着大门不愿意出来;穷人见了,带着妻子儿女,远远避开。 这个丑妇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 启示: 不要盲目地去仿照,只会弄的适得其反。 讽刺了那些不知自丑,不识时务的人,只知道盲目效仿,结果却适得其反,成为人的笑柄。 相关习题及答案 1、解释加点字 之:西施的样子。 之:丑妇人的样子。去:躲开,避开。 所以:为什么。 2、翻译。 (1)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同村的一个丑妇人东施看见西施这个样子,觉得很美,回去时也捂着胸口,皱眉蹙额,从街上走过。 (2)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这个丑妇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五、叶延珪抄书 原文: 余幼嗜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藏异书,借无不阅,阅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赀,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钞之,名曰海录。 翻译: 叶廷珪年轻时非常喜欢学习,四十多年,不曾放开书卷,拿着它吃东西嘴里觉得香甜,疲倦时用它当枕头。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的书,借来的没 有不读的,读的没有读完全篇不会终止。常常怨恨没有钱财,不能全部抄写。在那么多书里,分出几十大册,选择其中有用的亲手抄下来,取名为海录。 相关习题及答案 1、解释加点字 嗜:非常喜欢 释:放开 食:吃东西 钞:抄写 名:取名 2、翻译. (1)余幼嗜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 年轻时非常喜欢学习,四十多年,不曾放开书卷 (2)择其可用者手钞之,名曰海录 选择其中有用的亲手抄下来,取名为海录篇三: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初中文言文1-20(含原文、译文及答案) 2021年第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 初中文言文(含原文、译文及答案) 1、商鞅立信 “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民信之,卒下令。(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指变法的命令。具:准备好,指政令的公告已写好。 未布:没有公布。 市:贸易市场。募:招募。徙:迁徙,这里指搬走。 金:古代货币单位。 (1)既:;(2)徙: ;(3)予:;(4)辄: ;(5) 以: 2、 翻译: (1)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 (2)民怪之,莫敢徙: 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2、田登为郡守 “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故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本此。 (节选自古今谭概) 鞭打,用竹板抽打。 州:此指郡。 值:遇到,碰上。 上元:旧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揭榜:张贴告示。 于:介词,在。 (1)作:;(2)笞:; (3)于: ;(4)云: ;(5)本此: 2、 翻译: (1)怒人触其名: (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3、为什么“举州”皆谓“灯”为“火”? 3、书法家欧阳询 皮袍 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 及:等到 复:又,再 布:铺开 (1)尝: ; (2)书: ; (3)反: ;(4)伫立: ; (5)去: 2、 翻译: (1)驻马观之,良久乃去: (2)及疲,乃布裘坐观: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4、伊犁凿井 “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 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具得泉,但汲水以长绠耳。知古 称雍州土厚水深,灼然不谬也。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地名,今.境内汲:取佐领:清朝八旗兵的官名就:靠 近 皆:都故;所以 乃:于是果:真的 俢绠(gng):长绳子 雍州:古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一带,泛指西北地区特:只是 (1)茍: ;(2)安: ;(3)具: ;(4)耳: ;(5)灼然: ; (6)谬: 2、 翻译: (1)皆汲水于河。 (2)乃拔木就根下凿井 3、本文给你什么启示? 5、陈万年教子 “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 大要教咸谄(读“谄”的读音)也。” 万年乃不敢复言。 选 自(班固汉书陈万年传) 陈咸,陈万年之子。 2.大要:主要。3.乃公:你的父亲 4.尝:曾经 5.谢: 道歉6.语:告诉,对?说 7.显:显赫8.杖:打9.其:陈万年的儿子(代 词)10.大要;主要的意思。11.具晓:完全明白 12.复:再 13.具晓所言: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明白。 14.谄(chn):阿谀奉承。 15.睡:打瞌睡。 (1)乃: ;(2)戒: ;(3)语: ;(4)之: ;(5)曰;(6) 具: 2、 翻译:(1)不听吾言,何也? (2)万年乃不敢复言。 3、“万年乃不敢复言。”的原因是什么? 6、蛇衔草 (1)昔: ;(2)值: ;(3)焉: ;(4)著: ;(5)以:(6) 验: 2、 翻译:(1)经日伤蛇走: (2)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之指如故: 7、王充博览 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他草创的。 章句:逐章逐 句的疏通理解。 称:称赞、赞扬师:拜为师 (1)京师: ;(2)好: ;(3)肆: ;(4)辄: ;(5)遂: 2、 翻译:(1)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2)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3、“百家之言”中的“百家”是指什么? 8、王羲之书六角扇 “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耳。”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复见羲之,羲之笑而不答。(选自 晋书 王羲之传) 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王右军:即王羲之,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又名 王右军。 书:写字 竞:争着耳:罢了 (1)姥:;(2)愠: ;(3)因: ;(4)但: ;(5)以:;(6) 他日: 2、 翻译:(1)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2)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3、从“羲之笑而不答”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9、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是先生外出旅行。先生,指顾炎武。(2)厄塞:险要的地方。 (3)曲折: 详细情况。 (4)即:靠近,引申为走向。 (5)坊肆:坊:街 肆:商店、店、客店 坊肆:街 市中的客店。 (6)对勘:核对校正。(7)径行:直接行走。 (8)诸经注释:各种经典 著作的注解。(9)熟:仔细认真。 (1)以:;(2)询:;(3)或: ;(4)发:;(5)足:;(6) 诸: 2、 翻译:(1)或径行平原大野: (2)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3、文中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10、吕僧珍为官 “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自有常分,岂可妄求,但当速返葱肆。”僧珍住市北,前有督 邮廨,乡人咸劝徙廨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 益吾私宅!”(选自梁书吕僧珍传) 指回故乡做官。常分:正当职业。肆:店铺。 督邮:官名,汉代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兼管司狱讼捕等事,唐以后废止。廨,官府的房 子。 (1)私:;(2)荷: ;(3)无以: ;(4)汝: ;(5)咸:; (6)益: 2、 翻译:(1)乃弃业欲求州官: (2)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3、吕僧珍具有怎样的美德? 11、苛政猛于虎 “子之哭也, 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焉,今吾子又死于焉。”夫子曰: “何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焉,苛政猛于虎也!”(选自礼记) 极伤心。 (2)式:同“轼”,车前的横木,供乘车时手扶用。 (3)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 (4)壹似:很像。 (5)舅:在古文中也指“公 公”,即丈夫的父亲。 (6)苛:苛刻,暴虐。 (7)小子:孔子对学生的称呼。(8)去: 离开。 (9)于:比 (1)使: ;(2)然:;(3)识: ;(4)于: 2、 翻译:(1)吾夫又死于焉: (2)何不去也?: 3、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2、自护其短 “啖菱须去壳。”其人 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选自雪涛小说) 北方人 (2)菱:即菱角,水生植物的果实,鲜嫩时可作水果吃。 (3)仕(于):(在)官,做官 (4)并壳:连同壳一起吞下 (5)短:缺点,这里指自己 的无知 (6)欲:想(7)夫(f):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提示下文 (8)此坐: 这是因为 (9)强:竭力、勉强、勉力、硬要 (10)而:表顺承 (11)席:酒席 (12)明史张溥传原文及翻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