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语连珠堂堂彩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26669158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妙语连珠堂堂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妙语连珠堂堂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妙语连珠堂堂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妙语连珠堂堂彩 -也谈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河南省宁陵县实验中学 康新英内容摘要:夸美纽斯认为:教学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人类的全部艺术”。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需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一、多一分匠心,少一点匠气。 二、多一分赏识,少一点指责。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用“匠心、机智、赏识”粘住学生,上出一堂堂思想正确、知识丰富、情趣横生的使学生入迷的课。关键词: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休止、静态高潮、赏识、平等和谐。正文: 夸美纽斯认为:教学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人类的全部艺术”。而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审美教育的情感性也就必然决定了它的艺术性。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语文教师运用艺术的思维,大胆的构思,精心的设计,将知识、艺术、能力三位一体,寓教于乐,寓教于美。“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教学方法的极致,是教学艺术;对语文教学方法的孜孜以求,企求达到语文教学艺术的境界是我们的追求。对于“语文教学艺术”,欧阳老师归纳为四句话:“要在语文教学中讲出美字来,美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要在语文教学中悟出巧字来,巧是语文教学艺术的核心”、“要在语文教学中点出活字来,活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契机”、“要在语文教学中练出实字来,实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归宿”。这四句话是我们所有语文人所孜孜追求的。、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需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一、多一分匠心,少一点匠气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亦如是。课堂教学不能没有高潮,优秀的教师总是运用生动的讲解,使课堂教学掀起一个个高潮,并于高潮处巧妙地“休止”,使之成为高潮的“倍增器”在袅袅余韵中使高潮的作用得以延伸、扩展,或者说形成另一种特殊形态的高潮 “静态高潮”。譬如学习天净沙秋思时,对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不必先给学生讲解,而是让他们对着九个名词组成的意象想片刻,在头脑中形成有关的画面,再在教师点拨的基础上反复咀嚼、涵咏、体味从而体味到画面中所蕴含的情绪,这样学生对下文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断肠”二字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就是“休止”打造出的魅力。 但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因为功利之心,忙于让学生“合作探究”,又哪里记得新课程标准中“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这些揭示语文教学本质的话呢?即使给学生时间读书,许多情况下,我们也是追求“放声读”,忙于展开名目繁多的“齐声读”或忙于指导学生“如何读”。殊不知,少了“静读、休止”这一环节,学生就无法去贴进、融合、揣摩文本,更无法把对作品的感悟内化到心灵,学生又如何能更好地理解“如何读”呢? 总之,语文教学绝不能以紧锣密鼓的快节奏,旋即点拨代替“休止”。如果我们“多一分匠心,少一点匠气,”不仅能准确地把握,恰当地运用课堂“休止”艺术,而且对其他教学艺术也作一些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索,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会魅力四射,真正焕发勃勃生机。二、多一分赏识,少一点指责赏识教育就是生存教育、发展教育、成功教育,它是一把打开希望之门的金钥匙。课堂上的赏识能掀掉压在学生身上的自卑巨石,让学生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比如教育界的杰出代表魏书生老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是从赏识开始的。一次,从外地刚回来的魏老师走到班里一看,过道里坐满了听课的老师,本来打算复习,一看听课的那么多,便改为讲扁鹊见蔡桓公,于是学生开始查资料、翻译、讨论,重点基本掌握了。魏老师想,学习最差的学生能不能熟练地掌握呢?于是,他叫了一名姓张的差生。张某很有信心地站起来翻译。不料话一出口,便引起哄堂大笑,原来他把“蔡桓公”念成了“蔡恒公”。听课的老师都替魏老师捏一把汗,不知他会怎么办?只见魏老师面带微笑的说,“我发现张某进步了,开始独立思考了。”学生们先是一怔,接着鼓起掌来,大家理解了老师的意思:“桓”和“恒”是形近字,能够根据字形读音说明张某进行了独立思考。赏识使张某增强了自信心,后来他的成绩直线上升。可见教师对学生真诚的表扬和赏识,不仅可以激励他们当时的学业,有时候甚至能决定他们日后成才的趋向。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真正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据我理解,教学艺术,应该是促使学生不断向上的艺术,应该是一切教学艺术的“灵感之源”。借助灵感激发我们的创造激情,鼓舞我们去当一名塑造学生心灵的艺术家。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用“匠心、机智、赏识”粘住学生,上出一堂堂思想正确、知识丰富、情趣横生的使学生入迷的课。参考文献: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 第二卷 漓江出版社 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 上海教育出版社教育机智漫谈 唐劲松 海天出版社 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雷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