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

上传人:L****s 文档编号:26308096 上传时间:2021-08-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 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 独立院校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且面临着更大的贫富差距。现行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为主,物质资助体系有待标准和加强,精神资助体系也尚未建立。笔者建议:完善物质资助体系,加强精神教育,将物质资助与感恩教育并行开展。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由普通高等学院按照新的机制与模式创办的独立院校,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的地位也愈发凸显。独立学院有利于多渠道、多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能够更好地调动各方面加大教育投入的积极性,更快、更好地扩大本科层次高等教育资源,但与此同时,其民办教育的形式必然导致学费远高于普通院校,高昂的学费给独立院校学生造成了更大的贫富差距,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也较为庞大。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助学金的投入比例,为高校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助学金等多渠道的资助方式;企业、慈善组织等民间形式也在高校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奖学金、帮扶结对活动,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支持。但是,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的失衡,家庭独生子女教育,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封闭心理等,导致感恩意识的匮乏也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这无疑为高校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提出了现实要求。 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 目前,大局部高校主要的资助体系是以国家助学金为根底,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起,进一步建立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新资助政策从完善制度入手,通过切实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投入力度、建立新的国家奖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学校从事业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助学经费等措施,大幅度扩大受助学生比例,切实提高资助水平。同年6月,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又连续下发了8个配套实施方法,对促进新资助政策的健康实施提供了指导与保障,这对切实解决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资助政策和配套方法的落实,每年全国有20%的在校生会获得国家奖助学金的资助。 此外,局部企业、社会捐赠、校友资助等形式也为在校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帮助。特别是知名高校中,校友捐款成立的奖助学金比例也越来越高。然而,对于大多数独立院校,建校历史较短,校友比例较小,这方面的捐赠形式并不多见。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现有的资助体系除了国家奖助学金外,几个学院还有局部企业资助的奖学金,校所在地的慈善组织也每年为经济困难学生安排帮扶方案,但惠及的范围比拟小。 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经济困难生认定体系不科学 现在大多数高校对于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主要依靠的是学生生源地所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调查表?。生源地民政部门或街道办事处按照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6月联合下发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财政部门参照本行政区域内各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各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具证明。但是,在民政部门或街道办事处进行认定的时候缺乏准确的家庭财务状况、收入情况的调查,此项调查也没有可量化执行的标准机制,所以?家庭经济困难调查表?的开具并不具有严格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现行的对于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中,对于新生仅依靠生源地开具的调查表作为经困生认定的唯一依据,凸显了在认定中体系存在很严重的薄弱环节;而在老生的经济困难认定工作除了依据生源地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调查表?外,还会对申请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以为单位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也会受到很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如人际关系的好坏等,所以客观可参考性较差。此外,局部经济困难学生对于自己的贫困状况并不善于详实说明,导致从事认定工作的辅导员老师缺乏对其经济情况的真实了解,摸底工作难以开展。从以上两个角度考虑,现有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和量化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准确衡量学生真实的经济水平,致使局部真正有经济困难的学生不能得到帮助,局部得到资助的学生缺乏感恩心。 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中社会力量参与薄弱 目前,主要的资助体系以国家提供的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为主,占学校总资助的90%以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完全依赖国家和学校是不够的,助学资金只有建立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根底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目前国家对于社会各项资助引导不够,没有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社会各界对于资助学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缺乏,导致在现行的经困生资助体系中,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严重缺乏。现有的以国家奖助学金为主的资助体系,虽能较广地覆盖到需要的同学,但在独立院校中,对于家庭经济贫困学生中的经济特困生并不能完全解除高昂学费的后顾之忧,国家奖助学金并不能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资助。如果参加更多的相对自由的社会力量,那么更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贫困学生的受教育需求。 精神资助体系不完善 随着整个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在独立院校高昂的学费的压力下,这种差距表达得愈创造显。其中,有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经济窘迫而产生了思想、道德和心理上的“精神贫困问题,如缺乏感恩之情、诚信之心、自卑心理严重、人际关系僵化、自我价值否认等。一局部受资助学生,认为国家的奖助学金是应该的,对国家、学校的资助缺乏感恩之情,极少数学生在申请经济困难生过程中有虚报材料的问题,不按时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缺乏诚信原那么。经济困难生存在的问题不止于物质的匮乏,更严重的是精神世界的扭曲,缺乏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精神。而现行的高校资助体系并没有把精神资助作为主要方面,缺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的引导、支持和帮助机制,因此,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虽然获得了物质上的资助,但却很难实现真正的精神脱贫。 将资助体系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我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虽存在较多缺乏,但对促进教育开展、弥补教育差距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将资助体系与感恩精神教育相结合,是建立合理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不管是对社会的稳定和开展,还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到举足重轻的作用。笔者对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和加强感恩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建立可操作、科学、客观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及资助体制 目前,经济困难生的认定以生源地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调查表为主要依据,缺乏一系列可操作、客观的量化认定体制。建议以生源地、家庭收入、教育支出、健康状况等因素为认定参数,制定一个量化的操作准那么。各高校将量化准那么与学生日常消费的民主评议相结合,建立以班主任为领导的认定小组,综合对申请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划分多档标准,同时为经济困难学生建档,每年对数据库进行认定更新,确保每一份助学金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建议为学生资助建立相应的法律保护体系,确保资助程序在各级相关部门操作中有法可依。法律文件的制定,可以借鉴外国经验,确定资助目的和受资助对象、资助主体的行为标准,建立某种资助政策实施保障,以利于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法律是非常必要的。 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单纯的直接经济资助,不利于学生感恩心理的培养;而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资助体系,那么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的物质水平、精神水平的提高。第一,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资助。学校可以设置相应的经济困难学生效劳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勤工助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劳动报酬。加强学生的效劳意识,将感恩教育与资助并行开展,在为学生提供资助的同时,让学生在工作中增长社会经验和自身竞争力。第二,加强校企合作,引进校外资助。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达,很多企业、社会机构都是慈善捐助的主流力量。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开展的中坚力量,全社会对其关注程度较高,引进社会力量资助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回馈社会,更有利于培养、加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水平。 加强感恩教育,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并行开展 第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影响,在心理健康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其中,很多人有明显的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困难情况,因此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还应包括心理资助。学校应系统地为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改变经济贫困的同时防止成为心理贫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增强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强教育。第二,深化感恩教育。“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校思政教育更应该注重感恩教育。在各项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明确资助是手段,育人是根本。资助体系要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使资助工作不仅仅停留在物质资助的层面,做到在经济上帮助他们,在精神上培育他们,在能力上锻炼他们,到达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经济上脱贫、精神上解困的目标。在贫困生的日常教育中加大感恩教育的比例,教育广阔受助学生常怀感谢、传递关爱、知恩图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教师、学校、国家和社会,从而增强他们的感恩之心。 总之,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除了要注重经济的支持,解除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外,在独立院校中更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真正帮助学生在物质、精神两方面脱贫。 参考文献 【1】刘宁,姜召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21. 【2】潘四群.“群众化背景下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1. 【3】赫崇飞,王继辉,彭勃.高校被资助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对策探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21. 【4】曾杰,李应建,余家鹏.关注特殊群体,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 【5】包玉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构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21. 【6】李艳艳.对独立院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