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信用的创新模式分析

上传人:L****s 文档编号:26074954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银行信用的创新模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银行信用的创新模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银行信用的创新模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银行信用的创新模式分析 我国银行信用的创新模式分析 摘要:本文讨论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信用形式、特点以及我国经济实体受到金融危机打击后,如何进行金融创新和提振经济。讨论了一些适合中小企业开展的金融创新产品,并提倡国家积极构建1+N融资模式,对解决当前中小企业借贷困难现状有很好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金融创新;1+N模式 一、中小企业筹资困难因素分析 由于我国现有银行信用提供中小企业借贷资金方式存在缺乏,中小企业难以寻求适宜的信用方式进行筹资。主要原因如下: 一资源配置扭曲 目前我国银行大多出现“集群现象,即大多数银行的金融产品都倾向于大企业、大集团,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手中拿到借款。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有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效劳的市场定位而偏向大城市、大企业、大工程,尚可情有可原;以效劳中小企业为市场定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受利益驱使也重大轻小,将自身的信贷效劳对象倾向于大中型绩优企业,那么无疑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扭曲现象。 二传统的融资模式不适合中小企业借贷 传统银行信用的经营环节繁杂,银行单位运营本钱增加。据统计,银行对大企业贷款运作费用约为总贷款额的0.3%0.5% ,而中小企业却高达2.5%2.8% ,而且严格的放贷规定带有滞后性,不能及时满足中小企业客户迫切融资需求。 三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距离 银行作为借贷给企业的中介人,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很少了解企业运营资金的动态情况,加之中小企业一般没有标准的财务报表,或者即使财务披露完全,也可能有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就使得银行与企业之间产生了一个隔膜。 四银行的抵押贷款倾向破坏了信贷文化 目前,我国的银行过分依靠抵押贷款,这不仅没有降低放贷风险,反而是破坏了信贷文化。 五垄断经营带来的效率损失 目前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地位是无人可比,往往因为自身优越性放慢了金融创新的脚步,甚至对于有潜力、资信好的中小企业也挑剔推委。 二、中小企业筹资困难对策分析 一融资环境 1积极建立专为中小企业效劳的金融机构,优化信贷流程。中小企业的借贷资金往往显现出频率高,数额小,时间紧的特点。应建立适用于中小企业运营的专门银行,而且要加快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开展的金融管理制度并且优化信贷流程。2积极开发中小企业板市场,并降低其上市门槛。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不是以企业盈利状况、信用状况和归还能力为唯一准入标准,还要看是不是高科技企业、创新型企业、有独立知识产权、符合国家或地区产业政策等等,满足以上条件的中小型企业数量很少。而且目前二者规模较小,中小板市场有200多家上市,截至07年10月有174家中小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3. 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我国现行关于企业保护和行为标准的法律不少,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公布的法律几乎无法用于指导实践,例如?中小企业促进法?缺少法律责任的规定,并且需要制定一系列配套法规和规章来进一步细化,如中小企业的标准、保护、信用担保管理方法以及税收优惠方法等。4. 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09年“两会,民盟中央提案建议“合并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成立隶属国务院领导、与人民银行并行,或者由人民银行领导的金融监管局。在兴旺国家,政府普遍设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工作人员有4000多人,在全国建立了100多个地方局。5. 增加金融市场的竞争压力。银监会应该引导银行间积极的竞争,适当的扶持促进中小银行机构的开展,使其能够对四大银行起到提升“危机意识的作用。6. 标准非正规金融机构,使其成为金融市场的另一补充。我国非正规金融机构已经成为了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对浙江、福建两省问卷调查显示:到2002年9月底约11%的企业有过内部集资,约8%的企业利用过民间借贷。应该利用非正规金融机构,形成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相互合作,让非正规金融机构利用自身优势成为正规金融机构的必要补充。当然非正规金融机构也存在很多问题,应使其合法化,对其实施监管引导。 二金融机构 1创新贷款征信技术,突破引起信息不对称的瓶颈:目前,我国的信用征集制度仍很不完善,利用率比拟低,满意程度低。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信用等级标准,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披露,及时录入“世界数据库中和世界接轨,并且采用不断升级制度来取代不同行业的反复界定。这就要求企业及时更新自己的评信信息,不断升级信用等级。2.创新抵押贷款产品:中小企业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找到很好的担保人和强有力的抵押资产。因此在抵押贷款产品上,市场急需创新产品。目前我国应该加紧建设联保制度 ,企业通过自愿的形式,相关产品的上下游企业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进行借贷,保障上下游企业的开展。同时,可以鼓励大企业进行风险投资,使一些有潜力,信誉好的中小企业绕过借贷困难的阻碍。3.鼓励企业运用直接工具融资:间接工具进行融资,债务债权人不能及时掌握双方信息,而且借贷金额和时间也不能完全由自己决定,可操纵性差,由此推荐企业积极采用直接工具进行融资。直接工具融资无非包括股票,债券等方式。可以创新金融产品,集合债券就是在中小企业中流通运用的一种直接融资新形式。企业集合发债又称为“捆绑发债,是由一个机构作为牵头人,几家或十几家企业一起申请发行债券。这种融资形式有效的拓宽了直接融资渠道,开辟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能够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开展。 三中小企业 1.加强自身信用建设: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内部原因不能做到有效的财务公开,使得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对其惜贷,所以,中小企业应该自觉地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积极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信用记录。2.积极利用金融工具加强自身实力建设:中小企业在自身实力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发挥多种金融工具的效能,金融租赁就是其中一种。企业应该从科学的开展策略入手,积极采用金融租赁这种形式或其他有效形式,开展自身实力,降低本钱,生产差异性产品,增加自身产品的实力。3.抓住机遇,寻求自身完善:中小企业由于机制灵活,应该及时调整自身开展战略。中小企业应考虑是否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企业的出口方向和出口结构,不断的完善自身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本钱,不可仅依赖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三、银行信用创新模式分析1+N供给链模式融资 西方国家在生产经营中形成一种特有现象: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它是指特定的业务领域内,具有竞争或合作关系,地理上相对集中的为数众多的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产品或效劳的供需求关系为纽带,围绕某类最终消费品的提供而形成的紧密的地区性分工协作群体网络。在一定地理环境下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相互协作,既不失去单个企业开展特色,又可以利用大企业才有的资源优势。这种方式既有利上下游企业之间实现垂直分布,又可促进水平企业间的竞争,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整个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借鉴产业集群的经验,开拓了“1+N模式。1即一个核心企业,N为N个愿意合作的中小企业。 一1+N模式的优势 1有效的利用资源。1+N模式继承了兴旺国家产业集群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高科技,以及内部资源共享来扩大自身实力。2.有效的拓宽信用渠道。通过这种方式,多个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就如同一个大企业,可以享受大企业采用的借贷形式,拓宽了融资渠道。集合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发行互助担保基金来实现直接融资目的。3.内部赶超作用明显,加快开展步伐。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之间信息披露及时、全面,可以迅速的掌握新技术,加快自身开展速度。4.降低了银行的风险。这种方式使得企业之间互保,因此如果出现偿债问题,可以通过集团内部共担的方式来分散风险,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银行的风险。 二构建思路 1. 平台搭建。国家应该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积极的参加这种模式,如风险补贴措施,降低税率等等。2.信用建立。对于参加了1+N模式的企业信用模式采用“风险共担准那么,因此在一个特定集团里的任何一家企业出现了信用问题,即会带来这个集团内部其他企业的信用压力。这样一来,可以加强内部监督,以推动企业信用提升。国家应积极构建1+N模式的信用征集章程,建立统一标准和奖惩方法。3.体系建设。当一个雏形刚刚建立,应该及时跟踪,并且出台规章制度条例来标准其开展。当多个中小企业形成合力冲向市场时,它所带来的问题也会逐步显现,因此国家应建立专门监管机构来确保它的开展。 三风险分析 1. 集团内部地位难以确定。当一个集团以共享的方式拥有一定的资源与信息,容易造成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现象。通常这个1容易确定为行业领头羊,但是细分到集团内部各企业关系、分配资源多少,需要根据集团特点提前订立章程。2.容易造成规模经济,对单个企业造成威胁。不强制要求企业参加集团,必定会有单个企业独立存在于市场中。1+N模式能够使企业降低交易本钱,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单个企业很难同其较量,因此会恶化我国企业竞争环境。3.容易造成集团内部保护政策。由于信用风险共担,可能使得集团内部实行集团保护,这样一来就有可能使得集团与集团之间关系恶化,甚至是导致集团内部封锁信息,使得集团内部谋求自身集团的开展,而不愿意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共享,从而减弱了整个市场的信息透明度。 因此,1+N模式要想真正发挥其优势效应,需要国家积极指引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开展,对其给予鼓励、扶持。1+N模式毕竟是一个新鲜体系,其自身存在一些局限,但这些局限可以通过国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和相关的防范机制起到抑制作用。1+N模式在金融危机后对企业的信用支持以及产业升级都有着瞩目的优越性,1+N模式可以作为中小企业开展的一个模型。 参考文献: 1.陈可. 城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效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西南大学, 2007(06). 2.蒋常红.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分析及管理研究D. 江西财经大学, 2007(04). 3.童欣,贾冰. 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改革与创新J.北华大学学报, 2021(04). 4.陈学彬,张文.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鼓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 2003(03) . 5.张学义. 我国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开展问题探讨D.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