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25596169 上传时间:2021-07-2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现代教育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现代教育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理论第一章心理与心理学1.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通常把人事(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2.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是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比较稳定带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3.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部分。4.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和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他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5.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它集中地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性和类型差异,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倾向的外部表现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7.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过,心理学友谊悠久的过去,但只有一段短促的历史。8.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较早的一部心理学专著。9.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创建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0.构造主义代表人物是冯特和铁钦纳。把人的复杂的经验分解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实验内省则是构造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11.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12.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有威特海默、柯勒和考夫卡。13.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14.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15.认知心理学,最早是瑞典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后是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第二章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狭义的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系统变化过程。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个体对客观的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它是必然的,不是外加的、偶然的。2.心理年龄特征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关键期中幼禽行为的形成有三个特点,即不需要外部强化、不需要反复刺激、不易消退。3.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首先,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日益增长;其次,自我评价的深度增加;再次,自我控制点逐步从外部转向内部。4.小学生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注意大脑卫生:1保证大脑的营养2注意大脑休息;做好校学生入学过渡期间的心理适应工作:1学习态度的适应2学习习惯的适应3学习生活的适应;根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1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的有意主义和有意记忆的发展2丰富感性材料,促进小学生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3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小学生的情感和个性的发展。5.中学生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针对中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做好生理卫生教育工作1进行生理知识的教育2教育中学生认识性别角色及青少年的表现,树立正确的审美观3开展健康、丰富的集体活动,使得它们旺盛的经历得到宣泄;根据中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1抓住思维转化的时机,促进思维的发展2帮助中学生处理好思维水平的提高但识别能力较低的矛盾;根据青少年自我意识差的特点,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1尊重中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但不能过好估计他们的地自助能力2鼓励中学生交朋友,但要指导他们学会选择朋友3相信中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但要给于适当的指导4相信中学生的理性,帮助他们克服情绪性行为;开展集体活动,培养中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6.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的方向性与顺序性。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7.中学生注意的广度和注意的稳定性进一步扩大,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注意的广度接近成人,注意的稳定性能维持在40分钟左右。8.经验型思维向理论型思维的转化到高二才初步完成。初中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批判性增强,但识别能力较低。第三章学习心理学10.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即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自觉能动的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10.理解是指个体运用已知经验,逐渐认识事物的中总联系和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10.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0.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俄原因和动力。动机有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和诱因是冬季存在的必要条件。有机体的行为被驱力所激起,并指向一定的诱因是动机状态。采用一定的方法是有机体产生动机的过程叫做激励。10.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学生学习的接受本性。学生学习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定向性。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学生学习的意义性。学生学习的言语性。10.只是是可观的,但是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种主观表征。10.只是理解的水平:字面的理解水平。解释的水平。批判性阅读水平。创造性阅读水平。10.如何促进学生理解、提高理解的效果:理解依旧经验、旧知识为基础,经验的丰富性、正确性、以获得的基本知识的数量与质量以及思维的发展水平等,都会影响知识的水平。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加强直观教学,丰富感性材料。充分利用变式、比较手段。运用归纳法,加强知识的系统化。9.促进学习迁移的主要教学策略:1)主意各门学科的横向联系。2)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3)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4)使学生掌握元认知策略。5)注意对学生的评价。10.学习动机的激发:(一)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二)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三)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四)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五)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1)奖励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2)有效地进行表扬和奖励。(六)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1)竞争型课堂结构激发以表现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2)合作型课堂结构激发以社会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3)个体化课堂结构激发以及掌握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七)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进学生继续努力。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所样。只要教师们有效的利用上述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的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第四章创造心理1.创造力是人们在新颖而独立地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思维以及技术的能力。创造力的静态结构包括:创造力思维、创造力人格、创造力技能。2.创造力思维是指能够产生新颖、有价值成果的思维。它是创造力的核心成分。包括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独特性等。3.创造性人格是创造者所具有的那种特殊的对创造力发展和创造任务的完成起促进或保证作用的人格特征,包括强烈的动机、主动性、求知欲、挑战性、坚韧性等。4.创造性思维产生的特点: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突破性创新。突发性。触发性。反常性。5.创造性思维的品质特征:新颖性。是一切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最主要标志。灵活性。是有新颖性引申出来的思维品质。流畅性。是灵活性的具体表现。综合性。是创造力思维的概括。6.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倡导建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2)鼓励“独创己见、坚持己见”的自信心和勇气。(二)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1)设立发散,多思善问。2)敢想敢问,启发发现。(三)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四)注意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7.学生创造力人格培养的途径:(一)家庭方面1)儿童早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而家庭又以特殊的方式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儿童在家庭中,最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结果,作为自己言行的榜样,进行模仿,学会大量的行为,并经过反复的实践而形成一定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父母的行为和人格特征是影响儿童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的一个因素。所以要让孩子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种植儿童的早期教育。父母影响儿童创造性人格的主要方式有:通过活动为儿童树立观察和模仿的榜样;运用言语或身体的奖励;提供直接的教导;通过规则说明期望;运用认知变化的策略;建立物质环境。家庭的教养方式也是影响儿童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的一个因素。家庭的教养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压抑型、溺爱型和民主型。有助于促进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教育方式有:对规定和限制做出解释,允许孩子参与;适时地把对孩子的期望表达出来,并恰当地运用奖励和惩罚;在家庭中提出丰富的玩具、材料;能与孩子一起从事学业方面的活动。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和气人格特征也影响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母爱是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幼儿时期,幼儿与母亲朝夕相处,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二)学校方面1)教师要热爱创造型学生。2)注意区别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特征和不良人格特征的不同。托兰斯提出了助长创造潜力的具体建议。他认为教师应遵守并用以鼓励学生的五条原则是: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给以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使评价和前因后果联系起来。3)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有学者列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几条方法:放弃权威态度。使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变得积极,自己去发现问题,去实验和提出假设。延迟判断。鼓励学生独立评价。重视提问。尽可能创造多种条件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概念、观点、材料、工具等。注意对学生挫折人手里的培养。注意整体结构。8.创造性人格精神的培养:(一)培养意志力和探究精神是培养创造性人格的基础。(二)培养独立自由的精神是培养创造性人格的根本。(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是培养创造性人格的源泉。第五章学生的心理差异与教育1.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认识、体验、评价、调节,包括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机体状态、外部行为以及人我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是多维的、复杂的心理系统,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形式。2.性格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3.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等人把性格分为两类:外向型和内向型。4.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类型因材施教:1)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的不同性格类型。2)通过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a)乐观向上,积极的进取心。b)宽容友善,富于合作精神。c)善于克制,持之以恒。5.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6.针对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1)正确区分和对待学生气质类型的特点。2)针对不同学生气质类型因材施教。3)帮助学生提高气质的自我教育能力。第六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达到的良好的持续的功能状态。2.认知障碍是指认识能力降低或异常认识,包括学习障碍、思维障碍。3.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智力正常。2)情绪反应适度。3)人格完整和谐。4)意志品质坚强。5)人际关系协调。6)社会适应良好。7)行为表现规范。8)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相符。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2)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影响。3)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4)对少数有问题的学生提供及时地帮助。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1)课堂教学。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训练课。3)开辟沟通渠道。4)结合班、队、团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小组辅导。6)个别辅导与咨询。7)开展心理评估与建立心里档案。8)家庭心理健康教育。6.心理辅导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2)民主性原则。3)参与性原则。7.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原则1)当事人的利益原则。2)专业能力原则。3)保密原则。第七章教师心理1.教师的职业心理是教师职业特点在教师身上的反映,使教师取得职业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2.教师角色是教师在教育系统中的特定地位及其相关联的行为模式。3.教师角色的内容:1)只是权威者与非知识权威者的统一。2)学生集体的领导者与参与者的统一。3)“园丁”与“人生引路人”的统一。4)“桶水滴注的巨匠”与学生探究促进者的统一。5)甘为人梯的教育工作者与勇于创新的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统一。4.教师角色意识是教师对教师角色的反应,其心理结构主要有对教师角色的认知、体验、评价、调控等。5.教师的为新市直教师具有使学生感到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的综合体。6.教师威信形成的条件:一、崇高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和教学艺术视角与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二、适当满足学生的需要,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心理基础。三、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前提条件。四、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教师威信形成的起点。7.教师职业心理品质的自我完善一、强化教师角色意识。1.要注意到“我是人民教师”,富有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从而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履行教师的职责。2.要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从而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捕捉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理。3.要注意和掌握自己的个性特点,自觉培养自制能力。二、自我反思经常化、系统化1.安排固定时间进行自我反思,是自我反思习惯化。2.参照有关教师发展阶段的理论,结合优秀教师的发展经历,将自己目前色发展水平与其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改正措施。3.对自己的教学习惯、教育教学理论进行价值澄清,尽可能消除不正确的教学习惯和教育教学理念。4.记录关键事件,经常与自己保持专业发展对话。5.严格解剖自己。三、积极实践,积累情感经验。1.“自我完善”过程不能脱离教育实践。2.“自我完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从事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效果。四、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与合作五、优化个性结构。第八章学校中的群体心理1.学校群体是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由师生员工所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结合体。2.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共同制定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学校群体存续和发展的心理条件。3.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对所在群体的认知、评价和相应的体验,主要有群体成员的参与意识和归属感。4.学生群体内聚力是指师生员工队所在群体的向心力和群体对师生员工的吸引力所构成的合力。5.学校人际关系是指师生员工再教育活动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6.1113岁的少年人际关系取决于其外部行为;1416岁的青年则注重情感的交流;17岁以后的青年更多注重对方的心理品质。男生注重的是目的相同,看重哥们儿义气;女生重视情感的融合。7.课堂心理气氛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8.课堂心理气氛的心理成分主要有,教师和学生的注意状态、知觉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意志状态和定势。9.学校中人际关系调试的心理学方法:1.加强交往。2.正确地了解他人,防止人际偏见。3.严以律己,宽以待人。4.诚恳地对待他人。5.优化性格。10.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的方法1)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2)教师要讲求教学艺术。3)教师要了解学生,尊重、信任和热爱学生。4)注重师生心态调整。5)采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11.班集体形成的心理标志1)价值观念的一致程度。2)心理认同程度。3)正确的舆论。4)学生对自己所属办集体的评价。12.培养优秀班集体的方法:(一)为班集体确立明确、具体的活动目标。1)直接提出法。一开始就为班级提出明确的目标,而后围绕着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一系列的活动。2)间接提出法。县开展一些学生乐于参加的集体活动,是学生见到集体活动的效益,体验到集体活动的快乐,带出现建立集体的意向后,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班集体目标。(二)扩大积极分子队伍。教师应及时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不断地扩大积极分子队伍。(三)培养班集体成员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班集体活动的最大动力来源与集体成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即每一个人成员都必须自觉遵守集体纪律,个人意志要服从办集体的意志,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的利益。要实现这一点,除了要制定明确、坚铭德班集体行为规则,还要经常进行纪律教育,是学生把集体规范内化到意识中,从而养成自觉遵守办集体纪律的习惯。(四)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中学生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他们可以充分表现自己,是自己的特长得到显示,获得成功感。另外,通过活动还可以扩大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了解社会。(五)培养良好的班风。优良的班风,读巩固和发展办集体起着极大的作用。它能为学生的行为导向,美化集体生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九章教育本质与教育功能1.教育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2.广义的教育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3.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教育活动。特义的教育,只思想教育活动。4.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5.信息社会的教育的特征是:学校将发生系列变革。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十分明显。教育的全民化和终身化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时代追求。6.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及作用。7.教育功能的类型:以作用的对象为依据,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以作用的对象为依据,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以作用的对象为依据,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8.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人口功能等。9.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和培养专门劳动力,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10.教育的个体功能主要表现在: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功能、谋生功能和享受功能。(一)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2)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三)教育的享用功能。1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届时教育规律的科学。1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体现出:现存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实现。例如:过重的学业负担、唯“智”是举的做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有研究显示,2.2亿在校学生中,有7000万人(占31.8%)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中小学生中有32%的人存在心理异常现象;67%的学生难以承受失败;51.9%的学生长期不会整理生活用品;74.4%的学生在个体生活、学习方面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大、中、小学生近视率高达44%;等等。“那么大的黑板遮住了天,那么重的书包压坏了肩,那么多的作业堆成了山,那么多的考试难上难,那么多的学生真可怜。”类似这样的童谣不少,折射出中小学生的校园生活状态。有人尖锐地批评,现代社会的教育已失去了真正教育的功能。今天的教育不是以成“人”为终极目的,而是从技术功用效率的层次把人变为物,变为只是书柜、考试机器。要知道“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13.在西方,苏格拉底法被誉为西方启发式教育的源头。亚里士多德从遵循自然出发,提出了人的和谐发展思想和文雅教育,开启了西方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先河。14.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并强调了试验的归纳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问世,标志着教育学的形成。15.实用主义教育学家的代表人物: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16.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兴起了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和儿童发展问题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伊曼和拉伊。第十章教育方针与依法治教1.教育方针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由政党和国家权力机构制定的教育工作总方针和行动指针。2.新时期的教育方针:90年代的教育方针: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教育方针: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有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通常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方面。4.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面和谐发展;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关注个性健康发展;关注终身可持续发展。5.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6.教育的真正意义恰恰在于发展人的个性,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7.美育,既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8.教育法规的概念: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令、条例、规程、规章、规定、决议、决定等规定性文件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9.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对教育工作者而言,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是保证实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主要包括: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确立主体地位观。确立科学的人才观念。(二)建立新的评价制度是关键。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证明功能、甄别和选拔功能、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等。(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是核心。课程和教学领域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四)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根本。(五)改善教育行政管理是保障。10.依法治教师职按照教育法规所确立的行为准则对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11.教育法规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令、条例、规程、规章、规定、决议、决定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12.我国于1995年3月18日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3.教育法规的基本条件有:科学、完备的教育法规体系;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健全的教育执法机构和高素质的教育执法队伍;健全的民主监督制度;全体公民都具有较高的教育法律意识。第十一章教师与学生1.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从一个普通职业卓见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病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2.教师专业发展啊,是执教是个体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从一名新手成为一名成熟的乃至优秀的教育专业人员的过程。3.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民主平等;爱生尊师;心理相容;教学相长;4.推进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策略: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构建教师教育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5.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理论学习。教育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同行研讨、互助。6.学生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人。学生是具有能动性、主动性的个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和人格尊严的个体;学生是具有创造性的个体;学生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与承认不同的身心特点;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三)学生是具有一定法定权利的人。(四)学生是生活中的完整的人。(五)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7.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应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8.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9.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建立合理的教师威信。第十二章课程理论与实践1.课程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各门学科、有组织的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影响所获得经验的总和。2.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的总体规划的指导性文件。3.课程标准是依据课程计划,编定的各学科的纲领性文件。史学科教材编写、学科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教材、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执行课程标准时,要求教师做到两方面:一是研究本学科的发展水平。二是研究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心理准备和认知特点,探索本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的结合方式。4.学科课程又称为分科课程,是以科学文化固有的逻辑系统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课程。学科课程历史悠久,以我国古代的“六艺”、欧洲中世纪的“七艺”著名。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等都是学科课程论的倡导者。5.活动课程是指以儿童的兴趣、需要为基础,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又被称为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生活课程”。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6.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何不同?(一)目的上,活动课程主要是通过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已获得个体直接经验,强调经验性;而学科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积累的种族经验。(二)编织方法上,活动课程以生活题材为学习单元,以学生活动开组织实施,强调综合性;学科课程则重视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性,强调分科性。(三)教学方式上,活动课程以儿童为中心,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科课程则强调教师为指导已获得人类种族经验。(四)活动课程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科课程则强调中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习结果。7.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一)课程价值取向的人本化。1)突出社会需要本位的价值取向2)突出只是本位的价值取向3)强调个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课程目标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和学习能力培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二)课程内容的现代化1)重视环境教育。2)重视国际理解教育3)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4)提倡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三)课程结构的综合化1)理科类课程的综合化和社会科目的综合化2)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统一的课程3)综合实践课程(四)现代课程行政主体的多元化1)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改革2)地方分权机制国家课程改革(五)学习历程的个别化1)学习李成个别化的客观必然2)个别化教学的实施8.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有:了解学生生活经验、需要、兴趣、学习基础等;总结教师的生活和教学经验;开发校外资源和网络资源;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第十三章教学理论与实践1.教学是指教师引导、维持、促进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的双边性认识活动。2.教学的任务:(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础技能。(二)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三)培养并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3.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四阶段理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赞可夫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著作教育过程。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著作教学过程最优化。4.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本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本质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以认知为主的个性全面发展的过程。5.教学设计师一伙的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促俄问题的策略方案、实行解决方案、评价实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6.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钻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系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确定教学目标分类。列出综合性目标。陈述具体的行为目标。7.教学实践设计: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科学规划单元课时。注意学生的专著学习时间。防止教学实践遗失。8.发现法的六个步骤:准备阶段;目的阶段;揭发阶段;整理阶段;概括阶段;运用阶段。9.范例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由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第十四章德育理论与实践1.德育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话,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2.德育目标是由国家制定的对培养人的品德质量规定的总的期望和要求。3.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爱国之以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社会公德和人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4.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形成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制度及特征的总和。学校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方式文化和群众文化。5.网络给学校德育带来的挑战:网络打破了学校德育的封闭阀限;网络传媒冲击教育者的权威;信息垃圾毒害学生;网络异化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网络新殖民文化扭曲学生的价值观。6.网络时代学校德育的对策:正确认识学校德育现实空间;建立完善的校园信息网,拓展的与空间;适时时代发展,加速德育信息化进程。7.当代学校德育的创新:德育目标的创新;德育内容的创新;德育方法的创新;德育模式的创新;德育体制的创新;德语教师的创新。8.创新德育的方法: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思想道德主体的自我形成、自我发展;执行统一,注意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以受教育者的时间为检验、评价道德教育效果的根本标准;实行人文教育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9.创新学校德育的内容:加强对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转换与对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接见吸引和中国化改造相结合;突破旧的“课程”框框和“教条”形态,建构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内容;增强道德教育内容的创新性。第十五章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评价1.教育科学研究是指以丰富教育理论和解决教育问题为目的,以教育理论作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按照一定的系统和步骤进行的一种活动或认识过程。2.教育科学研究基本方法:教育观察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教育测量法;教育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3.经验总结法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一举教育实践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经验,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思维加工过程。4.校本研究是指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结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改进学校实际状况的研究活动。5.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教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索信息、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育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6.教育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改进功能;区分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7.教育评价的基本过程的六个步骤:建立结构合理的评价组织;确立评价的目标和任务;选择评价的方法和工具;搜索评价证据或信息;整理和分析信息资料;形成评价报告。第十六章当代世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终身教育,使之人一生各个阶段所接受教育的总和。纵向讲,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涵盖人的一生;横向讲,它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2.当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教育改革中的国家导向和“市场”取向的两项平衡;以追求教育的高素质为主要目标;教育改革中的科技取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