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电影大片对于国家形象的构建现状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25485217 上传时间:2021-07-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国电影大片对于国家形象的构建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中国电影大片对于国家形象的构建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中国电影大片对于国家形象的构建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电影大片对于国家形象的构建现状 浅谈中国电影大片对于国家形象的构建现状 摘要:在传播媒介高度兴旺的今天,电影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我国长期处于文化贸易逆差,中国电影市场不断派出大片冲刺国际市场,积极突破,在国际上构建中国的国家形象。但是这种突破相当微弱,而且对于构建国家形象的成效也不容乐观。本文将对这种近年来国产电影大片对于国家形象的构建状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电影;国家形象 从2001年到2003 年,我国音像制品的进出口金额之比从21扩大到91,并有继续扩大之势。【1】相对于中国电影每年几百部的产量,只有少数资金雄厚,导演演员阵容强大的电影能够走出去到海外营销、获奖、进入主流市场。这些电影聚集了中国电影有限人、财、力资源的大局部,但流于对传统和历史的粗浅把握,在叙事结构上支离破碎,在价值观上自说自话,没有形成统一有力的核心价值观,过于依赖视觉画面的表达方式削弱了感情的表达。中国大片是中国文化自我对抗奋起的微弱突破,构建国家形象上并未起到建树。 1中国大片的微弱突破 国际关系学家刘继南认为:“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是指其他国家对该国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2】而这个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只有通过群众传播媒介的规模效应,才能形成广泛的影响,才能形成传播主体所需要的舆论环境。电影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叙事手段,展现一个国家及其人民的价值观念、政治观念和民族文化,从而影响人们对一个国家主体形象的认识。 美国著名批评家赛义德认为,帝国主义就是一个构建与维持帝国的过程和策略。所有的帝国主义离不开文化,文化扩张是一个帝国进行经济扩张的必然结果,也是其能够长久有效进行经济扩张的先决条件。因此,但是它的观众对此却乐意照单接受。美国被称为“王中王的影视业与电视业,以及其所带动的录像带、录音带、音乐出版等方面的总收入高达600亿美元,占美国出口额的第一位,其中120亿是由影视业创造的。【3】用美国专栏作家约翰热伊尔的话说:文化帝国主义通过电影宣扬衍生其信仰和行动的根基,直接触及文化的精髓。它实际上是魔鬼,却貌似城里来的好心人。【3】观众将美国电影等同于美国,等同于美国文化,虽然美国电影很多时候是在践踏本国和他国的文化,但是全世界的观众却欢送美国的电影。影像贸易在给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的同时,直接效劳于输出国的经济和政治开展,影响输入国的政治和社会政治框架。 中国参加WTO,其电影产业和西方规模化经营的电影业无法抗衡。中国近两年与西方国家相比,拍摄的电影在数量和影响力上有限,我国在入世后承诺每年将进口20部外国电影。当今在国际社会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主力是美国电影,而非中国电影。美国电影中对于中国人形象和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已经淹没了中国电影自身的表述声音,逐渐成为全球标准。而美国电影中对于二者形象的构建,多是西方话语体系按照西方国家的利益和思维塑造的东方国家形象,多为负面,或者和中国的实际情况不符。 中国在构建国家形象方面,不仅需要改变西方人长期以来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误解,还需要与时俱进,塑造与我国日渐开展的经济和政治实力相对等的中国形象,任重而道远。中国的电影人一直在积极的努力,从最开始的?英雄?、?十面埋伏?等大片,到后来的?霍元甲?、?夜宴?、?黄金甲?等,中国大片热热闹闹地宣传炒作、斩获票房并进军国际市场,在播出后饱受诟病,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不容乐观。 2中国大片构建什么样的国家形象 走向中国国际的大片,在主题选择、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台词画面等方面有着诸多的硬伤,其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上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主题匮乏混乱。东方文明有其固有的价值体系,有迥异于西方文明的内涵和亮点。好的电影在于讲了一个好的故事,展示了一个让人难忘的人物形象。目前的中国大片多事古装剧和武侠剧,题材大多取自中国历史,但是数千年灿烂的文明、价值观、审美等在电影里只蜕化成一层薄薄的古代服装,影像人物的语言或完全白话,或古今词汇、语法混杂,不伦不类;人物的行为举止脱离历史环境,和现在人没有什么区别;故事情节场景早已和历史脱离了关系,即使是反映历史也是尽情地展示文化痼疾,挖掘人性中的丑陋和不堪,涉及到情感都不忘表现离婚、三角恋等现代人对于“自由的向往。各种历史符号本身的所指越来越模糊,电影单纯地借助历史复制历史,不但没有用严肃态度用现代艺术形式开掘和表现中国的传统历史和文化,反而随意解构、曲解历史和文化。中国电影大片要么倾向于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扭曲、变态以迎合西方对于东方的期待和好奇,要么完全脱离或者抛弃传统文化,一味地表现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表现历史不管类,关于现代语焉不详。这样的电影主体题设置很难激起观众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正面想象。在外国观众的眼中,反而证明了他们对中国愚昧,落后,变态,扭曲的猜想。 二是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德国哲学家西美尔曾说过:“当文化变得越来越精致,所有感官的敏锐性实际上反而被削弱了,相反的,人们此时却更加关注自身的好恶。“总的来说,随着文化的开展,感官对于远距离事物的感受力越来越强,对自身周围的感受力却越来越弱【4】西美尔的观点告诉我们,在当代电影对于故事的讲述和情感的诉求,必须足以打动观众,引起其思索,才到达了其艺术的目的。近几年的大片无一例外地选择美轮美奂的豪华画面作为其市场主要卖点。注重画面的表现形式固然没错,视觉语言本来就是电影重要表现方式,但是中国今年来的大片都过分倚重于视觉画面,反而造成了电影故事和情感的缺失。 三是叙事结构支离破碎。故事本身传递人的生存状态,人的思维方式,进而表现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有了故事结构,才能将电影中关于国家形象的诉求符号有效串联起来,并以形象地方式在观众头脑中建立国家形象的条件反射,甚至吸引他们来模仿这种生活方式。而这些大片的故事情节要么支离破碎,要么远离传统生活和现实生活,无端地增加匪夷所思的情感纠葛,爱恨情仇,杀戮,这对于国家形象的构建是起反面作用的。运用现代故事结构演绎历史故事,某种程度表现了当代中国人所思所想,那以戏谑的手法、虚构历史人物,使其演绎国外思维和国外文化的故事结构,那么显示了中国电影编剧才能的匮乏。 中国电影只有认真开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符合人性的共同欲望和需求的魅力之处,表现中国人在这个时代中,对于人类共同永恒主题的思考,诸如爱,生存状态等,肯定和欣赏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合理、和谐之处,才能到达更好的传播效果,更好的建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 丁伟.开展中国对外立化贸易的历史机遇N.光明日报,2005922. 【2】 刘继南.群众传播和国际关系M.北京播送学院出版社,1999 :25. 【3】 孟建.“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扩张和中国影视文化的反弹J.现代传播,2001. 【4】 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13. 摄影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