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江月山,物联网在智能建筑领域里的应用,主要内容,一、物联网的一般定义,二、我对物联网的理解与诠释,三、智能建筑在设计、建设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四、“物联网在智能建筑里的应用”课题研究大纲,五、“物联网与智能建筑”课题,六、试点示范项目及企业,一、物联网的一般定义,:,美国,美国定义:,The 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一、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首先提出物联网这个概念,是,1999,年,MIT 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以物联网为标题的年度互联网报告。然而,,ITU,的报告对物联网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一、物联网的一般定义,:,中国,中国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物联网指的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通过各种无线,/,有线的长距离,/,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物联网已经是一个“中国制造”的概念,它的覆盖范围与时俱进,已经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报告所指的范围,物联网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车务通”全面运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统、面向物流企业运输管理的“,e,物流”、物联网传感器产品已率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应用、,ZigBee,路灯控制系统点亮济南园博园、智能交通系统、首家高铁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心在苏州投用、国家电网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在锡市西泾变电站日前投入运行、首家手机物联网落户广州。,一、物联网的一般定义,:,欧洲,欧盟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物联网将与媒体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一道,构成未来互联网。,一、物联网的一般定义,目前,国内外对物联网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的行业,本着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定义着“物联网”。,二、我对物联网的理解与诠释,1,、从本质上看:物联网是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的聚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进行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世界”。,2,、从网络上看:物联网既可以是互联网向物的延伸,也可以根据现实需要及产业应用组成局域网、专业网。物联网是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共同构成的系统。,3,、从产业上看:物联网已经成为构建产业新模式和重塑产业长期竞争力的先导力。,4,、从应用上看: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是实现对“万物”的“绿色、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物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工作方法、思路和理念,以人为中心,使“物”具有“智慧”,“智慧”地为人服务。具体地讲,就是随着感知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的进步而不断提升,是对早就存在的具有物物互联的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系统的概括与提升;并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认识误区:,1,、把传感网等同于物联网;,2,、把物联网当成互联网的无边无际的无限延伸。,三、智能建筑在设计、建设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系统众多、集成度不高、无统一标准,难以统筹考虑,以致大多数智能建筑采取边招标、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方法,返工浪费严重,智能建筑中的系统集成功能成了摆设,没有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智能系统不“智能”,无法随需调整、管理,无法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一)目标,(二)智能建筑物联网技术构架,(三)成立智能建筑物联网应用研究小组:由协会、专家、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组成,1,、智能建筑物联网总体技术构架组,2,、智能建筑物联网感知层研究组,3,、智能建筑物联网网络层研究组,4,、智能建筑物联网应用层研究组,5,、智能建筑物联网商业模式、安全体系研究组,四、“物联网在智能建筑里的应用”课题研究大纲,四、物联网在智能建筑里的应用:目标,1,、各系统“智慧”起来,各系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因人而异,按人所需,各功能及服务可自由地增减,将“智能建筑”变成“智慧建筑”、变成“我的建筑”。,2,、实现对“智能建筑”、“智能社区”、“智能城市”的“绿色、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3,、解决目前在智能建筑设计、建设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拿出“绿色、节能、安全、环保”的智能建筑群“管、控、营”一体化解决方案。,4,、制订智能建筑物联网标准,为中国物联网的建设服务。,四、物联网在智能建筑里的应用:技术构架,四、物联网在智能建筑里的应用:技术构架,向上兼容、向下扩展,智能建筑物联网技术构架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和智能物联网关构成。传感器和执行器:各智能子系统所要用到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定义其智能物联接口。智能物联网关:物物互联、接受人的策略和智慧、全局分享及通用、即插即用、自适应,网络层:智能建筑多主架构网络、泛在网络、“,IOT-LINK”,协议栈。定义“,IOT-LINK”,协议栈,应用层:智能建筑物联通用软件、自创建智能建筑物联策略组件、各种智慧模型(节能、环保、安全、运营等)的创建、跨建筑跨行业跨地区应用管理平台。,四、物联网在智能建筑里的应用:总体技术构架组,1,、制订总的技术构架;,2,、建立智能建筑物联网模型;,3,、对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提出设计、建设、使用及应用要求;,4,、建立示范企业、示范大厦、示范小区、示范建筑群、示范市、示范行业标准,及建立试点。,5,、汇总归类,向国家有关部委及国家推荐标准、申请专利、知识产权保护、申报项目、提出产业发展和政策法规建议。,6,、提出中国智能建筑物联网发展规划和全面布局建议案。,7,、建立自主品牌,推动智能建筑物联网产业链的集合和发展。,四、物联网在智能建筑里的应用:感知层组,1,、定义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智能物联接口,2,、制订智能物联网关的各种技术标准,3,、制订智能建筑物联传感器和执行器标准,四、物联网在智能建筑里的应用:网络层组,1,、制订智能建筑内多主架构网络标准,2,、泛在网络的利用,3,、定义“,IOT-LINK”,协议栈,4,、建立网络安全传输机制,四、物联网在智能建筑里的应用:应用层组,1,、建立智能建筑物联通用软件模型,2,、建立自创建智能建筑物联策略组件模型,3,、建立节能、环保、安全和运营模型,4,、创建、跨建筑跨行业跨地区应用管理平台,四、物联网在智能建筑里的应用:商业安全组,1,、对客户自建模式进行研究,2,、对平台租赁运营模式进行研究,3,、对政府,BOT,模式进行研究,4,、对安全体系进行研究:读取控制、隐私保护、用户认证、不可抵耐性、数据保密性、通讯层安全、数据完整性、随时可用性,五、“物联网与智能建筑”课题:,智能建筑与物联网的关系,1,、智能建筑是物联网的一个应用领域。,2,、物联网在智能建筑领域里的应用,是基于现有的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里的聚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智能建筑中的各子系统、智能建筑各子系统之间进行智慧对话,创造“智慧建筑”。,3,、物联网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是解决现有智能建筑中存在的问题。,4,、物联网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是基于智能建筑的业务和应用,是实现对“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群”的一体化的“绿色、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5,、物联网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构建智能建筑产业发展新模式和重塑智能建筑产业长期竞争力。,以人为中心,使“智能建筑”具有“智慧”,“智慧”地为人服务。具体地讲,就是随着感知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的进步而不断提升,是对早就存在的具有物物互联需求的智能建筑中的各终端和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概括与提升。,五、“物联网与智能建筑”课题:基础设施与总体结构,1,、定义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智能物联接口,2,、制订智能物联网关的各种技术标准,3,、制订智能建筑物联传感器和执行器标准,4,、制订智能建筑内多主架构网络标准,5,、定义“,IOT-LINK”,协议栈,6,、建立网络安全传输机制,7,、建立智能建筑物联通用软件模型,8,、建立自创建智能建筑物联策略组件模型,9,、建立节能、环保、安全和运营模型,10,、创建、跨建筑跨行业跨地区应用管理平台,五、“物联网与智能建筑”课题:智能建筑与数字城市,1,、智能建筑是数字城市建设的一部分,2,、通过物联网技术,使智能建筑与数字城市中的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支付、智能社区、智能网络等系统“物联”,3,、智能建筑作为数字城市中的一个物联节点,充分发挥其终端特性、节点特性、流通特性、支付特性和认证特性等,与数字城市中的其它系统物联起来,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数字城市”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4,、智能建筑与数字城市一起“智慧”起来,六、试点示范项目及企业,对已具备智能建筑物联网应用特性的项目及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以他们为原型和依托,进行研究、改进,制订出在国内乃至在国际上有普适性的智能建筑物联网标准。,谢 谢!,演讲完毕,谢谢观看!,内容总结,江月山。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首先提出物联网这个概念,是1999年MIT 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物联网已经是一个“中国制造”的概念,它的覆盖范围与时俱进,已经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报告所指的范围,物联网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物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工作方法、思路和理念,以人为中心,使“物”具有“智慧”,“智慧”地为人服务。智能系统不“智能”,无法随需调整、管理。传感器和执行器:各智能子系统所要用到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定义其智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