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秦汉..

上传人:嘀****l 文档编号:253048543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秦汉..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国古代史:秦汉..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国古代史:秦汉..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新海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大一统、初步发展,),(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考点分布:,政治:,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国并行制。,经济:,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汉字,、汉赋,选修:,秦始皇,整合梳理,一、秦朝,1,政治:,(1),走向“大一统”: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前,221,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2),确立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3),中央官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诸卿,(“,三公”职责、宰辅制度的特点,),;朝议制度。,(4),地方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职责、任命,郡县与分封制的不同,),。,1,、秦统一的原因和意义有哪些?,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评价秦始皇?,3,、我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主要特点?从分封制发展到郡县制说明了什么?,问题探究,二、两汉,1,政治:,(1),地方制度: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2),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3),选官制度:,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经济:,(1)“,重农抑商”: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2),农业:牛耕普及:推广耦犁,(,西汉赵过,),;犁壁出现。铁制农具的推广:曲柄锄、大镰;耧车。水利:漕渠、白渠和龙首渠,“井渠”。,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手工业:“工官”制度:西汉长安“东西织室”,齐郡设“三服官”。盐铁专卖:从汉武帝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归官办。纺织业: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素纱禅衣;长安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开辟丝绸之路。冶铁:东汉杜诗发明“水排”。陶瓷,(,早期生产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4),商业:市:西汉“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商业都会:“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4,、秦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条件如何?秦汉两朝的为何截然不同?,问题探究,3,文化:,(,主要集中于两汉,),(1),科技文化:,文字:小篆创始于秦朝,著名篆书家李斯;隶书创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楷,书、行书、草书大多源于汉。,文学:汉赋,(,作家、作品,),。,(2),思想:,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儒学逐渐取得封建正统地位。,太学的创办:时间、概况,(,官立学校、“五经”作教材,),、影响,(,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官僚、大地主子嗣垄断官位的状况: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太学生有比较强的参政意识,并敢于批判时政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5,、儒家思想能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因素有哪些?有何意义?,6,、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归纳秦汉时期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表现?,问题探究,1,秦朝历史突出的是制度建设,复习时要明确几个问题:,一是“皇帝制度”的由来,;,二是皇权政治的内涵和皇帝制度的特征,:皇权专制是指皇权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的一种政治形态。皇帝制度的典型特征:皇帝独尊、皇帝独裁,(,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制约,),;皇权的独断性、随意性,影响国家决策;,三是秦朝的中央官僚制度建设,。,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使政权,(,丞相主持,),、军权,(,太尉主持,),、监察权,(,御史大夫主持,),分治,以相互制约而统归皇帝管辖。秦汉时期,丞相的权力是很大的。当时皇帝虽是国家的惟一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帝而在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宰相是政治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责任。,四是郡县制度的建立。,郡、县开始出现于春秋时期。其中,县的设立比郡还早。至战国后期,一套较为完整的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区域管理体制已经初步形成。秦朝建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秦通过郡县制度,组成了严密的垂直统治网。这样通过郡县制将地方权力集中于朝廷,又通过三公九卿将朝廷大权集中于皇帝,实现了韩非“要在中央”的政治构想。,复习思考,2,中国历史上政治领域统一与分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地方割据与反割据、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在反复地进行着。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反映中央集权对地方分权的胜利;汉武帝对相权的削弱,则反映了君权对相权斗争的成功。西汉王朝的地方行政体制主体上还是实行郡县制,汉初曾分封诸侯王形成了郡国并行的局面。复习时应关注王国问题形成的原因、解决的过程和影响。,3,西汉经济史中,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是特别需要关注的。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汉代是逐渐普及的重要时期。汉代的官营手工业和盐铁专营制度是几套教材共同涉及的内容,围绕这一知识点可以出材料解析题,如通过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归纳汉代列入国家专营的主要有哪些行业,?(,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影响如何,?(,增加国家收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巩固,),。汉代的商业是繁荣的,所谓“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汉代的“市”在经营时间和空间上受国家的严格控制。,4,秦汉帝国实行文化大一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确立权威的思想意识,以保证人们从心理上认同、从精神上归附其万世一系的统治。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代思想领域的一个突出事件。在中国古代诸儒之中,董仲舒是上承孔子、下启朱熹的人物。其学说包容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贯穿其中的中心思想是“大一统”思想。为保证贯彻“春秋大一统”思想,在意识形态或政治思想领域所提出的最重要建议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实现“春秋大一统”,董仲舒制造的最重要的理论工具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具有两个方面不同的社会作用。第一他的“君权神授”说论证了封建帝王的君权是上天所给予的,因而要求万民服从。这是替封建专制主义做论证。第二,他的“君权天制”论明确告示国君,(,天子,),,治天下是替天行仁义,如果不行仁义,就要受到“天谴”,“天谴”不听,则罚之以“灾异”,(“,灾”与“异”又有区别,“灾”示天谴,“异”示天威,),。这明显是对君权的限制,具有一定的人民性、进步性。,试题研究,选择题,1,(,2010,安徽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2,(,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3.,(,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4,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秦皇、汉武的丰功伟绩,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C,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D,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增强,5,、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A,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B,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6,、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韩非“要在中央”政治构想的是,A,确立“皇帝”名号,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D,厉行文化专制统治,7,、顾炎武,日知录,卷,22,郡县,认为“当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七国之世,而固已有郡矣”;“六国之未入于秦,而固已先为令、守、长矣”。在这段材料中,作者,追溯了郡、县产生的历史,说明了郡、县在春秋战国出现的事实,否定了秦朝制度设置的原创意义,揭示了任何制度的创立皆有渊源的真谛,A,B,c,D,8,、(,2013,北京)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B.,秦,C.,汉,D.,唐,重点理解,对比郡县制和郡国并行制,(,1,)郡县制是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管理制度,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且不能世袭,郡县长官无封地,只领俸禄,必须绝对服从中央。,(,2,)郡国并行制:汉初汉高祖错误吸取秦朝灭亡教训,因而既实行郡县制,又实行封国制。是西周分封制度的再现;封国势力较大,一度威胁中央集权。,易错提醒,郡县制: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和分封制相比,最大的差别是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9,、(,2013,广东)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10,、(,2011,福建),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商轻农,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11,、(,2011,山东)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基础概念,(,1,)精耕细作:表现是: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2,)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易错提醒,(,1,)自然经济不完全等于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具有排斥社会分工,生产分散、规模狭小、技术落后等特点。,(,2,)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重视农业不等于一定抑制商业,抑制商业一般是为了维护农业发展的条件。,12,、(,2013,海南)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13,、(,2013,福建),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14,赵壹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汉赋作家,他在,刺世疾邪赋,中写道:“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主要表现了作者,A,对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