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按一下以編輯母片標題樣式,按一下以編輯母片,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教育技术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冯秀琪,主要讲两个问题,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该标准是指导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如何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促进教师职业技能的发展,是师范院校教育技术专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工作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技术今后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成效。作为一名教育技术工作者,我想谈谈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想法。主要谈以下两个问题:,1.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的演变,2.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一、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的演变,(一)电化教育发展的一般概况,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大体上经历了起步、初期发展和深入发展三个阶段。,1、起步阶段,,时间是从20世纪20年代前后至40年代末,这一阶段的主要成就是电化教育事业由萌芽到定名和艰难起步。20世纪20、30年代。一些留学海外的学者看到欧美国家的学校采用视觉教育取得成效,开始在国内提倡和发动开展视觉教育。例如陶行知先生1917年从美国留学归来推行平民教育,20年代初在嘉兴举办的“千字课”教学实验中利用幻灯作为教学工具,取得了又快又好的教学效果。1931年他在爱迪生之死一文中曾提出“未来的世界是一个电化的世界,未来的中国也必定要造成一个电化的中国”(陶行知全集第二卷第382页),1934年4月陶行知在培养小先生规划中就使用了“电化教育”一词。可见,,电化教育的产生与定名虽有多种说法,但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大力提倡功不可没。,1932,年在南京成成立了“中国教育电影学会”,当时的教育部于,1936,年,7,月成立电影教育委员会;,1937,年,7,月成立播音教育委员会,,1940,年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合并成立电化教育委员会,负责全面推行电化教育工作。,1936,年,7,月,教育部委托金陵大学举办“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是以政府的名义使用了“电化教育”这一名称,于是,“电化教育”一词就开始得到普遍使用。,但是,由于旧社会的政治腐败、连年战乱、经济落后、民不聊生,电化教育虽已起步,然而没有取得真正的发展。,正像今日的“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一样,当时的“电气化”就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因此,电化教育就是“现代化教育”的代名词。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当时定名“电化教育”比西方国家的“视觉教育”和“视听教育”的名称抽象的层次更高,因而更具生命力。,2、初步发展阶段。,时间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的旗帜下得到了初步发展。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在文化部科普局设立了电化教育处,开展社会电化教育工作,在培训电影放映人员,组织拍摄教育电影和制作教育幻灯片,配合宣传新婚姻法、普及卫生防病知识,以及宣传抗美援朝等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51年,教育部召开高师课程讨论会,决定将“电化教育”列为教育系的选修课,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教育系在建国初期较早地开设了电化教育课。与此同时,幻灯、录音、电影、电唱等开始进入部分大、中、小学校使用,尤其以外语、医科以及农林院校在教学中配合使用电教器材较为普遍。各级广播电台,以及随后出现的电视台也都安排教育节目,开办广播电视学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倡导和支持下,沈阳、北京、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地相继建立了电化教育馆,电化教育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966年开始的“十年动乱”,使电化教育和其他教育事业一样,受到严重摧残和破坏。,3,、,深入发展阶段。,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特别是党的,11,届,3,中全会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我国的教育技术进入了深入发展阶段。,1978,年,2,月,6,日,邓小平同志批准了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关于筹建电视大学的请示报告,。同年,2,月教育部成立电化教育组,后改为中央电教馆,,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教育部电化教育局,与中央电教馆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归口管理学校的电化教育工作。,1983,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我国电化教育工作方针是:“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从实际出发,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积极而又有重点、有步骤地加速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为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服务。”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电教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作为深化发展的标志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学术团体的形成。,80年代初期,在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成立了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同时全国成立了多个高校电教协作组,许多省市建立了电化教育的学术团体。1991年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现已改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学术队伍之间的学术交流与联系,组织并开展了国家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2)人才培养方面建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1983年华南师范大学开办了我国第一的电化教育专业,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招收教育技术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1993年北京师范大学成为全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点。至此,我国建成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从专科生到博士生的完整的学科体系。,(3)创办专业性学术刊物和出版教材专著。,包括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研究外语电化教学、中小学电教等。同时出版了大量教材和专著,在培养教育技术专门人才和传播电化教育知识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更名为教育技术和促进教育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的潮流中,电化教育的名称逐渐被教育技术所取代,我国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以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为标志的新时期。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育技术肩负着更为重大的历史责任,正在发挥主力军作用。随着信息技术进入校园、进入课堂,教育部适时出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这同样是教育技术深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事件。,(二)从电化教育的三个定义看对电化教育认识的深化,在我国教育技术深化发展的过程中,包含了对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概念的不断探索。其中,20世纪80年代有关电化教育的三个定义最能说明问题。,其一是萧树滋教授在80年代初期对电化教育的定义:“简单说,就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设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萧树滋电化教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其二是南国农教授在80年代中期对电化教育的定义:“,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并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南国农主编电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7月版),其三是萧树滋主编的,电化教育概论,提出的定义:“,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教育活动。”(,萧树滋主编,电化教育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一个定义强调的是硬件设备;第二个定义提出媒体的概念和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最优化,媒体既包含硬件,也包含软件,认识前进了一步;第三个定义提出开展电化教育要依据教育理论,使学科的属性进一步得到明确。此时对电化教育获得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即,电化教育研究和实践包含了硬件、软件和潜件三个部分内容,,如下图,1,所示。,潜件,(相关理论、方法),硬件,(教学设备、器材),软件,(与硬件配套的教学材料),图1 电化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内容,(三)教育技术的内涵,在我国教育技术深化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国家教育技术发展的经验和成果被介绍到国内,产生了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名称之争。直到AECT94定义出现后,才被业内人士广泛接受,但对于教育技术概念的认识尚不统一。,1.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技术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的总合。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实践中,为了优化教育而采用的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的总合。,教育技术是指在教育实践中,遵循教育的规律,采用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优化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的研究和实践的领域。,在教育技术中,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不是相加关系而是相乘关系。,教育技术教育技术,2.信息技术不等于教育技术,广义的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利用、创造、发布、交换有关的技术。它包含了印刷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当前我们常说的信息技术一般是特指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又称为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属于技术的范畴,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属于教育技术的一部分。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如图2所示。,教育,教育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图2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示意图,技术,信息技术,(四)教育技术学的学科体系,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概念不同,正像教育与教育学一样,一个是实践的领域;一个是学科的名称。,教育技术学是指研究整合教育理论与相关技术,开发、使用、管理技术性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最优化的规律、原则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是教育科学领域中属于技术层次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在优化教育过程中,一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和原则;二要发挥相关技术手段和方法的优势与性能。,它同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管理学等学科一样,是教育学科体系的成员。,教育技术学科体系如图3所示。,教育过程与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学习理论,媒体技术,人文学科相关理论与方法,自然学科相关,理论与技术,系统科学方法,研究与实践,图3 教育技术之花,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实践的内容,(1)教育技术哲学,(2)技术条件下的学与教的原理,(3)教育信息传播学,(4)教育信息技术学,(5)教学系统设计,(6)教学资源开发,(7)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与实践,(8)教育技术的管理与评价,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世界范围内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职业的专业教育包含学术教育和教师教育。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二)在教学实践中发展教育技术能力,(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对各类人员的要求,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包括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等四大块内容。,“意识与态度”主要解决认识问题,特别是技术条件下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知识与技能”是对教师的教育理论和信息素养整合的要求,“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强调教育技术技能要落实于行动。教育技术能力可以视为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其基本内容体现为能力标准的要求,,如图4所示。,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图4 教育技术素养的构成,1、更新教育观念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关键,教育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教育与技术的整合,促进教育最优化是教育技术追求的目标。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直接指向了教育信息化,开辟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意识、态度集中体现为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观念是教育技术应用和发挥作用的关键,。虽然传统教育观念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但是当前更新教育观念有许多有利因素。,(1)社会需求。,教育观念是社会发展对教育需求的价值体现。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主要动力。,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新教育和新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决定着教育的方向,这为更新教育观念提供了社会基础,。不同社会形态的社会发展需求不同。农业社会需要的是资源和体力型劳动者;工业社会需要的是能源和技能型劳动者;信息社会需要的是知识和创造型人才。在信息社会里,拥有知识就意味着拥有财富。各国经济的竞争集中表现为对信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教育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培养未来的公民成为具有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2)教育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