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医药治疗癌痛及阿片类药物毒副作用,概 况,全球每天至少有,500,万癌症患者在遭受着 疼痛折磨。,癌,痛比例:,50,有中度至,重度,的疼痛;,30,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疼 痛,定义,疼痛是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或类似损伤相关联的感觉和情绪体验。,最,常见的肿瘤相关症状之一,药物治疗是最主要、最基本、最方便的方法,三阶梯止痛疗法可以控制疼痛,具有机制明确、作用迅速、高效、持久、剂量易于掌握等优点,三阶梯镇痛方案及原则,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弱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镇痛药,辅助药物,强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镇痛药,辅助药物,疼痛消失,轻度,疼痛,中度,重度,基本原则:,1,、按阶梯给药;,2,、口服,或,无创给药;,3,、按时给药;,4,、个体化;,5,、注意具体细节,但该法需要不间断地口服或注射药物,且常有胃肠道反应、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副作用。,中药虽然作用较弱,起效较慢,剂量不易掌握,、,但毒副作用小而轻。,因此,中西药结合镇痛能达到扬长避短、增效减毒、标本兼治的作用。,中医药治疗癌痛,中医学认为,癌痛是因人体正气虚弱致气机郁滞、瘀痰阻塞经脉、寒湿邪毒内停、脉络闭塞不通引起的疼痛。中医认为癌痛有“不通则痛”的实证,有“不荣则痛”的虚证。,因此“实邪阻滞”与“虚不濡养”是癌痛发生的两大主要病机。,实 寒凝,气滞,血瘀,痰湿,水饮,毒结,虚 血虚,津亏,阳弱,脏器亏虚,往往胶结夹杂,虚实互见,使病机渐趋复杂,治疗原则,实则泄之,虚则补之,泄: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祛湿、活血通络化瘀、温阳散寒,补: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滋阴,肾主骨生髓,中医治疗疼痛方法,口服中药,是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辩证并处方用药的方法,扶正祛邪,泻实补虚 是癌痛治疗的两大原则,针灸、拔罐、推拿、,膏药外用、中药涂擦等,是中医治疗癌痛颇具特色的方法,外用止痛膏副作用小,,可以作为三阶梯止痛药的有力补充,。中药外敷通过皮肤黏膜吸收作用于患处而起到通络止痛的作用,临床多应用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止痛的药物配成相应的膏剂 散剂 酊剂敷用于患处,可达到较好的止痛作用。,中成药注射液,常用:华蟾素、,复方苦参、,艾迪,复方苦参注射液,有较明显的抗癌止痛、改善生存质量作用,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癌痛,也可作为重度癌痛的辅助用药,以达到减轻痛苦,改善生存质量,甚至延长生存期。,观察发现,用药时间越长,剂量越大,效果越满意。,中医药在癌痛干预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副作用小,无耐药性及成瘾性,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缩小肿瘤,延长生存期,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前景。,但目前中医药控制癌痛多,局限于个人医家经验,,尚未形成完善的规范应用体系,且临床研究存在样本量小,实验设计欠合理等问题,因此,对于中医药干预癌痛管理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努力,中医药治疗阿片类药物毒副作用,常见于,用药初期,或过量用药时,不良反应发生及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大,积极预防性治疗可减轻或避免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防治不良反应是止痛药物治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2002,阿片类镇痛药不良反应的特点,便秘,恶心呕吐,嗜睡,尿储留,成瘾性,药物过量和中毒,瘙痒,眩晕,不良,反应,阿片类镇痛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便秘,(发生率90),恶心呕吐,(发生率30),眩晕(发生率6),尿潴留(发生率5),皮肤搔痒(发生率1),嗜睡及过度镇静(少见),躯体和精神依赖(少见),阿片过量和中毒(少见),精神错乱及中枢神经毒性反应(罕见),1,、便秘治疗的,药物,轻泻剂,刺激性泻药,(大肠性轻泻剂),渗透性泻药,(小肠性轻泻剂),粪便软化剂,润滑性泻药,容积性泻药,促动力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5-HT,4,受体激动剂,微生物制剂,其他,钙通道阻滞剂,前列腺素药物,阿片受体拮抗剂,中药,1.Susan C,et al.Cancer control,May/June 2004,Vol.11,No.3 Supplement 1;3-9,2.,任继平等。便秘的药物治疗,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4,4,6:371-372,3.,陈林。慢性便秘的治疗现状,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5,3,26:85-88,中医中药治疗,辨证:,实秘,(热秘、气秘)和,虚秘,(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中药泻剂多含有大黄、芦荟等刺激性泻剂成分,故不主张长时间的应用。,复方芦荟胶囊,:,主要成分为芦荟及青黛,能够软化粪便,促进粪便排出,表现为粪便湿润,膨松,成型。,泡服:芦荟、蕃泻叶、竹叶、大黄,白芍,30,甘草,10,发生率约,30%,一般发生于初期,多在,4-7,天内缓解,应,首先排除其他原因,便秘,脑转移,化疗、放疗,高钙血症,2.,恶心呕吐,饮食:生姜、藿香、,中药:健脾祛湿止呕和胃,少数患者最初几天可出现思睡及嗜睡等过度镇静不良反应,数日后可自行消失,少数情况下可持续加重,应警惕药物过量中毒及呼吸抑制等,应排除其他原因:中枢镇静药、高血钙等,3.,嗜 睡,针刺:心俞、三阴交、百合、照海,中药:健脾益气升阳,补中益气汤,发生率低于,5%,同时使用镇静剂患者发生率高达,20%,腰麻术后发生率增加至,30%,4,、,尿潴留,针灸:关元、三阴交、膀胱俞、中极、阴陵泉、次髎 针刺、穴位注射、灸法,中药:温肾通淋(癃闭),发生率约,6%,主要发生于治疗初期,轻度眩晕可在数日后自行缓解,晚期癌症、老人、体质虚弱、贫血者易发生,5,、,眩 晕,针灸:内关、百会、合谷、太阳,耳针:脑干、内分泌、交感、神门,中药:健脾益气祛温,6,、瘙,痒,祛风滋阴止痒:消风散,荆芥、防风、虫药,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