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动物学野外实习知识,第一节、野外实习的准备,野外实习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准备工作是关键的一环,因而必须充分做好。这项工作包括预察、业务准备、实习的组织、采集工具以及实习所需用的物品和参考书等的准备。,一、预察,(一)选择实习地点,1不同类型的典型景观,2动物的种类及数量较为丰富,3人为干扰较小,4交通方便,5建立固定的实习点,(二)时间安排,野外实习多集中于五、六月,或在暑假放假前进行,时间约为1015天。,动物标本采集制作方法,一、蛛形纲动物的采集与标本制作,1蛛形纲动物的采集方法,蛛形纲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差异很大,下面着重介绍蜘蛛类,蜘蛛类,(1)采集用具 常用的工具有捕虫网、采集管、吸虫管、采集箱,还有镊子、毛笔、小铁铲等。采集管一般为直径为2.5cm,高9cm、管壁厚0.2cm的玻璃或塑料管。,(2)采集方法 采集时用一个空管捕蜘蛛,其他采集管内放75%的酒精保存液,将不同种类标本分装。采集地点主要在农田、草丛、林木间、屋角或房檐下、作物或土中穴居。蜘蛛的大小、栖息场所不同,采集方法也不相同。,结网型的蜘蛛有时在网上,有时在“隐蔽所”里。,小型蜘蛛体小不易捕捉,采集时用毛笔蘸以酒精使其麻醉后采捕。,游猎型蜘蛛有游走和跳跃的习性,在地面、水面、叶面上的蜘蛛可用采集管直接扣捕。,穴居型蜘蛛在土里或树洞内穴居,可用小铁铲挖掘洞穴采集。,采集时要记录生活环境、习性和形态特点等,最后用75%酒精杀死,填好标签后保存。此外,采集时徒手捕捉易造成标本损伤,应避免直接用手拿标本。,二昆虫采集及标本制作,(一)昆虫标本的采集,1采集用具,(1)捕虫网 活泼的陆生昆虫,不论是飞着、停留着或是隐藏着,都可用网来捕。所以采集昆虫需有一把轻便而适用的捕虫网。常用的捕捉陆生昆虫的捕虫网有两种。,空网:用采集善飞的昆虫。网圈用粗铁丝弯成,直径约33cm,两端变成小钩,固定在网柄上。为了便于携带可作成对折形。网柄长约1m,用木棍、竹竿均可。,扫网:用来扫捕植物丛中的昆虫,故应比空网更结实,网袋用纱也应较密,也可在底部开口,以便取虫,使用时用绳扎住。,(2)吸虫管 (3)毒瓶 (4)活虫采集盒 (5)采集箱 (6)采集袋 (7)绵层 (8)三角纸 (9)诱虫灯,2采集方法,(1)网捕 是采集昆虫标本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一般是用以捕捉能飞善跳的昆虫。,(2)振落 许多停留在枝梢、树叶上的昆虫往往不易被发现,特别是一些具“拟态”现象的昆虫与环境溶为一体,更难辩认。,(3)观察搜索 许多昆虫隐蔽生活,例如土蝽、蝼蛄、一些甲虫及它们的幼虫生活在土中;天牛、象甲、吉丁虫、小蠹虫、茎蜂等幼虫钻蛀在植物茎杆中;,(4)灯诱和食诱 利用昆虫对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的特点趋性或生活习性也可招引和捕获大量昆虫标本。,3采集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昆虫的发育与其食物有密切关系,所以昆虫的发生期与植物的生长季节大致是相符的。我国北方地区从4月下旬到10月下旬昆虫陆续出现并大量活动,是采集的有利时期,南方大部地区几乎全年都有昆虫出没,故终年均可采集。,一天当中采集的时间也不尽相同。,采集地点也应根据采集的目标而定,要按照昆虫的生态环境去寻找。一般来讲,凡植物丰富处,也是昆虫丰富的地方。,在采集标本过程中,除上述各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全面采集,不要采大不采小、采美不采丑、采单不采双、采雄不采雌、采成不采幼等;要昼保持标本的完整;要正确、详细地作好记载,至少要记好采集日期(年、月、日)、采集地点(省、县、乡)和采集人姓名等,有条件时可记下海拨高度,生境、寄主等;要爱护昆虫资源,不要滥加捕杀,特别是一些个体稀少的或濒临灭绝的种类更应注意保护。,(二)昆虫标本的制作,采集获得的各类昆虫可根据其各自的形状、大小、质地以及成、幼虫等分别制成干标本、浸制标本、玻片标本,还可根据研究需要制成生活史标本等。,1干标本的制作,(1)干制标本的制作用具,昆虫针是特制的一种不锈钢针,型号分0、00、1、2、3、4、5七种,三级台 由木块制成台阶状,长7.5cm、宽3cm,高2.4cm,分为三级,每级高8mm,中间钻一小孔。,展翅板 用来展开蝶、蛾类昆虫的翅。用较软的木料制成,便于插针。,回软器 是软化已经干燥的昆虫标本的一种玻璃器皿。,三角台纸 用厚的白纸或用卡片纸剪成宽3mm、高12mm的小三角,和长12mm、宽4mm的长方纸片,用来粘放小形昆虫。,粘虫胶,三、昆虫纲的主要特征,1,、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个部分,一般昆虫的躯体是由,20,个体节组成的。两体节之间由柔软的薄膜联系着,位彼此间可以自由活动。各体节都具的外骨骼,有,1,个背板、,1,个腹板和,2,个侧板,(,不过腹部侧板常退化成薄膜,),。昆虫的体节是高度的异律分节。身体可分头、购、腹,3,部分。头部,6,节胸部,3,节,腹部,11,节。,分类重要特征,触角、口器、翅、足。,A 丝状(蝗) G 锯齿状(萤) D 棒状(蝶),E 锤状(长角蛉) H 双梳状(天蛾),B 刚毛状(蜻蜓,),C 念珠状(白蚁) K 环毛状 (雌蚊),L 环毛状(雄蚊) I 梳状(报死,玾,),F 膝状,J,鳃瓣状 M 具芒触角,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其主要构造为小颚的外叶。左右合抱成长管状(其中为食物道),盘卷在头部前下方,如钟表的发条一样,用时伸长,它不能刺入组织,只用作吸取花蜜竺液汁。蝴蝶类的口器即此。,1,舐吸式口器,嚼吸式:,此口器构造甚复杂。蜜蜂的口器即此。除大颚可用作咀嚼或塑蜡外,中舌、小颚外叶和下唇须合并构成复杂的食物管,借以吸取花蜜。,1,A 蜚蠊,(,行走足,),B 蝗虫,(,跳跃足,),;C 龙虱,(,游泳足,),;D 螳螂,(,捕捉足,),;E 蝼蛄,(,开钢足,),;F 虱子,(,攀缘足,),;G 蜜蜂,(,采粉足,),;H 家蝇,(贴附足),翅:翅的式样变化很多。,薄膜状的叫膜翅,(,如蜜蜂等的翅,),;,前翅角质加厚并硬化,用作保护者叫鞘翅,(,如甲虫的前翅,),;,前翘仅基部加厚硬化,其余部分为膜状的叫半鞘翅,(,如蝽象的前翅,),;,前翅如皮革状用作保护的,(,坚厚程度在膜翅与鞘翅之间,),叫复翅,,膜翅上满覆鳞片的叫鳞翅,(,蝶、蛾的翅,),。,双翅目中的后翅非常退化,形成了一般叫做“平衡棒”的构造。,无变态:幼虫(童虫)与成虫比较,除身体较小和性器官未成熟外,无别的差别。(衣鱼),有变态:幼虫和成虫比较,除身体较小和性器官未成熟外,还有其他的差别,须经变态才能成虫。,渐变态:卵孵化后的幼虫,和成虫差别不大,生活习性一样,就是翅未长成。这种变态是逐渐进行的(各龄的虫体逐渐增大,翅芽也逐渐长大)。蝗虫。,半变态:卵孵化后,幼虫的生活习性与成虫不同,因此形态差别较大。如蜻蜓。,完全变态:卵孵化后,其幼虫的形态与成虫完全不同。在变态为成虫之前,须经一不食不动时期(蛹)。在蛹期中,其内部器官组织经过巨大的改变,最后羽化为成虫。蝶。,昆虫纲分类昆虫纲的多样性 - 33个目的识别,昆虫纲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形态结构极其多样化,因此其分类系统也比较多,不同的分类学家有不同的见解,目前还不能完全统一。现按世界与国内常用的2亚纲33目的系统介绍如下。各目后面特征的总结主要根据杨集昆教授发表的科普诗整理、修改而成。,无翅亚纲 Apterygota,原尾目Protura (螈)双尾目Diplura (铗尾虫)弹尾目Collembola (跳虫)缨尾目Thysanura (石等),昆虫纲分类,有翅亚纲 Pterygota,蜉蝣目Ephemeroptera (蜉蝣),缨翅目Thysanoptera (蓟马),蜻蜓目Odonata (蜻蜓、豆娘),同翅目Homoptera (蝉等),翅目Plecoptera (石蝇),半翅目Hemiptera (蝽象,蝽),蜚蠊目Blattodea (蜚蠊,蟑螂),广翅目Megaloptera (泥蛉等),螳螂目Mantodea (螳螂),蛇蛉目Raphidioptera (蛇蛉),直翅目Orthoptera(蝗虫等),脉翅目Neuroptera (草蛉等),竹节虫目Phasmatodea(竹节虫等),鞘翅目Coleoptera (甲虫),蛩蠊目Gryllobattodea (蛩蠊),捻翅目Strepsiptera,昆虫纲分类,等翅目Isoptera (白蚁,),长翅目Mecoptera (蝎蛉),纺足目Embioptera (足丝蚁),毛翅目Trichoptera (石蛾),缺翅目Zoraptera (缺翅虫),鳞翅目Lepidoptera (蝶,蛾),革翅目 Dermaptera (蠼螋),双翅目Diptera (蝇,蚊等),啮虫目Psocoptera (书虱),蚤目Siphonaptera (跳蚤),食毛目Mallophaga(鸟虱等),膜翅目Hymenoptera (蜂,蚁),虱目Anoplura (虱子),昆虫纲分类,蜉蝣目Ephemeroptera (蜉蝣),识别要点体长3-27毫米。身体细长,非常柔软。头部灵活,复眼大,单眼3个;触角短,刚毛状;口器退化。翅膜质,有较密的网状脉,休息时竖立在背面;前翅大,三角形;后翅小或无。尾须细长多节,有些种类有中尾丝。成虫有趋光性,常见于灯下。原变态,也就是在成虫期还要脱一次皮,脱皮前的成虫叫亚成虫。,蜻蜓目Odonata (蜻蜓、豆娘),识别要点,:大多数蜻蜓体长30-90毫米,少数种类可达150毫米,而有的种类则十分纤细,体长不足20毫米。头大,复眼大而突出;触角刚毛状,口器咀嚼式。胸部发达,坚硬。前后翅等长,狭窄,翅脉网状,翅痣与翅结明显,休息时平伸,或竖立,或斜立于背上。足多刺毛。尾须小,1节。稚虫水生,其下唇特化为面罩,利用直肠或尾鳃呼吸。,蜚蠊目Blattodea (蜚蠊,蟑螂),识别要点, 体长2-100毫米,身体扁平,卵圆形。头隐藏在宽大、盾状的前胸背板下,而且向后倾斜。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复眼肾形。足多刺毛,跗节5节。翅长或短,前翅革质,后翅膜质,翅脉多分支。腹部10节。尾须多节。,螳螂目Mantodea (螳螂),识别要点 体长10-140毫米。头大,三角形;口器咀嚼式;触角长,形状各异,多为丝状,少数为念珠状或其它形状。前胸长,前足捕捉式。前翅为覆翅,后翅膜质,臀区大,休息时平放在背上。尾须1对。雄性第9腹板上有1对刺突。渐变态。卵鞘附于树枝或墙壁上。,直翅目Orthoptera(蝗虫,蚱蜢,螽斯,蟋蟀,蝼蛄,蚤蝼),识别特征, 体长2,.,5-90毫米。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大,后足跳跃式。翅长短不一,有时无翅。前翅为覆翅,皮革质,有亚缘脉。雌虫有发达的产卵器。尾须短,分节不明显。常有发达的发音器和听器。渐变态。,竹节虫目Phasmatodea (竹节虫,),头小,触角丝状,口器咀嚼式。前胸短;中、后胸长,第1腹节与后胸合并。翅发达或消失。体长通常在10-130毫米之间,但最长的种类可达330毫米,是昆虫中身体最长的一种。另一些种类的体形宽阔似叶,叫叶虫。它们都喜欢生活在植物上,白天静伏不动,晚间活动取食。它们是著名的拟态昆虫。,等翅目Isoptera (白蚁,),识别特征因前、后翅大小、形状相等,故名等翅目。成虫象蚂蚁,但体胖,特别是无色,所以又叫白蚁,简称。体长一般为3.5-6 毫米。触角念珠状。口器咀嚼式。有翅型白蚁在婚飞后翅膀脱落,仅留下翅鳞。腹节10节,有尾须,外生殖器不明显。,革翅目 Dermaptera (蠼螋),识别要点 体长4-35毫米。体狭长,略扁平。头扁宽,触角丝状,无单眼,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发达,方形或长方形。体表革质,有光泽。有翅或无翅。有翅则前翅特化为极小的革翅;后翅大,膜质,扇形或略呈圆形,休息时纵横折叠在前翅下,但常露出前翅外。尾须呈铗状。无产卵器。(仿于延芬图),缨翅目Thysanoptera (蓟马),识别要点, 体长一般为0.5-7毫米,也有少数种类体长可达8-10毫米。体细长而扁,或为圆筒形;颜色为黄褐、苍白或黑色,有的若虫红色。有翅种类单眼2-3个,无翅种类无单眼。口器锉吸式,上颚口针多不对称。翅狭长,边缘有很多长而整齐的缨状缘毛。足跗节端部有可伸缩的端泡。,同翅目Homoptera (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蚧壳虫),识别要点 体小到大型。刺吸式口器从头部腹面后方生出,喙1-3节,多为3节。触角短,刚毛状、线状或念珠状。前翅质地均匀,膜质或革质,休息时常呈屋脊状放置,有些蚜虫和雌性蚧壳虫无翅,雄性蚧壳虫后翅退化呈平衡棍。雌虫常有发达的产卵器。,昆虫纲分类,半翅目Hemiptera (蝽象,蝽),识别要点 体长1.5-160毫米,体壁坚硬,较扁平,常为圆形或细长,体绿、褐或具明显的警戒色斑纹。触角常为丝状,3-5节,露出或隐藏在复眼下的沟内。口器刺吸式,喙一般4节,着生点在头的前端。前胸背板大,中胸小盾片发达,外露。臭腺孔位于胸部腹面。,蛇蛉目Raphidioptera (蛇蛉),识别要点头部延长,后方收缩成三角形,下口式(口器向下,即头部的纵轴和身体的纵轴大致呈直角,这种头部类型就叫下口式)。咀嚼式口器。触角长丝状。前胸细长如颈,前足位于前胸后端。两对翅相同,有1翅痣。雌虫有细长的产卵器。,鞘翅目Coleoptera (甲虫),识别要点 复眼发达,常无单眼。触角形状多变。口器咀嚼式。前翅鞘翅,后翅膜质,有时退化。休息时鞘翅置于胸、腹部背面,盖住后翅。,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装甲护体鞘翅目,触角多变单眼无;前胸发达小盾露,幼虫寡足或无足。,鳞翅目Lepidoptera (蝶,蛾),识别要点 虹吸式口器,下唇须发达。体、翅密布鳞片和毛,前、后翅一般有中室。幼虫多足型,俗称毛毛虫,腹足有趾钩。,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虹吸口器鳞翅目,四翅膜质鳞片覆;蝶舞花间蛾扑火,幼虫多足具趾钩。,分类系统 鳞翅目的分类系统经过许多变化,但目前究竟分几个亚目仍有争论,现将常用的几个系统介绍如下:,I、蝶与蛾,蛾: (1)触角非球杆状, (2)夜间活动, (3)体止时两翅呈屋脊状,(4)被蛹,蝶:(1)触角球样杆状,(2)白天活动,(3)休止时两翅直立背上,(4)垂蛹 (带蛹),双翅目Diptera (蝇,蚊,蚋,蠓,虻),识别要点 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仅有1对发达的膜质前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棍,少数种类无翅,跗节5节。,种类与分布 世界已知约10万种,遍布世界各地。我国已记载约5000种。,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蚊蠓虻蝇双翅目,后翅平衡五节跗;口器刺吸或舐吸,幼虫无,蚤目Siphonaptera (跳蚤),识别要点 体长0.86毫米。体壁坚韧,体表多鬃毛,体左右侧扁。无翅。触角短,口器刺吸式。后足跳跃式。,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侧扁跳蚤为蚤目,头胸密接跳跃足;皮肤坚硬多刺毛,口能吸血多传病。,膜翅目Hymenoptera (蜂,蚁),识别要点 体长0.2-50毫米。一般有2对膜翅。前翅大,后翅小,以翅钩列相连接(后翅前缘有1列小钩与前翅后缘连锁),翅脉较特化。口器咀嚼式或爵吸式。腹部第1节多向前并入胸部,常与第2腹节形成细腰。,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后翅钩列膜翅目,蜂蚁细腰并胸腹;捕食寄生或授粉,害叶幼虫为多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