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昆明大观楼园林模型,设计方案,一、昆明大观楼设计条件,二、关键词,三、评估优点及困难,目 录,四、订计划,一、昆明大观楼设计条件,1.地理-大观楼,又称近华浦,在昆明城西南,濒临滇池草海北滨。明崇祯年间徐霞客游太华寺山记载:“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萑苇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一、昆明大观楼设计条件,2、环境-1998年,为迎接99世界园艺博览会,省市政府投资2500万元,征用近华浦西面197.4亩土地,开辟大观西园。鱼池柳堤,溪流石桥,芦苇芙蓉,芳草萋萋。至此,大观公园总面积47.8公顷,其中陆地23.1公顷,水面24.7公顷。大观公园以长联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游览区,分为近华浦文物古迹景区、南园中西合壁园林景区和西园现代园林景区三大部分,是滇池草海北滨的大型风景名胜区。,一、昆明大观楼设计条件,3、文化背景-余嘉华先生主编的云南风物志载:“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巡抚王继文巡察四境,路过此地,看中这里 的湖光山色,命人鸠工备材,修建亭台楼阁因取名大观楼。”,大观楼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清道光八年(1828年),云南按察使翟觐光重修大观楼,将原来的二层增建为三层,观音寺僧净乐重修观音寺时,又于寺后建华严阁五间三层,高于大观楼丈馀。,一、昆明大观楼设计条件,4、自然-借孙髯翁大观楼长联的上联说明“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一、昆明大观楼设计条件,5、气候-四季如春,花繁叶绿,树荫婆娑。,一、昆明大观楼设计条件,6、颜色-主要以同一色暖色系,藤黄、淡黄配橙红。,一、昆明大观楼设计条件,7、建筑材料-,阶基:土、石灰、砖、石。,铺地:砖、石。,屋架:木、砖(作承重墙、砖柱、砖券时)、石 (作石柱、石梁、石券时)、藤(箍柱时用)、铁件。,墙体:土、石灰、砖、石、竹篾、铁件。,屋面:瓦、石灰、铁件(瓦钉、铁链、塔刹、宝珠等)、木(扶脊用的柏木桩、博风版、封檐板等)、铜件(作脊饰时用)、麦秸秆。,另有桐油、漆、黑矾水等液体材料以及布、桐油灰、鱼鳔胶、各种颜料等用以保护、装饰木材。,一、昆明大观楼设计条件,8、业主要求-,第一任:(1690)巡抚王继文巡察四境,路过此地,看中这里 的湖光山色,命人鸠工备材,修建亭台楼阁。,第二任:(1828)云南按察使翟觐光重修大观楼,将原来的二层增建为三层。,第三任:(1864)云南署提督马如龙操兵演练,“舟过近华浦,见岛屿蔓草荒烟,一片凄凉,垂询海滨父老,答以大观楼被毁原委。公太息弗已,不惜出捐重资构材饬工重建。,第四任:(1883)大水,两廊皆圮,楼亦倾斜,总督岑毓英重修。,一、昆明大观楼设计条件,第五任:(1914)云南省民政长李公鸿祥创建马路,增修亭榭。,第六任:(1919)唐继尧修葺大观楼及公园券拱牌坊式大门,将孙铸(字铁舟)同治年间榜书“大观楼”三字的石刻板,嵌于园门,并为孙铸所书题写了跋识,叙述了马如龙请孙铸楷书楼匾之经过。,第七任:(1930),云南省主席龙云嘱时任昆明市长庾恩锡修葺近华浦,庾恩锡聘请造园大师赵鹤清协助。“仿西湖之白堤、苏堤,则三桥鼎峙”,修筑长堤,环浦可通人行。“增一榭,如秋月平湖”,大观楼前“峙三塔如三潭印月”。,后续业主无大的需求变动,仅为修葺而已。,一、昆明大观楼设计条件,9、造价-无以统计。,一、昆明大观楼设计条件,10、时间-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巡抚王继文巡察四境,路过此地,看中这里 的湖光山色,命人鸠工备材,修建亭台楼阁因取名大观楼。,大观楼、,峙三塔,二、关键词,大观楼,二、关键词,大观楼-正面,大观楼,二、关键词,大观楼-背面,大观楼,二、关键词,大观楼-测绘侧立面图,大观楼,二、关键词,大观楼全景观区域图(红圈内为设计制作范围),大观楼,二、关键词,设计制作范围放大图,大观楼,二、关键词,大观楼平视设计实景图,峙三塔(红圈内为需要设计制作的三塔),二、关键词,峙三塔(红圈内为需要设计制作的三塔),二、关键词,峙三塔(红圈内为需要设计制作的三塔),二、关键词,三、评估优点及困难,1)、具体设计制作范围的尺寸从未有人测量过,对于模型尺寸把握有影响。,2)、主体楼阁有3层高,在制作过程中或许会出现塌陷。,2、面临的困难,1、优点,2)、园林有大量的资料可供参考。,1)、园林就在市内观察、采集等有助有制模。,3)、园林相对简约,对于短期的制作而言,有利于尽快完成。,1、第三周结束前,完成材料选定以及组员设计理念大致达成一致。,2、第四周结束前,完成设计草图的绘制、修改以及定稿。,3、第五周、六周、7周中,进行模型制作。,4、第七周结束前,完成模型制作以及其他相关一切工作。,四、订计划,谢谢观赏,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