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儿童及青少年期心理障碍,1,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精神发育迟滞,第三节 儿童孤独症及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第四节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多动症),第五节 品行障碍,第十章 儿童及青少年期心理障碍,2,第二节 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指一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起病于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3,第二节 精神发育迟滞,IQ 70(,智力水平低于正常),社会适应困难(至少两项):交流,照顾自己,家庭生活,社会交往技能,公共资源使用,自我指导,学业技能,工作,休闲,健康和安全。(,DSM,标准),4,一、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类,分类,IQ,适应能力,教育分级,言语功能,轻度,50-69,轻度缺陷,可教育型,基本正常,中度,35-49,中度缺陷,可训练型,词汇贫乏,重度,20-34,重度缺陷,依赖型,严重受损,极重度,20,极重度缺陷,养护型,完全不能,5,二、病因及发病机理,(一)生物学因素,产前损害,1,、染色体异常(唐氏综合症 脆性染色体综合症),2,、基因遗传疾病(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3,、感染(,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水痘、乙型肝炎等),4,、母体健康状况:营养不良,情绪因素,5,、物理化学因素(药物中毒,强光、噪声、辐射等),6,二、病因及发病机理,产时损害,窒息、产伤、颅内出血、感染、早产儿 等。,产后损伤,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感染,如脑炎、脑膜炎、新生地败血症、肺炎引起高热、昏迷、抽搐等。,7,二、病因及发病机理,(二)心理社会因素,社会严重隔离、缺乏社会交往、缺乏良性环境刺激、丧失学习机会、躯体虐待等。,8,三、临床表现,1,、轻度,智商为,50-69,,心理年龄约,9-12,岁,占,80%,。,早期不明显,,入学后才发现,显得循规蹈矩、温和驯良,常得长辈和幼儿园阿姨的好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差,有一定学习能力,勤奋、用功也完成不了学业,,至多只能达小学水平,,容易冲动、缺乏主见,训练帮助下,可从事简单工作。,9,三、临床表现,2,、中度,智商为,35-49,,心理年龄约,6-9,岁,占,12%,。,发育较正常儿迟缓,词汇贫乏、吐词不清、表达能力差,只能反映事物的表面,耐心辅导能简单书写、计算,但,不超过二年级水平,,个人生活基本能自理,监护下从事简单的操作。,10,三、临床表现,3,、重度,智商为,20-34,,心理年龄约,3-6,岁,占,7%,。,发育迟缓,发音含糊、词汇贫乏,理解能力极差,动作笨拙,不会简单计算,经训练可有,部分,生活自理能力,不能从事劳动。,11,三、临床表现,4,、极重度,智商在,20,以下,心理年龄,3,岁以下,仅占,1%,。,生活各方面需要照顾,,没有语言功能,,呼唤没有针对性,大多数只是嚎叫,表情愚蠢,情绪反应原始,重复单调无意义动作,,多半躯体畸形和神经系统损害,常早年夭亡,。,12,四、诊断及鉴别诊断,(一)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需要依靠收集,多方面资料,,加以综合评定。,1,、详细收集病史,2,、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3,、心理学诊断,13,四、诊断及鉴别诊断,(二)诊断原则与方法,(三)诊断标准,(四)鉴别诊断,1.,精神发育延迟,2.,儿童孤独性障碍,3.,特殊发育障碍,4.,儿童多动症,5.,儿童精神分裂症,14,五、精神发育迟滞治疗和预防,(一)教育训练,针对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制定不同的训练目标,主要为了促进患儿的,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二)病因治疗,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三)对症治疗,有的患儿是伴有其他精神症状或障碍的,(四)预防,优生优育优教,孕期和产期保健,新生儿筛选,高危儿童的监护,创造良好的环境,15,广泛性发育障碍(,PDD,)是指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异常,DSM-IV-,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Asperger,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第三节 儿童孤独症及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16,第三节 儿童孤独症及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是一种,PDD,的亚型,以男孩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四分之三的患儿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具有,某方面较好的能力,。,17,一、病因,(一)遗传因素,(二)脑器质性因素,(三)神经生化因素,18,二、临床表现,(一),社交障碍,:注视少、多用手势交往;不能分享快乐;不寻求支持;伙伴少等。,(二),言语交流障碍,:语言发育延迟或不发育;缺乏持续言语交流,通常用哭或尖叫表达情绪;重复生造词语;语速、音调、重音、节律异常。,19,二、临床表现,(三),行为障碍,:玩具偏离、活动古怪、动作仪式刻板、兴趣少、拒绝改变环境、对疼痛和外界刺激麻木。,(四),认知和智能障碍,:伴有智力低下的同时可能出现“孤独性才能”。,(五),情感反应异常,:情感反应平淡或有与境遇不相符的情感出现。,20,三、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诊断,(二)鉴别诊断,1.Rett,综合征,2.Heller,综合征,3.Asperger,综合征,4.,特定感受性语言障碍,5.,儿童精神分裂症,21,四、治疗和预后,(一)教育训练,(二)行为治疗,(三)家庭治疗,(四)药物及饮食治疗,22,第四节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简称儿童多动症(,ADHD,),是发生于儿童时期(多在,3,岁左右),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为同时有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征。症状发生在各种场合(如家里、学校和诊室)。,23,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儿茶酚胺系统,2.,神经生理学因素: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大脑皮质的觉醒不足,3.,轻微脑损伤:母体孕期和围产期,24,一、病因及发病机制,4.,神经生化因素:与多巴胺系统关系密切,与去甲肾上腺素也有一定关系。,NE,、,DA,浓度,降低,,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则出现,多动症,5.,神经解剖学因素,6.,心理社会因素,7.,其他因素,目前主流观点认为,遗传及生化异常,在儿童多动症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25,二、临床表现,1.,注意力障碍,2.,活动过度,3.,情绪不稳,冲动任性,4.,学习困难,26,三、诊断及鉴别诊断,1.,起病于,7,岁前(多在,3,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2.,以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好冲动为主要临床表现,3.,对社会功能(如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产生不良影响。,4.,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情绪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27,三、诊断及鉴别诊断,(二)鉴别诊断,1,、正常活波儿童:注意力集中状态与环境相称,无明显学习困难等。,2,、品行障碍:这种患儿有明显违规范和道德的行为,但注意集中障碍不突出,兴奋剂治疗无效。,3,、情绪障碍:因情绪使患儿做立不安、易激惹、易分心,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多,但检查发现与情绪有关。,4,、学习困难:由于感知觉障碍、语言发育不良、学习技能障碍或家庭环境或教育方式等,可以导致智力基本正常的儿童学习成绩不良。,28,三、诊断及鉴别诊断,5,、精神发育迟滞: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佳。但精神发育迟滞是全面智能低下,社会功能不及多动障碍患儿。,6,、精神分裂症:儿童精神分裂症早期可以有注意力涣散、健忘、做立不安、烦躁等表现,但起病年龄在学龄期或更晚,深入检查会发现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精神兴奋剂无效或加重病情。,29,四、治疗,(一)药物治疗,1,、中枢兴奋药,2,、托莫西汀,3,、其他药物,(二)综合治疗,1,、行为矫正,2,、家庭和学校的干预,30,第五节 品行障碍,品行障碍是指儿童少年,反复持久,出现,严重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规范的行为,并以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品行模式,为特征的障碍。主要包括社会性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品行障碍。,31,一、病因,1.,生物学因素:雄性激素水平高的男性儿童;,5-,羟色胺水平降低;脑部受损;慢性躯体疾病;脑电图异常等。,2.,家庭因素:家庭关系;教育方式;家庭成员道德水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3.,社会因素:社会风气;社会交往;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等。,4.,其他因素:学习因素;注意障碍;个性特征等。,32,二、临床表现,1.,反社会性品行障碍:该障碍起始于儿童少年期,主要表现为对立违抗性行为,反社会性行为及攻击性行为。,2.,对立违抗性障碍:该障碍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只要表现为对立违抗性行为。,3.,合并问题: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情绪焦虑或抑郁等,33,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依据,(二)鉴别诊断,1,、儿童多动症,2,、心境障碍,3,、儿童精神分裂症,4,、精神发育迟滞,5,、脑器质性精神障碍,34,四、治疗和预后,1.,家庭治疗,2.,认知行为治疗,3.,短期强化治疗:可采用日间治疗、周末治疗或者短期住院治疗等方式,将患儿从家庭环境中暂时解脱出来,在新的良好的环境中,并用适当的行为矫正方法进行治疗。,4.,药物治疗,3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