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讲稿第十章.区域分工与贸易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52947350 上传时间:2024-11-2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章.区域分工与贸易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章.区域分工与贸易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章.区域分工与贸易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章,区域分工与贸易,第一节 区域分工,一、分工的三个阶段,自然分工,社会劳动分工(部门分工),地域分工(区域分工),二、区域分工的模式,1,、垂直分工,不同区域间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之间形成的分工。是相关区域在同一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彼此的专业化生产而产生的分工。,2,、水平分工,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者生产有差异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两种形式:,一是各区域根据区域条件选择不同的经济部门进行专业化生产。,二是在同一产品部门内的分工,形成产品差异而进行的专业化生产。,3,、混合分工,三、区域特色经济,(一)涵义,区域特色经济是指一个地区遵循区域分工原则,以特有的资源和技术建立起来的优势,具有比较优势,通过竞争而形成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的专门化经济。,1,、差别经济,2,、优势经济,(二)区域特色经济形成的基础,1,、区域差异,2,、区域的优势,包括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3,、区域分工,4,、区域利益,四、区域分工的意义,1,、发挥区域优势,实现资源合理配置。,2,、实行专业化生产,实现规模经济。,3,、推进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4,、建立经济网络,促进社会发展。,5,、建立竞争与协作关系,提高产业素质。,第二节 区域贸易的概念与意义,一、区域贸易的概念,1,、概念,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它地区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活动。,2,、涵义,第一,区域贸易是地区间的交易活动。,第二,区域贸易的对象是商品和服务。,第三,区域贸易反映的一个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第四,区域贸易是社会分工和区域优势的体现。,第五,区域贸易分为国内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二、区域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1,、区域贸易可以发挥区域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2,、区域贸易可以引进区域缺乏的要素和商品,扩大生产和消费领域。,3,、区域贸易通过出口为区域提供新的市场和需求,拉动经济增长。,4,、区域贸易加快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5,、区域贸易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换。,第三节 古典区域贸易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区域间的贸易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绝对优势,根据绝对优势形成专业化生产,然后形成贸易,从而以较低的成本扩大区域的生产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二、比较优势理论,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即使两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在每一个行业上都比另一个有较高的优势和效率,两个区域之间仍然可以发生贸易,并使双方都获得利益。,贸易发生的条件:,两个区域间在生产不同的产品上,存在着相对的效率差异,这时,每个区域都专业化于本区域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并用该商品去换取另一区域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从而产生贸易。,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的概念:,生产要素禀赋是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结构。即要素的相对丰裕度。丰裕度高的生产要素就具有禀赋优势。,生产要素密集度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要素的相对强度。,、赫克歇尔,俄林生产要素禀赋理,(,-,理论,),在所有影响贸易之前的商品价格差异的因素中,要素禀赋差异是产生比较优势的根本原因。,每个地区或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那些具有禀赋优势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较低,利用这些要素,进行生产的商品成本也相对较低、利润较高。相反,禀赋较差的生产要素,由于稀缺,具有较高的价格,其生产的商品成本也相对较高。在区域贸易体系中,每个区域都应该专门化生产本区域丰裕度较高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并用于出口,同时进口那些本区域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第三节现代贸易理论,一、贸易条件及其对区域贸易的影响,贸易条件: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出商品与输入商品价格比率。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反映。,T,:,贸易条件,Px,:,输出商品价格总指数,Py,:,输入商品价格总指数,T=100%,P,x,P,y,一、,贸易条件,如果以,Px,和,Pm,分别表示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在多种商品的情况下,,Px,=,XiPi,,,Pm=,MjPj,),则,贸易条件指数,可以表示为,T=,Px,/Pm,这里的,T,称为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如果,T,值上升,意味着每单位出口商品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这种情况称为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称为贸易条件恶化。,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其原因:,、初级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低入制成品的收入弹性,从而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扩张困难;,、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价格关系存在“棘轮效应”;,棘轮效应:,某种经济变量只能往一个方向变动而具有不可逆性的特征。例如,消费就具有棘轮效应,(,杜生贝)。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一旦形成,往往具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难以向下调整。因此,如果人们的收入在短期内下降了,人们一般也不会立即降低自己的消费水平和改变已形成的消费习惯。这有利于在经济衰退、收入下降时减缓总需求的下降。,初级品在萧条期价格下降大于繁荣上涨的幅度;,制成品在繁荣期价格上升大于萧条期下降的幅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劳动工资收入差别。,发达国家:,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化为工资收入,对产成品价格上涨产生较大的承受力。,发展中国家:,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化为商品价格下降,使发达国家能进口更多廉价的商品。,二者比较,导致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二、,需求偏好相似说,需求偏好相似说(,Theory of Demand Preference Simi-,larlty,)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提出的,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的理论。,林德认为,工业制成品的生产的初期是满足国内的需求,一旦国内市场大到可以使工业得到规模经济和竞争的单位成本时,才会想到扩大销售范围,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由于该产品是为满足国内市场喜好和收入水平而生产的,故该产品较多的是出口到那些喜好相似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越相似,其贸易量就愈大,如果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完全一样,一国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就是另一国的可能进出口的商品。,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有两个重要观点:,一是产品出口国的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只有在国内已经存在大规模需求的产品,才会成为具有最大相对优势的产品。在长期地致力于满足国内需求的过程中,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成本降低,产品就会具备国际竞争力。,二是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两国之间的贸易量越大。如果两国的偏好和需求特别相似,两国的需求结构重叠部分就大,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也就越大。如果两国需求结构完全一样,一国所有可供进出口的物品也就是另一国可供进出口的物品。,三、规模经济产生区域贸易,专业化产生规模经济,单位成本随着规模增加而减少,产生比较优势,从而产生贸易。,所谓“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是指随着规模的扩大,一些限制,如因规模太小所引起的劳动分工、生产管理的限制会减少,每单位的产出会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2,、克鲁格曼模型,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外部规模经济同样会带来该产业成本的降低。在外部规模经济下,由外部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优势,能使该国成为商品出口国。但一国一旦建立起大于别国的生产规模,该国就会获得更多的成本优势。这样,即使其他国家更具有比较优势,如果该国已先行将产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那么其他国家就不可能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正是在这两个全新的假设上产生了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对这一理论做出贡献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PKrugman,)和默瑞,坎姆(,Murray,CKemp,)。,保罗,克鲁格曼,不完全竞争在国际贸易上的意义是:,()在不完全竞争情况下,商品价格大于它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因此不能如实地反映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同时,在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由于垄断利润的存在,国际贸易量不会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由于超额利润和垄断利润的存在,垄断和寡头厂商就有条件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节约,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从而降低价格,从而形成规模经济的根源。,四、“雁行产业发展形态学说”,该理论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基地,必须经过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进口阶段。,大量进口该产业的产品,开拓国内商场,同时引进技术,提高国产化水平,为国内大规模生产做准备。,第二阶段:国内规模化生产阶段。,在国内组织规模化生产,技术完全被吸收,产品质量提高,价格下降,产业开始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第三阶段:出口阶段。,该产业产品大规模出口,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第四节地区贸易冲突及生成机制,一、地区贸易冲突,、地区贸易冲突的概念:地区贸易冲突是区域市场竞争的现象,是由区域保护和市场分割引起的贸易摩擦和对抗。,、贸易保护的概念:用非经济手段保护本区利益的一种现象,是一种与统一市场要求相违背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是:在规则制定、博弈方式、要素与产品流动等方面设置贸易壁垒。,3,、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为了保护本国制造业免受国外竞争压力而对进口产品设定极高,关税,、限定进口,配额,或其它减少进口额的,经济政策,。,它与自由贸易模式正好相反,后者使进口产品免除关税,让外国的产品可以与国内市场接轨,而不使它们负担国内制造厂商背负的重税。,贸易保护主义特点,(,1,)主要保护手段由关税转到非关税措施。这些措施灵活、隐蔽、限制性强,,世界贸易总额,一半以上受到各种非关税限制;,(,2,)保护政策对产品的针对性越来越强,如对工业品限制减少和降低,但对农产品的保护却极少松动,对工业品中不同商品的限制也有很大差别;,(,3,)实行保护政策所针对的国家和地区的区分加强了。一般地说一国总是针对自己直接、强劲的,竞争对手,加强保护主义政策,而对其他国家则适当放松。世界多数国家都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竞争对手的状况,分别采用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以期保护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其在国际中的竞争力。,二、地区贸易保护的手段,、实行限制性流入,实行限制性流入保护的是本区同类产业和本地区市场,主要是通过行政、法律手段介入,间接限制外地在本区有竞争力的产品流入。,、实行限制性流出,实行限制性流出保护的是资源产品,实际上是保护本区域内资源产业和下游产业,主要是限制跨区兼并、企业外迁、对外投资限制、干预人力资本流动。,三、区域贸易保护的危害,、削弱社会分工和企业竞争能力;,、破坏区域间企业竞争环境;,、损害经济运行质量,如:同构化、低度化、小规模、分散性。,、造成劣势逐优势,劣品逐优品,导致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损害消费者利益。,、扭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地区贸易冲突的生成机制,、地区间的利益冲突。,、地区间的产业同构。,、地方政府直接办企业。,、地方政府用非经济手段干预市场。,四、地区贸易冲突的生成机制,、地区间的利益冲突。,、地区间的产业同构。,、地方政府直接办企业。,、地方政府用非经济手段干预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