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3-,*,),3.4,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3.4.1 谐振现象,3.4.2 网络的频率特性,125,含有电感和电容的电路,如果无功功率得到完全补偿,使电路的功率因数等于1,即:,u、i,同相,便称此电路处于谐振状态。,谐振,串联谐振:,L,与,C,串联时,u、i,同相,并联谐振:,L,与,C,并联时,u、i,同相,谐振电路在无线电工程、电子测量技术等许多电路中应用非常广泛。,谐振概念,:,3.4.1 谐振现象,126,一、串联谐振,串联谐振的条件,R,L,C,串联谐振电路,、同相,若令:,则:,谐振,串联谐振的条件是:,127,谐振频率,:,128,串联谐振的特点,U,、,I,同相,当,时,当电源电压一定时:,U,C,、,U,L,将大于,电源电压,U,129,注:串联谐振也被称为,电压谐振,当 时,,谐振时:,、,130,品质因素,Q,值,定义:,电路处于串联谐振时,电感或电容上的,电压和总电压之比。,谐振时:,在谐振状态下,若,R,X,L,、,R,X,C,,,Q,则体现了电容或电感上电压比电源电压高出的倍数。,131,串联谐振特性曲线,I,谐振电流,谐振频率,下限截止频率,上限截止频率,通频带,132,关于谐振曲线的讨论,(a)不变,,变化。,(c)不变,,变化。,不变,,(b)不变,,变化。,分以下三种情况:,133,谐振曲线讨论(之一),结论,:,R,的变化引起 变化,R,愈大 愈小(选择性差),R,愈小 愈大(选择性好),R,小,R,大,不变,,变化。,(1),不变,即,LC,不变,R,改变,改变,(2,),134,分析:,(1)不变,即,U、R,不变,(2),改变,结论,:,LC,的变化引起 变化,L,变小或,C,变小 变大,L,变大或,C,变大 变小,谐振曲线讨论(之二),不变,,变化。,135,谐振曲线讨论(之三),结论,:,Q,愈大,带宽愈小,曲线愈尖锐。,Q,愈小,带宽愈大,曲线愈平坦。,分析:,不变,不变,(,LC,)、,R,不变,,如何改变,或,?,可以,证明:,可见 与,Q,相关。,不变,,变化。,不变,,136,串联谐振时的阻抗特性,感性,容性,137,串联谐振应用举例,收音机接收电路,接收天线,与,C,:组成谐振电路,将选择的信号送,接收电路,138,组成谐振电路,选出所需的电台。,为来自3个不同电台(不同频率)的电动势信号;,139,已知:,解:,如果要收听 节目,,C,应配多大?,问题,(一):,结论:,当,C,调到 150 pF 时,可收听到,的节目。,140,问题,(二):,信号在电路中产生的电流 有多,大?在,C,上 产生的电压是多少?,已知:,解答:,所希望的信号,被放大了64倍。,141,二、并联谐振,当 时,领先于 (容性),谐振,当 时,理想情况:,纯电感和纯电容,并联。,当 时,落后于 (感性),142,或,理想情况下并联谐振条件,143,非理想情况下的并联谐振,同相时则谐振,144,虚部,实部,则 、同相,虚部=0。,谐振条件:,一、非理想情况下并联谐振条件,145,由上式虚部,并联谐振频率,得:,或,当 时,146,并联谐振的特点,同相。,、,电路的总阻抗最大。,定性分析:,Z,理想情况下,谐振时:,147,总阻抗:,得:,代入,并联谐振电路总阻抗的大小,(见教材P164),谐振时虚部为零,即:,什么性质?,148,并联谐振,电路总阻抗:,当,时,所以,纯电感和纯电容并联谐振时,相当于断路。,149,外加电压一定时,,总电流最小。,Z,外加电流为恒定电流,时,,输出电压最大。,150,并联支路中的电流可能比总电流大。,支路电流可能,大于总电流,电流谐振,151,则,若,品质因素-,Q,:,Q,为支路电流和总电流之比。,当 时,152,并联谐振特性曲线,容性,感性,思考:时,为什么是感性?,153,并联谐振应用举例,替代后,在谐振,频率下放大倍数,将提高。该种频,率的信号得到较,好的放大,起到,选频作用。,154,消除噪声,三、谐振滤波器,利用谐振进行选频、滤波。,令滤波器工作在噪声频率下,,即可消除噪声。,-信号源,-噪声源,已知:,C,接,收,网,络,谐振,滤波器,L,155,提取信号,令滤波器工作在 频率下,,信号即可顺利地到达接收网,络。,-信号源,-噪声源,已知:,接,收,网,络,谐振,滤波器,L,C,156,分析(一):抑制噪声,信号被滤掉了,令:,消除噪声提取信号,接,收,网,络,谐振,滤波器,157,分析(二):,提取信号,接,收,网,络,谐振,滤波器,则信号全部降落在接收网络上。,若在,下,158,谐振,滤波器,接,收,网,络,如果 ,,网络应如何设计?,?,思考题:,用上页类似的形式,设计消除噪声、提取信号的电路。,159,第三章,结 束,16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