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教师专用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52942014 上传时间:2024-11-2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教师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文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教师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文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教师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6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09全国文综)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1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1.甲市可能是(),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2.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B.C.D.,【解析】,1选C,2选A。第1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题目中给出的有关信息,可以发现该市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负增长,且由题干中数据可计算出该市总人口在1 000万以上,从而可以判定应选上海。第2题,从上题可知甲市人口增长为现代型,图中四地为现代型的只有。,下图为我国2008年末人口统计资料(单位:万人),读图回答3、4题。,3.有关我国人口增长变化因果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高,每年净增人口多,C.死亡率低,老龄人口增加快,D.经济增长快,城市化水平高,4.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是(),A.教育、医疗压力过大,B.城市化发展速度过慢,C.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D.环境承载力已趋极限,【解析】,3选C,4选A。联系我国人口发展的实际,结合图中的数据可知,我国人口总量大,但因计划生育的实施,出生率大大下降,自然增长率已经降至很低的水平,但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人口压力很大,由于死亡率较低,老龄人口增长快,目前的经济增长很快,但城市化水平并不很高。庞大的人口数量,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也带来教育、医疗、就业的压力过大等问题。,5.读我国2000年人口年龄结构与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预测)对比图判断我国人口发展的显著变化是(),A.我国人口将持续增长,B.人口老龄化问题极为严重,C.性别比例失调将越来越明显,D.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解析】,选B。根据两个年代的人口年龄结构对比,可以发现到2050年时,我国人口是持续增长的,这不是人口发展出现的显著变化,能够看出的显著变化是2050年时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大大提高,说明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极为突出。,下图表示19782008年期间,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6、7题。,6.甲曲线所代表城市(),A.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B.人口总量不断增加,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D.劳动力日趋紧缺,7.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A.四川B.新疆C.河南D.江苏,【解析】,6选B,7选D。人口的增长有机械增长(人口的迁移)及自然增长,二者比较可判断该区域人口的增长状况。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对各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迁移差额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合选项中四省区人口变动情况,丁所反映的是江苏。,读图,回答810题。,8.有关我国人口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民工流出省区都位于中部经济地带,B.民工流出省区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带,C.我国人口净流入最多的省区是广东、浙江、江苏,D.人口流出最多的省区是河南,9.新疆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民工流入最多的省区,主要原因是,(),A.该地气候条件适宜人类居住,B.该地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C.国家的行政命令,D.该地地广人稀,农业发展和资源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10.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C.加重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D.加速中部地区的资源开发,【解析】,8选C,9选D,10选B。由图可知,我国人口流出省份大多为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省区,流入省份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新疆地处内陆,土地辽阔且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引导下,吸引大量劳动力流入就业。大量的劳动力迁入会增加沿海地区的经济活力,使经济更好发展,但同时也会加重沿海省区的环境压力。,原生地理环境(主要指地形、湿度、降水等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着人口数量的变化及人口素质。据此回答11、12题。,11.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黄土高原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D.恒河平原,12.我国“黑河腾冲”线以西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3%,人口只占6.3%。下列关于其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气候干燥,有大面积干旱区,生态脆弱,B.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C.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D.人口的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解析】,11选B,12选D。第11题,亚马孙平原地处热带,气候闷热,不利于人类居住,因此人口稀疏。第12题,我国“黑河腾冲”线以西的地区,人口稀疏主要是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等因素造成的,其人口的出生率相对东部地区要高。,13.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力发展科技,就可使人口增长按A曲线的走势发展,B.目前全球的人口发展是按C曲线的走势发展的,C.目前世界人口已达到环境人口容量的临界值,D.合理的人口容量必须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解析】,选D。按图中A曲线的走势发展已突破环境人口容量,会造成生存环境的崩溃,目前全世界人口增长较快,明显的不合理,但总数还没有达到环境人口容量的临界值,无论什么时候,合理的人口容量必须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有些学者对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平方千米,农业时期为,40人/平方千米,工业时期为160人/平方千米。据此回答14、15题。,14.该资料反映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资源,B.科技发展水平,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15.下列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国土面积大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C.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高低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D.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有相对稳定性,【解析】,14选B,15选D。第14题,渔猎时期、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的环境人口容量不同,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科技发展水平。第15题,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有相对稳定性。,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世界银行在2009世界发展指示报告中说,菲律宾人口将会在2015年增至约10 100万人,相比2007年的,8 790万人口增加15%。,材料二 2009年1月1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055 2亿,比2008年第一天增加0.9%,这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2003年,菲律宾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美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4分),(2)由上图与材料一可判断,目前菲律宾的人口增长具有_、_、_的特点,其产生的问题有哪些?并写出应采取的人口政策。(8分),(3)图中美国人口死亡率高于菲律宾的原因是_,_。(2分),(4)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结合下图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6分),【解析】,本题以菲律宾与美国的人口资料为切入点,考查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和人口容量。第(1)题,由材料二图可知菲律宾与美国2003年的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进而可计算出其人口自然增长率。第(2)题,由材料二图及材料一可知,菲律宾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属人口增长的“高低高”模式。人口的过快增长导致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影响人口就业和生活质量,因此应实行计划生育。第(3)题,美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比重高,因此死亡率高于菲律宾。第(4)题,由图可知,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占世界比重远远超出其人口占世界的比重,其人口增加会加剧全球资源紧张与环境恶化。,答案:,(1)22 6,(2)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 高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快,导致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就业压力增大,提高生活质量困难。实行计划生育,降低过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3)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重大),(4)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占世界比重较大,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少。,17.(2008上海地理)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回答问题。(20分),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_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_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_地区与_地区。(8分),(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地区与_地区向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6分),(3)上图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6分),【解析】,本题以两幅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流动方向及产生的原因,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相应的协调措施等内容,要求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对曲线图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计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2)题,根据计算可知东部地区为人口主要的流入区,这与该区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关。第(3)题,在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时,一定要根据人口数量的变化特征分阶段进行表述,另外还要注意工业产值、粮食产量增加与资源、环境的对应关系。“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合理即可。,答案:,(1)东部 中部 中部 东北,(2)西部 中部 东部 流入区(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和集聚的需要 (3)该模式显示:一个地区随人口增加,工业产值、粮食产量也随之上升,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所上升;当工农业生产上升,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人口增长趋于平缓;当人口增长缓慢,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缓解。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应该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工农业生产水平等相适应,从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开源节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发展绿色农业,储备足够粮食;发展节能型、环保型工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等),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