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庙与秦淮河今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252818588 上传时间:2024-11-20 格式:PPTX 页数:9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夫子庙与秦淮河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夫子庙与秦淮河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夫子庙与秦淮河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5/6/14 Sunday,#,夫子庙与秦淮河今昔,夫子,庙的历史,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经沧桑,几番兴废,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国四大文庙之一,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夫子庙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夫子庙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高,1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另外庙东还有魁星阁。,范蠡、周瑜、王导、谢安、李白、杜牧、吴敬梓等数百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有这里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写下了千古传诵的篇章。,历史上的夫子庙曾四毁五建,最后一次毁于,1937,年日军侵略的炮火。自,1984,年复建以来,夫子庙已接待游客一亿多人,平时日人流量在,10,万人次以上,节假日在,30,万人次以上。,1,秦淮河,秦淮河,中国长江下游右岸支流。古称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唐以后改称秦淮。,1,秦淮河有南北两源,北源句容河发源于句容市宝华山南麓,南源溧水河发源于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山,两河在南京市江宁区方山埭西北村汇合成秦淮河干流,绕过方山向西北至外城城门上坊门从东水关流入南京城,由东向西横贯市区,南部从西水关流出,注入长江。,秦淮河大部分在南京市境内,是南京市最大的地区性河流,,2,历史上,其航运、灌溉作用,孕育了南京古老文明,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极富盛名。,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境内,以夫子庙为核心、十里秦淮为轴线,串联起东水关、白鹭洲公园、夫子庙、江南贡院、瞻园、中华门城堡、金陵制造局、金陵大报恩寺遗址、西水关、明城墙(秦淮段)及外侧护城河,包括秦淮河两岸的街巷、民居、附近的古迹,面积约,4.69,平方公里。,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以“十里秦淮”、明城墙风光、夫子庙为景观特色,以儒家思想与科举文化、民俗文化等为内涵,集旅游观光、美食购物、科普教育、节庆文化等功能于一体,是中国著名的开放式,5A,级旅游景区。,南京在历史上曾经十一次定都。六朝时代,夫子庙地区已相当繁华。,1,乌衣巷、朱雀街、桃叶渡等处,都是当时高门大族所居。在明代,夫子庙作为国子监科举考场,考生云集,因此这里集中了许多服务行业,有酒楼、茶馆、小吃,青楼妓院也应运而生。内秦淮河上“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画船萧鼓,昼夜不绝”,描写的就是当时秦淮河上的畸形繁华景象。,由于历史的变迁,十里秦淮昔日繁荣景象早已不复存在。,1984,年以来国家旅游局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对重点开发秦淮风光带进行了复建和整修,恢复了明末清初江南街市商肆风貌,秦淮河又再度成为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经过修复的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包括瞻园、夫子庙、白暨洲、中华门,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楼阁景观,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楼阁和民俗民风于一体,还有诱人的秦淮夜市和金陵灯会、民俗名胜、地方风味小吃等,使中外游客为之陶醉。,1990,年秦淮风光带入选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列,,2000,年被评为国家第一批,4A,级景区,,2010,年,南京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景区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贡院,公元,1168,年(南宋孝宗乾道四年),知府史正志创建江南贡院,起初为县府学考试场所。占地不大,应考人数亦不多。若遇考生增多时,则借用僧寺举行考试。(,南窗纪谈,载),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集乡试、会试于南京的江南贡院举行。,公元,1421,年(明成祖永乐十九年),朱棣迁都于北京,但南京仍为留都。因江南地区人文荟萃,参考士子日益增多,原有考场便越来越显得狭小。永乐皇帝便没收臣犯臣纪纲的府邸,又取怀来卫指挥陈彬家人陈通,忠勇伯家人侯清等人的房舍以及府尹黄公永元祠、秦桧之子秦熺祠等改建“江南贡院”。,明、清两代,江南贡院不断扩建,江南贡院已形成一座拥有考试号舍二万零六百四十四间,另有主考、监临、监试、巡察以及同考、提调执事等官员的官房千余间,再加上膳食、仓库、杂役、禁卫等用房,更有水池、花园、桥梁、通道、岗楼的用地,规模之大,占地之广,房舍之多为全国考场之冠。,清代初期,南京为江南省首府,故贡院一直沿用“江南贡院”之名。,清光绪年间,科举制度废止,江南贡院停止开科取士。,公元,1919,年,贡院被拆除,除留下贡院内的明远楼、衡鉴堂和一部分号舍作为历史文物外,余下部分全部拆除,辟为市场。,现今的江南贡院,中国科举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座以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它坐落在闻名遐迩的南京夫子庙地区原“江南贡院”遗址上。贡院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物,为当时科举考试的重要场所。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起初只供县、府学考试,占地面积也不大,后经明、清两代不断扩建,鼎盛时期仅考试的号舍就拥有,20644,间,加上官房、膳房、库房、杂役兵房等数百间,占地近,30,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全国各省贡院之冠。明清两代在江南贡院应试的部分著名人物就有唐寅、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翁同龢、张謇、陈独秀等。,复建后的“中国科举博物馆”仍保留有“明远楼”、“贡院碑刻”等重要文物古迹。博物馆大门“明远楼”,原为江南贡院的中心,也是贡院最高的一座建筑。登临四望,秦淮风月,历历在目。“明远”二字取自,论语学而篇,中“慎终追远,明德归厚”之意。楼内有清康熙年间著名词人李渔所题对联一副:“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嚣尽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余”。科考期间,监临、骆试、巡查等官员昼夜登楼查望,“白天摇旗示警,夜间举灯求援”,以防考生骚乱、作弊。,明远楼两侧是碑廊,陈列着省级文物明清贡院碑刻,20,余块。其中有康熙御题碑、两江总督铁宝碑、重修扩建贡院碑等,是研究明清贡院建制沿革和科举情况的实物资料。为再现昔日考试景观,馆内复建有考试时考生所用号舍,40,间。西面,20,问号舍,内部除陈列有古时考生所用文房四宝、油灯、食品外,还专门制作有电动模拟考生塑像。他们有的得心应手,有的抓耳挠腮,还有的正在伺机作弊。观者不由被这些生动的人物形态景观带入到那逝去的岁月中。东边,20,间号舍是举行、模拟“江南乡试”的场所,中外游客可以着古装,入号舍,答考题,亲身感受科考之艰辛和中举之喜悦。,东西号舍之间有花圃,这里鸟语花香,修竹婆娑。由花鸟市场遁入贡院的小松鼠在游人脚下戏耍、觅食。奇特的考场建筑,将院外夫子庙那吵杂之声完全消溶。难怪当年应试士子,身在号舍而能不为十里秦淮的喧嚣所侵扰。,穿过花圃,便是“至公堂”。此堂原为监临与外帘官聚会办公之地,现为博物馆的主要展厅。这里,以文字为主配以图片和实物资料,向观众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科举制度的形成发展与历史沿革。,自隋朝以来,直至清末,中国的科举制度存在了,1300,余年,其社会影响十分深远,因此,了解和研究古代科举制度是有必要的。中国科举博物馆的宗旨即是广泛征集和展出有关科举制度的实物和资料,研究这一制度在历史上的得失和现实意义。同时该馆又充分注意知识性、观赏性、娱乐性的结合,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使科举遗存在当代文化教育和旅游事业中发挥作用。,乌衣巷位于夫子庙南,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 以“乌衣”为巷名。东晋初,大臣王导住在这里,后来便成为王、谢等豪门大族的住宅区。到了中唐,诗人刘禹锡以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叹,足见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南宋时期,建康城曾一度得到恢复和发展,“商品繁盛,民殷物阜”。人们又在倾圮的王、谢故居上重建“来燕堂”。其址在乌衣巷东,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士子游人不断,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胜地。只是小街两侧的铺面房都开成了民间工艺品店,中外游人在此可以观赏和购买到各类工艺品。,1997,年,秦淮区人民政府恢复了乌衣巷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故居,乌衣巷,乌衣巷,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