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小麦根腐病,小麦根腐病分布很广,尤其是多雨年份和潮湿地区发生更重。小麦感染根腐病后,常造成叶片早枯,影响籽粒灌浆,降低千粒重。穗部感病后,可造成枯白穗,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更大。种子带病率高,可降低发芽率,引起幼根腐烂,严重影响小麦的出苗和幼苗生长。,天马行空官方博客:;QQ:1318241189,小麦根腐病-症状,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苗期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茎基枯死,、,叶枯,和,穗枯,。,由于小麦受害时期、部位和症状的不同,因此有,斑点病,、,黑胚病,、,青死病,等名称。,症状表现常因气候条件而不同。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多产生,根腐型症状,。在潮湿地区,除根腐病症状外,还可发生,叶斑,、,茎枯,和,穗颈枯死,等症状。,病 原,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atiws),属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外以及病株残体上越冬,如病残体腐烂,体内的菌丝体随之死亡。分生孢子亦能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的存活力随土壤湿度的提高而下降。种子和田间病残体上的病菌均为苗期侵染来源,尤其种子内部带菌更为主要。一般感病较重的种子,常常不能出土就腐烂而死。病轻者可出苗,但生长衰弱。当气温回升到16左右,受病组织及残体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温度和湿度适合条件下,病菌直接侵入或由伤口和气孔侵入。直接穿透侵入时,芽管与叶面接触后顶端膨大,形成球形附着胞,穿透叶角质层侵入叶片内;由伤口和气孔侵入时,芽管不形成附着胞直接侵入。,发病条件,小麦根腐病幼苗期发病程度主要与耕作制度、种子带菌率、土壤温湿度、播期和播种深度等因素有关;而成株期发病程度取决于品种抗性、菌源量和气象条件。,耕作制度:小麦多年连作,土壤内积累大量病菌,不仅苗期发病重,后期病害亦重。1983一1984年在黑龙江八五四农场调查结果表明,小麦连作田间菌源量大,病菌率比轮作地增加16%,病情指数增加30%。,种子带菌率:种子带菌率越高,幼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就越大。,土壤环境:土壤湿度过高过低不利于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被害严重。土壤过于干旱,幼苗失水抗病力下降;过湿时土壤内氧气不足,幼苗生长衰弱,抗病力也下降,使出苗率减少,苗腐病加重。土壤湿度适宜,虽也发病,但病情明显轻。5cm土层的地温高低对苗腐有影响,温度高病情重。温度10以下平均病苗率44.2%,病情指数17.1%;15-20病苗率为74.2%,病情指数34.5%。士壤黏重或地势低洼,也会使病情加重。,播期与播深:小麦过迟播种不仅产量低,幼苗根腐病也重。适期早播不仅产量增高,而且苗腐病明显减轻。幼苗根腐病的发生程度随着播种深度的加深而增加,小麦播种适宜深度为3-4cm,超过5cm时对幼苗出土与长势不利,病情明显加重。,气候条件:苗期低温受冻,幼苗抗逆力弱,病害重。小麦叶部根腐病情增长与气温的关系比较大。旬平均气温达到18时病情急剧上升,这一温度指标来临的时间早,病情剧增期略有提前;小麦开花期到乳熟期旬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并配合有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病势进一步发展,但干旱少雨造成根系生长衰弱也会加重病情。穗期多雨、多雾而温暖易引起枯白穗和黑胚粒,种子带病率高。,品种抗病性:目前尚未发现对小麦根腐病免疫的品种,但品种(系)间抗病性有极显著差异。小麦对根腐病的抗性与小麦的形态结构关系密切。叶表面单位面积茸毛多、气孔少的品种比较抗病,反之,较感病。迄今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大多是感病的或抗病性较差。,此外,田间杂草多,耕翻粗糙,土壤瘠薄,小麦倒伏严重,病害均有加重趋势。,天马行空官方博客:;QQ:1318241189,3.选用抗病品种 品种间苗期抗病与成株期抗性无相关性,穗部抗病与叶部抗病无相关性,这在鉴定和选用抗病品种时应当注意。幼苗高抗根腐病材料有弗朗坦那、九三112、九三82、九三104和九三144;叶部高抗根腐病材料有温州和尚、华东3号、九三系列大部分品系,望水白和VpmMeisan;籽粒高抗根腐病材料有原463、原436、M13、东农78-5104、小丸5号、红3-4-1、南农77-3578和九三系列部分品系。,4.药剂防治 应根据病情预测预报,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进行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50%扑海因或50%菌核净,每公顷用药500-750g(a.i)喷雾。15%三唑酮(粉锈宁)或25%敌力脱,每公顷用药100-150g(a.i)喷雾。50%福美双或75%代森锰锌,每公顷用药750-1000g(a.i)喷雾。以上药剂中,三唑酮和敌力脱只需喷1次即可,其他保护性杀菌剂则需喷2-3次。,天马行空官方博客:;QQ:131824118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