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按一下以編輯母片標題樣式,按一下以編輯母片,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計畫名稱:勞動與法律的對話 勞動法教學研究創新計畫,期中報告,政治大學法律系,黃程貫教授/林佳和助理教授,計畫名稱:勞動與法律的對話 勞動法教學研究創新計畫 期,1,期中報告內容,計畫目標,對話式教學方法之運用設計,本計畫預定討論之單元,單元內容設計範例說明,期中報告內容計畫目標,2,計畫目標,提供大學法律系所勞動法課程符合多元目標之教學手冊,因應對話式教學新方法,設計運用於勞動法專業領域教材,提示與列舉勞動法領域中,核心、關鍵且實際需求高之問題,研究成果架設網站公開發表,作為勞動法教學之交流平台,計畫目標提供大學法律系所勞動法課程符合多元目標之教學手冊,3,對話式教學方法之運用設計,教學,-,對話式,對話,-,教學式,學生課外對話,-,教學,學生報告,-,教學,四種可能之對話式教學的選擇,對話式教學方法之運用設計教學-對話式對話-教學式學生課外對話,4,團隊的選擇:對話-教學式(,Dialog-Lehre,),勞動法較為貼近社會生活,學生較易對之產生素樸與法感性質之感想與思考,勞動法多屬大三科目,學生業有民法相當之學習,可透過對話,使同學易感受並掌握到勞動法與民法之最大衝突與特性:脫離原始民法契約對等與自由之思維,團隊的選擇:對話-教學式(Dialog-Lehre)勞,5,團隊的選擇:對話-教學式(,Dialog-Lehre,),勞動法係制定法基礎較為匱乏、片斷或不完整之領域,透過對於學生之引導下的思考與對話,教師較容易帶往一理論上的思索脈絡與軌跡,有助於建立同學透過對話的學習效果,團隊的選擇:對話-教學式(Dialog-Lehre)勞動,6,對話-教學式設計之步驟結構,對話式教學15步驟,對話-教學式設計之步驟結構對話式教學15步驟,7,第一階段,對話,1,具體問題的提出與描繪:以法院判決實例或日常生活易見之現象為出發點,2,選擇應答同學,鼓勵、促進與引導其思考,使其作包括感情性與規範性之回答嘗試,3,製造雙向與多向對話,逐漸凝聚問題焦點與核心(法感直覺式,+,法律規範式),4,以關鍵字或簡單而不帶價值判斷之方式,提供思考相關問題之法事實,5,以特定問題關聯之理論與實務爭議為基點,引導對話結果之出現相當見解歧異軌跡,6,對話階段的總整理:梳理出爭點、提醒不同意見、找尋出分歧見解之意見領袖,第一階段對話1具體問題的提出與描繪:以法院判決實例或日常生活,8,第二階段,教學,7,提出該單元之基本名稱、框架、學術認識體系與定位,8,提出相關之法律規範基礎,詳述其立法理由與規範功能,9,提出相關之理論思索路徑與派別,加以介紹、說明並為批判性之評價,10,提出相關之國內外重要法院判決,整理出爭議類型,並以前述理論所得作批判性之評價,11,提出相關之國內外重要法事實,使學生認識前述所有理論暨認識體系所面臨之環境與條件,12,描繪出具體之法釋義學理解之樹狀圖與結構圖,催促學生形成一定之理解圖像,第二階段教學7提出該單元之基本名稱、框架、學術認識體系與定位,9,第三階段,再對話,+,再教學,13,再催促同學重新思考並回答一開始之提問,並要求其努力以教學階段所學習到之知識思索並回應,14,教師為適時之引導與修正,使學生不致偏離主軸,15,交代課後作業、延伸閱讀文獻與相關網路等其他資源,第三階段再對話+再教學13再催促同學重新思考並回答一開始,10,本計畫預定討論之單元,本計畫預定討論之單元,11,單元,領域別,名稱,基本內容,1,個別勞動法,工資內涵與形成,工資樣態、形式、當代變遷與新興發展、工資結構與形成空間、工資與退休金保障,2,工時限制與彈性化,完全與部分工時、有利雇主與有利勞工之工時彈性化、責任制工時、工時制度當代挑戰,3,工作規則,工作規則理論、效力、現實發展、對勞工人格權之干預、制度改革與可能模式,4,調動調職,企業內企業外國內國外調動調職、法人格與法律處理障礙、穩定規範模式找尋、新興發展,5,經濟與行為事由解僱,解僱保護體系之整體觀察、未來取向的規範理解、國內外典型案例總檢討、制度未來變革,單元領域別名稱基本內容1個別勞動法工資內涵與形成工資樣態、,12,6,個別勞動法,競業禁止與,最低服務年限,國內常見之競業禁止與最低服務年限樣態、法律性質與效力、立法規制之可能與選擇,7,性別平等與雇主義務,勞動性別歧視實況、法律規範與功能、處理機制之選擇、國內外重要訴訟案例、新興問題,8,集體勞動法,同盟自由與行動,台灣同盟實況、法律規範之缺憾與不足、理論認識體系的建立、同盟行動權的保障,9,罷工,國內外罷工發展實況、罷工法釋義學體系變遷、國內外重要罷工案例分析、罷工社會功能,10,團體協約,台灣團體協約實務、重要團體協約法問題分析、當代重大協約爭議、協約與協商保障,6個別勞動法競業禁止與國內常見之競業禁止與最低服務年限樣態,13,單元內容設計範例說明,以罷工為例,單元內容設計範例說明以罷工為例,14,步驟1-具體問題的提出與描繪,罷工是什麼?不是勞動契約勞務給付義務的債務不履行嗎?,為什麼看起來罷工應是一合法的手段?它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法秩序要容許或甚至鼓勵一債務不履行的行為?,罷工可以、以及不可以針對什麼樣的目的?,罷工如果影響到第三人的權益,例如公眾交通或商業秩序,應該如何看待?,步驟1-具體問題的提出與描繪 罷工是什麼?不是勞動契約勞,15,步驟2-選擇應答同學,鼓勵、促進與引導其思考,談談看,為什麼現代法秩序應該容許罷工,應該對之作合法評價?,罷工不是債務不履行嗎?你覺得是否碰到不滿或委屈,勞工便應該可以罷工呢?,罷工如果影響到公眾交通,你不認為應該禁止或限制嗎?第三人的權利在哪裡?,可不可以用罷工的手段來限制雇主的經營權呢?比方說,我反對雇主隨便遷廠或投資海外?,步驟2-選擇應答同學,鼓勵、促進與引導其思考 談談看,為,16,步驟3-製造雙向與多向對話,逐漸凝聚問題焦點與核心,到底應該是雇主不依約定給薪水還是勞工要求加薪,而可以發動罷工?,罷工的保障總是要達成某一種社會功能,所以會與其他的權利貫徹機制分工,如果罷工佔用公眾道路,比方說慢車道,同學們認為是否逾越法律允許的界限?,罷工無可避免的經常造成對第三人的影響,我們是否應該思索建立一穩定的判斷標準與體系呢?,步驟3-製造雙向與多向對話,逐漸凝聚問題焦點與核心 到底,17,步驟4-以關鍵字或不帶價值判斷之提醒,提供思考相關問題,可是在台灣實際的集體勞動生活中,工會已經難以成立了,還要對罷工權有這麼多限制嗎?,中華電信工會宣傳:罷工是天賦人權?!,德國許多的勞工個別法上權利,都是來自於罷工的爭取。法國與義大利的許多罷工,都被社會認為濫用權利而普遍怨聲載道!?,步驟4-以關鍵字或不帶價值判斷之提醒,提供思考相關問題 可,18,步驟5-以特定問題之理論與實務爭議為基點,引導對話結果,最高法院的基隆客運判決,認為罷工應該只限於單純的不提供勞務,可以還有其他的積極行為嗎,有一種外國理論叫做相當性原則,用來作為調整勞工權利、雇主利益與第三人保障之相互緊張關係?,可以用罷工來迫使雇主屈服,答應比方說不民營化(不移轉公股)、不出走中國、不關廠歇業的內容嗎?,步驟5-以特定問題之理論與實務爭議為基點,引導對話結果 最,19,步驟6-,前面對話階段總整理:化繁為簡與聚焦,罷工的目的是什麼:保障勞工權利、實現社會正義、限制企業主經營自由、工人階級之武器工具,應思索它的差異性與影響;,罷工的合法性界限是什麼,確實是困難的問題;,同學應暫時決定好自己的見解傾向!,步驟6-前面對話階段總整理:化繁為簡與聚焦罷工的目的是什,20,步驟7-提出本單元名稱、框架、學術認識體系與定位,本單元是勞工主要爭議手段:罷工,集體勞動法三大部分中,有關勞動鬥爭法領域內最核心的問題(與其他鬥爭手段之區別與關係);,在集體勞動法釋義學體系上,我們會用罷工的目的、主體、程序、實施、合法性、法律效果等結構來論述罷工之問題;,請注意個別與集體勞動法之所謂同步評價問題,步驟7-提出本單元名稱、框架、學術認識體系與定位 本單元是,21,步驟8-罷工之法律規範基礎,罷工之憲法基礎為何,有憲法第14、15、22條之爭,也請同學注意日本國憲法第28條與德國基本法第9條第3項的啟示;,現行工會法第26條是主要的罷工制定法規範,它與勞資爭議處理法中的一些規定,共同形成我國法所謂的罷工8大合法性要件;,請注意行政院工會法與勞資爭議處理法修正草案,步驟8-罷工之法律規範基礎 罷工之憲法基礎為何,有憲法第1,22,步驟9-提出相關理論,加以介紹、說明並為批判性之評價,單純將罷工理解為不提供勞務,不包括其他必要之附隨行為,可能是不正確的,德國相當性理論的發展緣起與內容,它對於某些罷工特定情狀之合法性判斷的影響,罷工之所謂民事與刑事免責的問題,德國一般通說的闡釋為何;,罷工一些附帶的問題,例如替代人力、維護工作,步驟9-提出相關理論,加以介紹、說明並為批判性之評價 單純,23,步驟10-提出國內外重要法院判決,整理爭議類型並作評價,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1795號判決(基隆客運罷工),其中爭點(罷工目的與糾察線)與法院見解的批判;,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5年度簡字00201號判決(中華電信罷工),其中爭點(罷工目的、雇主財產權保障與警察權發動)與法院見解的批判;,德國警告罷工之重要爭點與法院見解,步驟10-提出國內外重要法院判決,整理爭議類型並作評價 最,24,步驟11-提出國內外重要法事實,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歐美各國罷工實務都面臨相當的衝擊;,法國與義大利的政治罷工可能合法,是否可以形成勞工因應全球化挑戰的另一種可能手段?,在國營事業逐步民營化、一般民營企業多面臨產業外移威脅的今天,台灣勞動者之罷工手段何去何從?,步驟11-提出國內外重要法事實 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歐美,25,步驟12-教學內容總整理,描繪具體法釋義學之樹狀圖與結構圖,步驟12-教學內容總整理,描繪具體法釋義學之樹狀圖與結構圖,26,步驟13-使同學重新回到對話,認為罷工僅應限於單純之不提供勞務的同學,你現在怎麼評價最高法院的基隆客運判決呢?,認為罷工者仍應受集會遊行法等行政法令拘束的同學,你現在怎麼評價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的中華電信工會罷工判決呢?,從罷工的功能與時代任務來看,同學們應如何看待罷工與侵害雇主經營自由權之緊張關係呢?,步驟13-使同學重新回到對話 認為罷工僅應限於單純之不提,27,步驟14-提醒教學觀點,勿使同學重新陷入直覺或感情式思考,不要忘了罷工之保護與社會功能,適合仍對罷工作那麼強的限制與拘束嗎?,不要忘了相當性理論的運用,切勿流於直覺式的回答;,不要忘了罷工之所謂基本權效益性之角度,重新思考替代人力與維護工作的法律問題,步驟14-提醒教學觀點,勿使同學重新陷入直覺或感情式思考,28,步驟15-交代課後作業、延伸閱讀文獻與相關網路等其他資源,請同學回家再做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1795號判決(基隆客運罷工)的判決摘要(briefings),包括事實(facts)、爭點(issues)、判決(judgements)與評論(comments),請同學閱讀指定之罷工討論文獻,整理出有關罷工糾察線合法性、警察權基於雇主財產權保護之介入罷工、使用罷工替代人力等問題之見解,步驟15-交代課後作業、延伸閱讀文獻與相關網路等其他資源,29,希望透過如此對話-教學模式,使同學兼具理論與實務之視野與訓練!,感謝各位的聆聽與指教,希望透過如此對話-教學模式,使同學兼具理論與實務之視野與訓練,3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