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哲学基本问题之“善”-课件

上传人:6**** 文档编号:252385174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7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讲-哲学基本问题之“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五讲-哲学基本问题之“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五讲-哲学基本问题之“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讲 哲学基本问题之“善”,一、“善”的哲学追问二、价值和价值论三、道义论与功利论,第四讲 哲学基本问题之“善”一、“善”的哲学追问二、,1,一、“善”的哲学追问,(一)苏格拉底对“善”的哲学追问,(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善”的范畴,(三)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善”的范畴,一、“善”的哲学追问(一)苏格拉底对“善”的哲学追问,2,(一)苏格拉底对“善”的哲学追问,1,、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是引导人们明确地意识到并且承认自己的各种看法中的“矛盾”,开启了“善”的哲学追问。,2,、苏格拉底式的“对话”的“辩证法”,使哲学的追问聚焦于对“善”的思考。,3,、苏格拉底的哲学追问,是对概念的定义的追问,而不是对概念所表述的对象的追问。,(一)苏格拉底对“善”的哲学追问1、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是,3,苏格拉底同青年欧提德谟斯关于什么是善行进行过一次有趣的讨论。,欧:请问苏格拉底先生,什么是善行?,苏:盗窃、欺骗、买人当奴隶,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性?,欧:是恶行。,苏格拉底同青年欧提德谟斯关于什么是善行进行过一次有趣的讨论。,4,苏: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原来敌人占领的城市里的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欧: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没有说敌人。,苏: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如果你的朋友准备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自杀的用具,这是恶行吗?,欧:是善行。,第五讲-哲学基本问题之“善”-课件,5,苏:你说对朋友欺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事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来到了。但实际上并没有援军,你说这种欺骗是恶行么?,欧:这是善行。,苏:你刚才说对敌人的行为,即便是欺骗、奴役、偷盗也不是恶行,这种行为也只能对敌人,对自己人的话是恶行。那现在这几种情况都是对自己人,你怎么认为它们都是善行呢?,欧:哎呀,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了。,第五讲-哲学基本问题之“善”-课件,6,苏格拉底于是告诉他,善行、恶行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含义,任何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通过学习拥有知识,才能对此做出准确的判断。,同一件事情,同一种行为,不仅对于不同的人,而且对于同样一种人(如对朋友),可以是善行也可以是恶行,因此,具体的有条件的善行是不真实的,只有一般善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善行。,苏格拉底于是告诉他,善行、恶行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含义,任,7,“,人性向善,”,孔子曰:“人性向善,犹水就下。”,(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善”的范畴,“人性向善”孔子曰:“人性向善,犹水就下。”(二)中国传统,8,“,人性向善,”,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人性向善”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9,孟子曰:,“,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曰:“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10,梁启超:“中国先哲虽不看轻知识,但不以求知识为出发点,亦不以求知识为归宿点,。中国哲学以研究人类为出发点,最主要的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怎样才算一个人?人与人相互有什么关系?”,梁启超:“中国先哲虽不看轻知识,但不以求知识为出发点,亦不以,11,冯友兰:“中国的儒家,并不注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的在求理想的生活。求理想的生活,是中国哲学的主流,也是儒家哲学精神所在。”,冯友兰:“中国的儒家,并不注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的在求理想,12,康德:“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三)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善”的范畴,康德:“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13,卡西尔:“走向人的理智和文化生活的那些最初步骤,可以说是一些包含着对直接环境进行某种心理适应的行为。但是在人类的文化进展方面,我们立即就遇见了人类生活的一个相反倾向。从人类意识最初萌发之时起,我们就发现一种对生活的,内向观察,伴随着并补充着那种,外向观察,。人类的文化越往后发展,这种内向观察就变得越加显著。”,卡西尔:“走向人的理智和文化生活的那些最初步骤,可以说是一些,14,二、价值和价值论,1,、价值,2,、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3,、道德判断和非道德判断,4,、一个道德选择的例证,二、价值和价值论,15,1,、价值,价值是客体中所存在的对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达到主体目的的具有效用的属性,是客体对于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是客体对主体的效用。,1、价值,16,2,、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价值判断揭示的是主体的需要与客体的属性、功能之间的关系;,事实判断揭示的是客体本身的性质和特点。,2、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17,3,、道德判断和非道德判断,是否涉及道德的内容,即是否涉及“善恶正邪”的问题,道德判断是应用道德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动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事实判断和规范判断(义务判断和价值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道德判断是一种认识活动。道德判断水平同主体所掌握的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识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同主体的成熟和智慧有关。,3、道德判断和非道德判断,18,有一艘航船在海上遇险,很快就要沉没,船上载有,12,人,但只有一只至多能乘,6,人的救生艇。这,12,人是:,72,岁的医生、患绝症的小女孩、船长、妓女、精通航海的劳改犯、弱智的男孩、青年模范工人、天主教神父、贪污的国家干部、企业经理、新近暴发的个体户、你自己。现在请大家选择能上艇逃生的,6,人,并说明你的选择标准是什么。,4,、一个道德选择的例证,有一艘航船在海上遇险,很快就要沉没,船上载有12,19,三、目的论(或功利论)与义务论(或道义论),三、目的论(或功利论)与义务论(或道义论),20,(一)日常生活中的功利论与道义论,1,、何为功利论、何为道义论,功利论主张人的行为道德与否,看行为的结果。凡行为结果给行为者及其相关的人带来好处,或带来利大于弊的行为,则是道德的,否则就是不道德。,道义论主张人与行为道德与否,不是看行为的结果,而是看行为本身或行为依据的原则,即行为动机正确与否。凡行为本身是正确的,或行为依据的原则是正确的,不论结果如何都是道德的。,(一)日常生活中的功利论与道义论1、何为功利论、何为道义论,21,2,、功利论和道义论是支配人们行为的两种不同的道德观,(,1,)从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上看,例,1,:人们经常思考:做某件事值得不值得?做某件事合算不合算?人们也常说:“两利相衡取其大,两害相较取其轻”。或者告诫朋友,不要占便宜,“占小便宜、吃大亏”。,例,2,:人们称道:“见义勇为”是好样的!某人对他的朋友说:“您做这种事太缺德了。”,2、功利论和道义论是支配人们行为的两种不同的道德观(1),22,(,2,)从评价人的思想、行为上看,例,1,:人们议论某人做某事是“落井下石”或“火上浇油”。,例,2,:人们说:“某人居心不良,用意不善”,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2)从评价人的思想、行为上看 例1:人们议论某人做某事是“,23,“,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围炉夜话,(清)王永彬,“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24,3,、功利论与道义论的特点,(,1,)功利论的三个特征,一是注重思想、行为的绩效、效果或结果,不计较行为的动机,或不大注意思想端正与否、动机纯洁与否,只要有好的效果,就可以了。,二是在行为前权衡,比较,计算利弊得失,不合算的事,吃亏的事不干。,三是立足于个人,推衍到他人与社会。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或幸福是根本的,为此,不得不顾及他人、社会大众的益利或幸福。,3、功利论与道义论的特点(1)功利论的三个特征,25,(,2,)道义论的三个特征,一是注意行为本身、或注意思想、动机(即行为依据的原则),不关心思想、行为的后果。,二是不计算,不考虑思想与行为的后果对自己会怎么样。,三是道义论不是立足于个人的利益,而是立足于全社会的人民大众的长远的或根本的利益。,(2)道义论的三个特征,26,4,、人为什么会受这两种道德观的支配,人性:人是自然性的存在,又是社会性的存在。,董仲舒所:“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4、人为什么会受这两种道德观的支配 人性:人是自然性的存在,,27,(二)中西方伦理学史上的功利论与道义论,1,、就中国而言,,儒家伦理占主导地位,本质上是一种道义论,当然它也是一种德性论。而在儒家伦理中,道义论,始终是主流派。,孔子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孟子见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生亦我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二)中西方伦理学史上的功利论与道义论 1、就中国而言,儒,28,董仲舒说:“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这是儒家道义论伦理观最典型的表述。,宋明理学,朱熹、二程“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更是极端的道义论。,董仲舒说:“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卷,29,功利论,先秦时代的代表人物则是墨子。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义即为利,人民大众之利。,到了宋代,更有叶适、陈亮的功利主义思想。陈亮认为,“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止斋文集,答陈同甫,。这就是说,道德与事功不可分,叶适也是一位功利主义者,认为道德离不开功利,离开功利无道德。,清代颜元,批判董仲舒,针锋相对地提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颜元集,四书正误,卷一。,功利论,先秦时代的代表人物则是墨子。墨子主张“兼相爱”,“交,30,2,、西方伦理思想,,从德谟克里特、伊壁鸠鲁、卢克莱修到英国唯物论者洛克、霍布士、亚当,斯密;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德国的费尔巴哈这一派经验论哲学家的伦理学思想,几乎都是快乐主义、幸福主义、或者理性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可见,功利主义在西方渊源流长,是规范伦理学的一种传统。,2、西方伦理思想,从德谟克里特、伊壁鸠鲁、卢克莱修到英国唯物,31,道义论,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到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奥古斯汀、安瑟伦、托马斯,阿套那、再到康德、黑格尔,这是理性主义传统。他们的伦理观,几乎都是道义论。,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就是在扬弃西方包括东方功利论和道义论规范伦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建立了全新的规范伦理学。,道义论,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到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奥,32,案例,1,、尾声之信,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记载:公元前,320,年,苏秦向燕王讲过一个“尾生抱柱”的故事。相传有一个叫尾生的人,与一个美丽的姑娘相约于桥下会面。但姑娘没来,尾生为了不失约,水涨桥面抱柱而死于桥下。,据,西安府志,记载,这座桥在陕西蓝田县的兰峪水上,称为“蓝桥”。从此之后,人们把相爱的男女一方失约,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