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主体参与:课程实施的核心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胡立峰 2009.2,主体参与:课程实施的核心理念,1,前言,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提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1、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课程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课程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2、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课程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3、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个人的知识与经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与认识,前言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提出新课程的基本,2,前言,4、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5、新课程改革重点是坚持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教育中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着眼于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意识、习惯与能力,教育中既要关注预设目标,又要关注生成目标,教育中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经历,6、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需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是一个交往的过程,教学交往的前提是平等,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对话,前言 4、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前言,7、教师与学生也是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教学是一种课程开发,是把理想课程、正式课程转变为运作课程与经验课程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教材,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8、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要树立发展性评价的意识,评价标准应该多维化,评价方法应该多样化,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以学论教,“主体参与”居于课程实施的核心地位,前言 7、教师与学生也是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4,前言,只有学生主体参与,才能实现新课程理念,只有学生主体参与,才能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只有学生主体参与,才能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只有学生主体参与,才能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学生主体参与,才能保证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只有学生主体参与,才能完成课程的三维目标,只有学生主体参与,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学生主体参与,才能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只有学生主体参与,才能达到学生的自主发展,前言,5,主体参与含义,“主体参与”一般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个性自由地、全面地得到发展。它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科学实践观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主体参与”具有如下特征:,1、主体性,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主动阅读课本,提前预习,查找资料大胆思考,善于发表个人见解,提出问题,与同学、老师热情交流沟通,共同探讨问题,2、全员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不是单一或某几个学业成绩好的学生,而是全体学生,它不分性别、种族、学业成绩、智商高低、性一格优劣,3、全程性,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包括备课、上课、讲课、提问、演示、操作练习、作业、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4、全面性,这种参与是分层次的,既有认知与行为的参与、思维活动的参与,又有情感的参与,整体参与围绕三维目标的实现,“主体参与”的基本理论是主体教育思想,主体参与含义 “主体参与”一般是指在教育,6,主体参与功能,有利于 了解与满足学生对课程与教学的需求,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自信心的培养、精神的唤醒、生命价值的体现以及个人潜能的发 挥,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建构的过程、认知能力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掌握,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与调控,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信息,因材施教、教学优化,有利于学生个人学习习惯、方法等优秀品质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习方式从被助接受型学习向自主型、合作型、探究型学习转变,主体参与功能,7,主体参与目标,主体参与的目标在于:通过构建学生的主体活动,完成认识和发展的任务,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具体表现为:,学生乐于参与,学生对参与教学活动有迫切的愿望与要求,对学习有需求感,并有良好的学习情绪,学生善于参与,学生能掌握全程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能手脑并用,积极主动思维,学会质疑问难,学生有效参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对学习有成就感,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能得到主动发展,主体参与目标 主体参与的目标在于:通过构建学生的,8,主体参与策略,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实施,核心问题是学生主体参与状态、参与度问题。不同学生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差异,同一学生,在不同条件下也表现出程度、水平的差异。学生高的参与度主要表现在参与的能动性和全面性上。主体有效参与的策略是:,1、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2、通过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主体合作与交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3、创设趣味性、开放性、冲突性、实践性、有效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引导思路,展示思维过程,使学生有较高的思维活动的质和量,5、注意个别差异,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在个性差异中揭示学生作为单个个体的独特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6、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和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自主地体验成功,主体参与策略 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实施,核心问题,9,主体参与策略,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乐于参与,创设学习情境,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一个环境,一个场合,一种气氛,使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1、人文性情境,(1)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亲切自然,口齿清楚,语言准确、简炼、生动、形象、仪表大方,表情手势得当,字迹工整、俊秀,给人以美的感觉。,(2)教师的语言表情要对学生充满期望,要相信学生参与能力,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使学生享受能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兴趣。,(3)教学要注意营造民主气氛。要注意学生间的差异,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层次的要求拥有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创设师生间、生生间的良好合作与对话氛围,主体参与策略,10,主体参与策略,2、探索性情境,(1)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先让学生讲明所学知识的意义及在本学科中所处的地位和社会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吸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2)让学生对问题有悬念感。教师在教学过程师应不断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3)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学生提问时,教师要耐心认真地聆听,不应不耐烦,不应态度冷淡,不应打断学生的话,更不应嘲笑、讽刺。不管学生提的问题正确与否,质量如何,教师都应该用赏识、鼓励的目光注视他们,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主体参与策略 2、探索性情境,11,主体参与策略,问题的基本特征,(1)问题必须是学生急于知道的,(2)问题必须是围绕教学目标的,(3)问题必须是适合学生实际的,(4)问题必须是努力才能解决的,3、问题的方式,问题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亦即前人已经解决过的问题,这一类问题也可以称之为相对问题;另一类是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亦即前人从未解 决过的问题,这一类问题也可称之为绝对问题。独立地解决相对问题,就是一种相对创造,亦即重复性的创造;而独立地解决绝对问题,就是一种绝对创造,亦即真正意义上的非重复性的创造,主体参与策略 问题的基本特征,12,主体参与策略,3、体验性情境,(1)给学生动手实践机会。教师尽量要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获得广泛的经验,从而不断的调动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行为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性越强学生越容易参与,对知识越容易理解。,(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能为学生学习创设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内容与情感相统一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变抽象为具体,化疑难为容易。,(3)尽可能创设生活化情境。创设小而具体、新颖有趣、真实的生活化情境,让知识回归生活,使学生体会到知识就在身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编制形象生动的故事情景。根据教材中的插图或自己的创意把一节课的有关教学内容编制成小故事或课本剧,这样,学生就在故事中经历学习活动,不仅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自然而然地学习和运用到知识。,主体参与策略 3、体验性,13,主体参与策略,体验的方式,(1)演示方式,通过各种直观教具、实物、示范实验或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中获取对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2)参观方式,组织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特定场所观察、接触客观事物或现象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所学知识,(3)实验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仪器设备进行独立实验作业,以获得知识或验证知识,培养操作能力,(4)实习方式,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进行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5)练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主体参与策略 体验的方式,14,主体参与策略,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善于参与,主体参与不是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热热闹闹,为参与而参与,那只能使主体参与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主体参与不应当仅仅表现为外在行为上的主动,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思维上的主动。,1、指导学生学会手脑并用,(1)鼓励学生自已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动手实践,对于操作能力差的或有失误的学生也应肯定其敢于大胆动手操作的勇气,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保持强烈的动手欲望和兴趣,养成乐于动手、大胆动手的习惯。,(2)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动手操作,获得对抽象概念、定理、结论等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使枯燥的概念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3)指导学生动手动脑,在动手操作前,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出注意事项;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不能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自已语言表达出来并参与讨论,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上升为理性,再应用于实践,形成能力;教师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主体参与策略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善于参与,15,主体参与策略,2、指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1)鼓励学生大胆的提问。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消除学生各种疑虑,从而大胆质疑,乐于质疑。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惟师,不惟书,不轻信,不盲从。任何时候都应该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应及时表扬提问提的好的同学,启发学生围绕课文的重点来提问。同时,对于提的不恰当的,也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充分肯定学生积极动脑筋的一面。,(2)把提问权尽量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质疑尽量减少过多的限制,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启发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自己寻求答案。提问权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平等的,它不只限于少数学生。,(3)指导质疑方法,培养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核心概念进行质疑,利用比较、类比等方法进行质疑,拓宽学生质疑思路,提高质疑质量。,主体参与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