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3

上传人:哟*** 文档编号:252354186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25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3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城市规划原理3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城市规划原理3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城 市 规 划 原 理,认识城市,城市的特色作用城乡差别城市与城市化,规划城市,前期调研现状分析规划设计(各种层次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城市,规划的实施保护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第三讲 城市规划的调查与研究,主要内容提要,调查研究的目的与方法,区域环境的调查研究,历史环境的调查研究,自然环境的调查研究,社会环境的调查研究,经济环境的调查研究,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目的与方法,一、调查的目的,1,、调查是认识城市的手段,2,、调查是研究城市的前提,二、调查的内容,1,、城市活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2,、城市土地使用状况(已用和可用),3,、各类社会的、市政的基础设施,4,、市民生活方式和使用者的意见与要求,5,、城市财政原则、政府体制结构,三、调查方法,1,、现场踏勘,这是城市规划调查的最基本手段,2,、发表格调查,抽样调查的最重要方法,在总体规划阶段的两种主要形式:,部门(单位)调查,居民调查,3,、访谈和座谈,运用于两种情况:,历史状况描述,无文字记载的内容,解决某些问题和对未来发展的设想与愿望,4,、文献查阅,5,、类比,四、研究方法,1,、分析:就是要把问题一层一层地分解下去,直至可以具体操作。,通过分析,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本质。,2,、综合:就是把分析后的成果进行汇总,重新还原成一个整体。,综合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特征,是规划师的最基本能力。,五、调查研究的成果,一套城市现状图;,一套现状基础资料报告;,并成为规划过程的出发点。,第二节 区域环境的调查研究,一、城市化,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必须为乡村人口相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城市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城市数量增加或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表现为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上升”;,二是“将城市的某些特征向周围的郊区传播扩展,使当地原有的文化模式逐渐改变的过程”。,二、城镇体系,1,、城镇体系,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城镇体系的内容包括三方面:,城市职能:不同职能城市的数量和组合特征;,城市规模,不同规模的城市数量和组合;,各类各级城市的地理分布,相互关系等。,2,、我国城镇体系的划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依规模划分:,大城市(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一般而言,大城市作用大,影响地区范围大,数量少,仅分布在少数地点;,小城市作用小,影响地区范围小,数量多,分布比较普遍。,3,、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第三节 历史环境的调查研究,一、研究城市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动力,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把握影响城市发展的真正原因。,二、研究城市历史特色与风貌,城市是文化中心,是历史文化遗产积累较多的地方。,每一个城市由于其历史、文化、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城市历史特色与风貌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的特色:地形、地貌、河道,文物古迹的特色:历史遗址,城市格局的特色,如北京,构图方正,轴线分明等;,城市轮廓景观,主要建筑物和绿化空间的特色;,建筑风格;,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特色,如土特产、工艺美术,民俗、风情等。,三、城市特色的保护与改造,城市特色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依据之一。,城市要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变革的要求,改造和创新是必然趋势。,“国际保护建筑物遗迹会议”指出:“在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建筑群的城市中,创造新的时代建筑,不能单纯模仿过去的样式,而应该用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最优质的建筑材料建造,在表现形式上,应综合考虑过去、现在和未来”。,“,世界名胜和古迹理事会”(,ICOMOS,),1987,年,10,月发表了一份,保护城镇历史地区的宪章,。提出:“为了彻底实施法规(威尼斯法规),保护历史城镇必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与城镇各级计划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四节 自然环境的调查研究,自然环境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自然地理因素,1,、地理位置,2,、地理环境,3,、地形地貌,4,、地质,(,1,)地质构造,(,2,)地质现象,(,3,)地震,(,4,)地基承载力,地耐力,(,5,)矿藏,5,、水文和水文地质,(,1,)地面水,洪水,百年内洪水发生的状况,及河段的变化情况,绘出洪水的淹没线图,(,2,)地下水,6,、建设用地适用性评定,以用地为基础,综合各项用地自然条件以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的评价。,用地适用性评定将用地分为三类用地:,一类用地:适合建设用地;,二类用地:需采取一定工程措施;,三类用地:不适宜修建用地。,二、自然气象因素,1,、风象,(,1,)风向,风向频率:一定时期内,各个风向所发生的次数,(,2,)风速,(,3,)风玫瑰图,包括风向玫瑰和风速玫瑰,(,4,)污染系数,表示自然状态下的可能污染程度,污染系数与风向频率成正比,与平均风速成反比。,2,、温度,(,1,)气温,(,2,)热岛效应,(,3,)逆温层,3,、降水,包括雨水、雪量。,降水量及降水强度影响突出。,暴雨量公式。,4,、湿度,5,、太阳辐射(日照),三、自然生态因素,生态圈:地球上一切有生命的有机体和维持他们生存的各种系统的统一,生物资源,野生动植物种类与分布,植被,城市废弃物的处置,可持续发展,第五节 社会环境的调查研究,雅典宪章,:“对于从事于城市规划的工作者,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马丘比丘宪章,:“人与人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一般来讲,规划过程,必须对人类的各种需求作出解释和反应”。,一、人口,1,、人口的自然变动,(,1,)人口年龄结构,(,2,)人口性别构成,(,3,)人口年龄中位数,(,4,)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年内的(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年初总人口数,2,、人口迁移变动,(,1,)人口地域分布,(,2,)机械增长,来源: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城市间人口的迁移。,机械增长率一年内(迁入人口数迁出人口数),/,年初总人口数。,3,、人口的社会变动,(,1,)部门构成,人口就业的产业结构,中国 法国 英国 美国 日本,第一产业,60%6.8%2.2%2.9%7.9%,第二产业,21.4%30.4%29.4%26.9%34.1%,第三产业,18.6%62.9%68.3%70.2%58.0%,上海:,1982,年,1990,年变动状况,第一产业,25.68%12.43%-13.25%,第二产业,51.05%58.02%+6.97%,第三产业,23.27%29.55%+6.28%,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地质普查和勘探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金融、保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2,)人口的劳动构成,基本人口:指在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其他不属地方性的行政、财经、文教等单位的职工总数;,服务人口:为当地服务的企业、行政机关、文化和商业服务机构中的职工总数;,被抚养人口:指未成年人、老年人、没有劳动力或未参加劳动的人口总数。,(,3,)人口的文化构成,(,4,)人口的民族构成,二、社会结构,1,、人群,人群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元。,人群指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他们有相同的身份或某种团结感,有共同的目标和期待。,首属群体:较小的多目的群体,以感情为基础,有强烈的群体认同感。,最典型的首属群体是家庭。,次属群体:为实现实际的目标而形成的专门团体,由一种专门化的、相对来说非个人的和感情淡薄的关系所形成的,其成员只表现其个性的某一方面。,最典型的次属群体是各种组织。,企事业:以赢利为目的,公共机构:非赢利性的,如教育、医疗、政府机构,以及水、电、消防、保安等。,2,、社会结构的组织,(,1,)社会上,社会阶层:以财富、权力和声望的获取机会为标准的社会地位的排列模式。,通常以职业和收入来划分,在多民族不平等的城市中,种族也是一重要因素。,(,2,)地域上,社区:在一定地域内围绕某种相互作用模式而由多个群体组合而成的实体。,个体,(群体)家庭,邻里,社区,3,、人类空间行为,人类的空间行为与对空间的认知有关。,空间组织要素(,Kevin Lynch,):,节点(,node,);,区(,district,);,路径(,path,);,边缘(,edge,);,地标(,landmark,)。,行为空间:空间、时间、事件和行动共同组成的对其中活动者构成有意义的环境。,第六节 经济环境的调查研究,一、聚集经济,城市活动的聚集性是城市经济的根本特征之一。,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加,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呈下降趋势。,城市化经济:当城市地区总产出增加时,不同类型的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呈下降趋势。,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二、城市土地的研究,1,、城市土地的特征,(,1,)土地是财富的第一源泉,任何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都要依托于土地。,(,2,)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3,)土地资源的差异性,(,4,)土地资源的固定性,都有固定的地理位置,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标,GBJ137-90,),1,、城市用地分类,按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采用大、中、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大类划分如下:,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D,);,水域和其他用地(,E,)。,2,、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60.175.0 m,2,/,人,75.190.0 m,2,/,人,90.1105.0 m,2,/,人,105.1120.0 m,2,/,人,(,2,)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标准,居住用地,18.028.0 m,2,/,人,工业用地,10.025.0 m,2,/,人,道路广场用地,7.015.0 m,2,/,人,绿地,9.0 m,2,/,人,其中:公共绿地,7.0 m,2,/,人,(,3,)规划建设用地结构,各项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比例,居住用地,2032,工业用地,1525,道路广场用地,815,绿地,815,四大类用地总和占建设用地比例宜为,6075,。,THE END,备选题目,“,城中村,”,的困境与出路,以广州石牌村为例,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琶洲会馆)建设的思考,城市化进程中小洲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广州大学城商业南区(商业北区)的优化研究,广州北京路商业步行街空间形态研究,基于,SWOT,(,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分析的广州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研究,广州旧城改造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开题报告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