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52343908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我国中学都在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其发展和实施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的,。,2001,年,5,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通知,其中第,19,条明确规定,“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祈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同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8,月初,教育部在大连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工作会议。这标志着,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椎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到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英体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纲要,还强调课程的功能会从单一的传投知识功能转变为综合功能,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指导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发展。在这次改革中,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一)创新性,研究型学习这一概念首先给长期接受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它彻底解放学生受局限的思想,使其思维异常活跃,灵感乍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二)开放性,研究型课程没有事先预定的内容,学生根据本身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考虑已有资源条件来确定研究的问题,排除了很多人做同一个题目,答案千篇一律的弊病。,(三)自主性,研究型学习将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目的置于主导地位,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基础,对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研究结果的呈交形式,整个学习过程也是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只是起指导性作用。,(四)过程性,学生选择进行研究的问题也许并不具有严格的科学性,所得出的结论也未必具有严谨性。但研究型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研究方法、养成的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勤于钻研的学习习惯。,(五)实践性,研究型学习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作为课程资源的来源,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展开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发现和体验,感受和实践,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总结问题能力。,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的一般程序,根据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其特点,可见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是需要一定环境支持的,而且,根据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可见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应该有自身的一组可行的程序。,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本阶段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些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2,实践体验阶段,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这个阶段的主要要求是:学生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调查研究,这个阶段的要求是:学生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对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初步的交流,这个阶段要求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学会交流。,3,表达和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提供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同时,还应要求学生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发表,或通过指导教师主持的答辩。,四、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原则,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第二节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一、社区服务,(一)社区服务的含义,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领导和扶持下为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增进社区公共福利、以基层社区组织和各类服务机构为主体,通过整合社区内外资源,而开展的各类福利性服务、公益性服务、便民利民以及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社区服务的发展是我国社区建设的开始,从我国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时间来看,社区服务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1.,酝酿产生阶段,(19831987,年,),实际上,在此之前我国城市也有社区服务性质的工作,如街道、居委会举办托儿所、幼儿园,成立洗衣组、缝纫组等,对老人、孤儿、残疾人和贫困户进行照顾,以及拥军优属、挽救失足青少年等。但在单位体制下,这些活动处于边缘地位,并没有被作为国家社会福利和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2.,普及阶段,主要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在街道、居委会层面初步开展我饿哦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民政服务对象提供福利服务和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3.,巩固提高阶段(,1993-2000,),4.,转型发展阶段。,(二)社区服务的主要分类,1.,社区服务形式的从工作主体的角度看,社区服务的主要形式有:,机构服务,机构服务是指各类社区服务机构(如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残疾人康复中心,等等)所提供的服务。,志愿者服务,志愿者服务是指具有志愿精神的公民自愿提供的义务服务。任何人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为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都属于志愿者服务。,2.,从专业化程度来看,这两种形式中的每一种服务形式都包括专业性服务,专业性的社区服务是指社会工作者、医护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专业人士,利用其专业只是。方法和技能,向社区成员所提供的专业化服务。比较常见额专业性服务是在各类社区服务机构中,专业人士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所提供的圆柱形和维权性等服务。,非专业化服务,非专业性社区服务是指社区内的一些社会团体和志愿者所提供的一般化和大众化、专业化知识含量比较低的服务活动。比如:帮助孤老和残障人打扫卫生、购物等活动,以及在社区公共设施开展无偿或微偿的管理服务等。,(三)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1,社区服务对象角度的内容构成,从服务对象的角度看主要包括: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面向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服务以及社会保障服务;而向全体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这种概括比较符合我国所开展的社区服务的实际。,2,社区服务事项归类角度的内容构成,从社区服务事项归类角度看,其内容构成主要是六大系列:特殊群体服务系列(以服务对象来划定,面向特殊群体的福利服务);方便生活服务系列;文教体育服务系列;卫生保健服务系列;劳动就业服务系列;治安调解服务系列。,3,从社区服务政策性质角度来看,可以对社区服务的内容构成进行单一定位和双重定位的界定。,单一定位,在“单一定位”的观点下,社区服务从属于社会正常范畴,具有非经济型和社会目标性的特征,是整个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双重定位,所谓社区服务的“双重定位”,是指在社会政策意义上的社区服务基础上,再附加上经济政策意义上的服务内容,将一些营利性和商业性的服务作为社区服务来推行,或者把社区服务作为比较特殊的第三产业来发展。,4,从服务项目性质的角度看,社区服务的内容构成包括,福利性服务,福利性服务面向社区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一般由政府财政资助、社会捐赠或第三方支付,然后再由服务将资金转化成一定形态的服务传递给受益者;或由国家或社会团体将规定的资金发放给服务对象,由他们自主地选择服务机构购买服务。,公益性服务,公益服务一般由政府、相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或社区组织出资向公众提供,或者动员社区中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义务提供。,福利经营性服务,是指为满足社区日常生活需要而开展的便民利民服务。这类服务虽然具有经营性,但其所获利润不高,属于微利型。既追求经济效益,又讲求社会利益。,经营性服务,是指实行有偿收费的商业性服务。实行自主管理、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营机制,完全按市场规律办事,随行就市,按质论价,用者付费。,(四)我国社区服务的工作方法,为了使社区服务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熟悉并认真遵循社区服务工作基本方法是十分必要的。,1,社区服务规划制定,维克使社区服务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必然要对其发展进行正确的规划。社区服务规划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现状分析,社区服务规划的前提和起始步骤,它主要通过调查、统计与文献资料的分析,掌握社区服务现行的环境条件及其发展优势与不足,判定社区服务的发展阶段与水平。,总体目标规划,社区服务总体目标规划应当反映规划年限内整个社区应达到的总体水平,并对社区服务各主要组成部分的规划起规范作用。,具体指标规划,社区服务规划的主体内容,应当与总体目标的规划相一致,并需要主要各部分之间的祥和协调与组合。,保障措施规划,解决社区服务体制机制问题、资源保障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组织体系、管理体制、参与机制、激励机制、经费来源、物质保障等方面的规划。,2,社区服务制度建设,作为社区服务工作依据的制度规范,既有宏观指导性质的内容,又有可操作性和可供检验的具体,规章制度(,一般说来,社区服务的具体规章制度需要涉及工作人员的职责、行为规范、奖励制度、奖励方式以及奖金来源等内容)。通过制定制度规范,使参与社区服务的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和各个单位在统一的规范下开展各项工作,实现社区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也要为人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制度化的保障,。,3,社区服务工作监督,社区服务工作监督是社区服务系统运行中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着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稳定性与进取性相统一、局部小于与整体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采用听、看、查、问等多种方法,采取多种衡量指标(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参与程度、受益程度、满足程度和满意程度等方面),客观全面地评价社区服务的质量与效果,为进一步指导和推动社区服务深入发展打好基础,。,二、社会实践,(一)社会实践的概念,所谓社会实践,就是青年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二)社会实践的特点,1,双重属性,学校教育的属性和社会教育的属性,是联结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纽带。,2,多功能性,又称综合性,是指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或价值,既可以体现在认知发展、技能形成方面,也可以体现在情感体验、品德与态度的建立等方面。,3,社会参与性,是指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员广泛地参与到广阔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