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改进,浅谈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基础和载体,是核心和关键,是学习方式的体现,是结果,科学素养:,了解和深谙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新课程体系分为,8,个模块,其它模块中的化学实验应不同于,实验化学,模块中的化学实验,其主要功能是服务于本模块的课程目标。,培养思维能力为主,,培养动手能力为辅;,理解科学方法为主,,掌握实验技术为辅;,科学探究要包含讨论、操作、观察、再讨论、质疑等全过程。,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一、教材中实验的呈现,探究,(,实验,),:,问题,-,假设,-,计划,-,实验,-,结论,验证,(,实验,),:,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实验方法,科学理论或发现都必须经过验证才能被确认。,学生在完成验证性实验的同时可体会得到结果的乐趣。,内容形式的,呈现多样化,实验类型,作 用,性质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得出结论;或验证性质,基本操作,练习基本操作,制备实验,制备物质,得出结论,(,性质,),应用实验,对知识的应用,(,物质检验、实际应用,),实验方案设计,设计实验步骤、装置,实验讨论,分析实验现象、方法、装置,表现形式的呈现多样化,性质实验,(,为主,),操作、制备,探究性质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应用实验,实验讨论,二、实验功能例谈,1,、建构观念,案例,分散系及其分类,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关于分散系的探究,“,胶体”内容在新老教材中的变化,老教材,03,年,6,月版,新教材,07,年,3,月版,教材位置,必修加选修第三册,第二单元,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中后部分,学习者,高三理科学生,高一学生,课时数,2,课时,1,课时,具体内容,丁达尔、布朗运动、电泳、渗析,丁达尔现象,教学目标:,1,、了解分散系及其分类。,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3,、认识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4,、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实验(人教版必修,1,),课前预习提纲,一、什么是分散系?什么是胶体?,二、胶体有哪些主要的性质?,三、如何制备胶体?如何提纯胶体?,四、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胶体以及与胶体有关的现象?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试验胶体的有关性质?,五、胶体化学有哪些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就?,第一部分:学生相互交流,请同学围绕分散系与胶体从五个方面谈谈课前学习研究后的认识,并尽可能地利用身边材料试验胶体有关性质。,一、分散系与胶体,二、胶体的制备与提纯,三、胶体的主要性质,四、常见的胶体,五、胶体化学展望,第二部分:教师引导,提升认识,问题,1,、,食盐水是溶液不是胶体,无水酒精是纯净物,也不是胶体。能否利用这两种物质得到胶体呢?能否得到浊液呢?,问题,2,、,食盐水中的氯离子可以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得到白色沉淀。有没有可能也利用这个反应,得到氯化银的胶体溶液呢?,问题,3,、通过以上实验,你对胶体这种分散系又有些什么认识呢?,第三部分:小结,相互质疑,请同学谈谈学到这儿,对胶体的困惑和疑问。指出关于胶体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胶体化学是个介于物理和化学学科边缘的分支科学,介绍几本专门介绍胶体化学的书。,2,、,“,看清,”,概念,案例,离子反应,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教材实验(人教版必修,1,),实验,21,1,。向盛有,2mL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稀,KCl,溶液。,2,。向盛有,2mL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BaCl,2,溶液。,实验,22,向盛有,2mLNaOH,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稀盐酸,观察现象。,离子反应的重点是“微粒观”的建构。,学生已有认知:电离、酸碱盐的分类、酸碱盐间的复分解反应。,需要有的新认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实验设计重点:看到离子!,四种物质的水溶液:,Ba(OH),2,、,HCl,、,H,2,SO,4,、,Na,2,SO,4,相互反应,什么能让我们,“,看到,”,离子?,灯泡,电导传感器,什么能让我们,“,看到,”,特定离子?,指示剂,特定离子传感器,Ba(OH),2,酚酞颜色,沉淀情况,灯泡亮度,HCl,H,2,SO,4,Na,2,SO,4,对离子反应进一步认识。,H,2,SO,4,与,Ba(OH),2,用电导传感器,“,看,”,离子,用,pH,计,“,看,”,氢离子,手持式数字化实验设备让我们,“,同时看,”,“,看,”,到关联!,几点想法:,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设计实验,选择有一定开放性的实验,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发展受教育者,而不是消灭受教育者的异已性。,实验的过程就是建构观念的过程,教育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三、例谈实验改进,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下面的一些问题:,1.,怎样做才能确保实验的成功?,2.,实验失败了怎么办?,3.,该实验有没有不完美的地方?如何改进?,4.,实验出现了意外现象怎么办?,5.,对于困惑我们的一些问题是消极等待还是主动探究?,6.,对权威结论是深信不疑还是有所怀疑?若是怀疑,能否去实验验证?以上几个问题既是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是实验研究的方向问题。,1,、氯酸钾加热分解,2,、铝丝与硫酸铜反应,3,、乙酸乙酯水解,4,、钠与水反应,谢谢大家,请提 宝贵意见!,1.,化学观点的渗透和建构比具体知识点的复习更为重要。,2.,新旧联系、前后对比,形成新的复习教学中心。,3.,坚持做有教育价值的实验。,补充:如何复习概念原理知识?,问题,1,:以铜为原料,有哪些方法可制得硫酸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评价不同方法用于工业制备的优劣。,问题,2,:若在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不通氧气,而加入某种无色液体,也能得到蓝色溶液,有些什么可能性?,实验探究:,1,)铜与稀硫酸,不反应,2,)加入无色液体(,H,2,O,2,),溶液变蓝,产生气泡,,讨论分析原因,用化学方程式来解释。,Cu+H,2,O,2,+2H,+,=Cu,2+,+2H,2,O 2H,2,O,2,=2H,2,O+O,2,问题:为什么,H,2,O,2,遇,Cu,及,H,2,SO,4,后很快分解?,猜想:,证明:,结论:,Cu+H,2,O,2,+H,2,SO,4,=CuSO,4,+2H,2,O,氧化剂,Cu,H,2,O,2,硫酸,CuSO,4,2H,2,O,2,=2H,2,O+O,2,Cu+H,2,O,2,+H,2,SO,4,CuSO,4,+O,2,+H,2,O,1,3,1,1,1,4,认识体系中并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在,KI,和,H,2,SO,4,的溶液里加入,H,2,O,2,,放出大量不溶于水的无色气体(现象是从溶液内部析出大量小气泡),同时溶液呈现棕红色,可使淀粉变蓝。写出化学方程式。,H,2,O,2,+2KI+H,2,SO,4,=I,2,+K,2,SO,4,+2H,2,O,2H,2,O,2,=2H,2,O+O,2,CuSO,4,与,Cu(NO,3,),2,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温度,0,10,20,30,40,60,80,Cu(NO,3,),2,83.5,100,125,156,163,182,208,CuSO,4,23.1,27.5,32.0,37.8,44.6,61.8,83.8,进一步认识结晶过程的竞争性、有序性,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3Cu+2NO,3,-,+8H,+,=3Cu,2+,+2NO+4H,2,O,2NO+O,2,=NO,2,3NO,2,+H,2,O=2HNO,3,+NO,总的结果,2Cu+O,2,+4H,+,=2Cu,2+,+2H,2,O,HNO,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