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

上传人:1528****253 文档编号:251218853 上传时间:2024-11-0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返回,第一节,课前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创新演练,大冲关,设计一,设计二,知识点,第三章,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1了解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2理解导致自然灾害损失出现时空差异的原因。,3能结合实例,分析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一、确定自然灾害损失程度,1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使得自然灾害的成灾强度日趋严重。,(2)由于区域 开展水平不同,同一强度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在时间和空间上往往差异很大。,2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根本指标,受灾人口、各种受灾体破坏数量与损毁程度、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方面。,社会经济,受灾面积,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二、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1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不同的时段,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从近40年的情况看,世界范围的重大自然灾害损失呈 趋势。,2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1)表现:和 受自然灾害的危害较为严重。,不同,上升,亚洲,非洲,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2),自然灾害种类的地域差异:,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种类,欧洲,和,北美洲,热浪、风暴、,、,和地震,南美洲,最严重的是,,其次是,、地震、流行病,东亚,、热带气旋、,、滑坡,南亚,、热带气旋和流行病,洪水,地震,热带气旋,洪水,洪水,干旱,洪水,地震,洪水,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种类,东南亚、大洋洲,洪水、,、滑坡和,较严重,其次是,和流行病、海啸等,西亚、北非,和地震,西非、东非,和流行病,南部非洲,、洪水和干旱,地震,干旱,火山喷发,洪水,干旱,热带气旋,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一、教材P65“19711995年世界各洲自然灾害影响人数的分布情况探究,1受自然灾害影响人数最多的是哪两个大洲?为什么?,提示:亚洲和非洲一方面是由于亚洲和非洲面积大,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率和成灾强度高;另一方面是由于亚洲和非洲人口数量大,而且经济开展水平低,抗灾减灾的能力弱。,2受自然灾害影响人数最少的是哪个大洲?为什么?,提示:大洋洲。主要原因是大洋洲的人口总数少,而且经济开展水平也比亚洲和非洲高,抗灾减灾的能力强。,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二、教材P66图31探究,3从灾害的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哪两个地带?,提示:环太平洋沿岸灾害带和20N50N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4上述两个地区灾害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位于中低纬度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兴旺。,5对亚洲和非洲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自然灾害有何差异?,提示:在非洲,以干旱和流行病的危害最严重;而在亚洲以热带气旋、洪水、干旱、地震和滑坡等造成的损失较大。,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1,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评价指标,基本指标,表现形式及其含义,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受灾人口;,受灾面积;,各种受灾体的破坏数量与损毁程度;,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其他,绝,对,损,失,受灾人口、受灾面积、经济损失的合计数,人口和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密度高的地区绝对损失高;反之则低,相,对,损,失,受灾人口、受灾面积、经济损失分别与总人口、耕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人口密集、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相对损失低;反之则高,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2世界重大自然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的原因分析,自然灾害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自然灾害的损失必然随社会的开展而变化,具体分析如下:,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3亚洲和非洲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亚洲和非洲自然灾害严重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两大洲的社会经济开展水平密切相关。,亚,洲,非,洲,自,然,环,境,亚洲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使得气候类型多样,纬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很高,非洲干燥地区面积广大,南北回归线穿越大陆,受副高和信风控制,终年炎热干燥。北非地区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亚,洲,非,洲,社,会,经,济,亚洲主要分布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医疗卫生事业不够完善,使得疫病流行,损失严重,人口激增,生态破坏严重,经济落后,防灾意识淡薄,自救能力差,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如何分析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经济开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减灾能力。一般而言,经济开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与灾情呈正相关,减灾能力与灾情呈负相关。图解如下:,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例(2010福建高考)以下图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以下各题。,(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区域差异及地质灾害的防御。第(1)题,从甲、乙两图可以看出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防洪标准在100200年一遇。原因要从地形、人口、经济等方面去综合分析。第(2)题,从图中B位置和水系形状,可知位于山区,洪水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滑坡和泥石流。采取的措施应从修建水库、植树造林、调节洪峰、护坡、搬迁等方面去分析。,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答案(1)关系:正相关(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防洪标准也高)。,原因:A地处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兴旺,洪灾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大,所以应提高防洪标准。,(2)植树造林,生态退耕;修建护坡工程;修建水库;迁出高风险区。,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读“全球自然灾害灾情的区域分布(19851999年)表,答复(1)(3)题。,区域,非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全球,死亡人数,(,人,),地震,2 670,11 510,27 900,127 020,320,180,169 600,风暴,1 250,18 140,550,59 810,1 460,440,81 650,洪水,15 810,3 670,4 480,222 780,1 800,3 290,251 830,其他,2 660,3 610,2 610,19 480,4 320,490,33 170,合计,22 390,36 930,35 540,429 090,7 900,4 400,536 250,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区域,非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全球,经济损失,(,亿美元,),地震,13.1,568.0,44.9,1 419.4,114.2,50.6,2 210.2,风暴,12.9,1 826.8,6.4,555.2,354.1,22.8,2 778.2,洪水,19.5,375.4,41.3,1 926.9,412.3,66.0,2 841.4,其他,22.7,624.1,16.5,196.4,243.2,25.4,1 128.3,合计,68.2,3 394.3,109.1,4 097.9,1 123.8,164.8,8 958.1,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1)从世界各大洲看,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最为严重,的是 (),A亚洲B北美洲,C南美洲 D非洲,(2)从灾害种类看,造成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A地震 B风暴,C洪水 D泥石流,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3)北美洲和南美洲因灾害死亡的人数差不多,而经济,损失北美洲是南美洲的31倍多,这是因为(),A南美洲的防灾能力强,B南美洲政府的高度重视,C经济密集度北美洲远远高于南美洲,D地貌特点悬殊,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解析:第(1)题,由表中灾情分布可知:按各大洲,经济损失最多的是4 097.9亿美元,为亚洲;死亡人数最多的是429 090人,还是亚洲,因此选A。第(2)题,按灾害种类,经济损失最多为2 841.4亿美元,为洪水;死亡人数最多为251 830人,还是洪水,因此选C。第(3)题,自然灾害的损失受经济开展水平、防灾抗灾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联系世界地理相关知识,不难得出答案。,答案:(1)A(2)C(3)C,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八点 二十九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