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全国新课程卷),31、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高考探微,(2010江苏卷),19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A B,C D,(2010全国卷),21.法国人克雷夫克夫在18世纪70年代写道:“我可以给你之初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子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用国籍的妻子这是把所有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英属北美殖民地,B.法属美洲殖民地,C.西属美洲殖民地,D.荷属美洲殖民地,(全国新课程卷),40(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科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l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l 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l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恩格斯:反杜林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l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1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13分),(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涌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2)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4分),阶段性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快速发展;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12分),(2010上海卷),从分散到整体(第4分册),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问题:(15分),写出地图上A、B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2分),(1)答案1:A一两河流域或美索不达米亚;,B一美洲印第安文明或玛雅文明。(2分),(2)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13分),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了新航路,进行早期海外殖民扩张,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转折。17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美相继爆发革命,工业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的来临。政治与经济革命巩固并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其他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多元化史观视角下的近代历史,现代化史观(现代化研究范式),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历史,其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重点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从18世纪到21世纪,世界现代化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整体史观(或全球化史观),从,“世界史”,的角度观察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看出它经历着“,从分散到整体,”的过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横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要重视交往、强调友好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到面、由面到片、由片到圈、最终组合成世界文明的过程。,全球化史观考察人类文明整体之间的联系。,文明史观(文明史研究范式),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包括两个层次,,即整个人类的文明和不同类型的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纵向主线是:野蛮蒙昧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工场手工业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等)。,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物质文明包括物质生产、物质交流、物质生活等;政治文明包括政治观念、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行为等;精神文明包括科技文明、学术思想、文学意识和宗教文明等。,与此同时,各个时期的文明又因地域、民族的不同,形成不同类型,文明史观的几个特点:,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而来的,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从长时段考察历史,,重点考察那些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例如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等,这其中也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把人类文明的历程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勾勒出人类文明总体演进的脉络,总结人类文明的成果,在充分肯定人类社会取得的进步的同时,揭示存在的问题;,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具体发展道路。同时文明史观还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工业社会以来的相互关系,考察国际社会中和全球化过程中人类文明的演进;,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当中进行综合全面地考察研究,,由此确定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在和其他文明的比较中探讨中华文明的特点,同时丰富世界文明的内涵。,显然,由于文明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化史观,因而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杨宁一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育,文明史观认为,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并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均应得到承认和尊重。世界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从来就是多元的、多线的。,(全国大纲卷),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缯”,湖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至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产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材料二 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士研其理,工致其功,则工又必兼士之事夫泰西百工开物成务,所以可富可强,可大可久者,以朝野上下敬之慕之,扶之翼之,有以激厉之之故也中国果欲发愤自强,则振百工以前民用,其要端矣。欲劝百工,必先破去千年以来科举之学之畦畛,朝野上下,皆渐化其贱工贵士之心。,薛福成:振百工说,(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薛福成等早期维新思想家关于工商业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薛福成等早期维新思想家关于工商业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2分),【答案】,(1)特点:国内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出超。,影响:冲击贱商传统;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发展冲突;白银流入与货币化。,(2)观点:工商立国;与列强展开以工业为基础的商战;破除传统,培养和尊重工商技术人才。,背景: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列强入侵与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洋务运动。,(3)变化: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影响:促使传统经济趋于破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转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半殖民地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