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课堂观察,:,一种专业的听评课模式,吴江林,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校本教研专家组成员,2013 by wujianglin,起因:缘起于大学,中学的专业合作;,改革:始于教师日常专业活动的反思;,过程:三年构建,七年实践;,结果:与您分享,课堂观察,LICC,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报告内容,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去专业化,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与合而不作,新范式的建构:课堂观察,一个框架,一套程序,抛砖引玉:我们的实践,基于个体的实践,基于教研组的实践,问题,建构,行动,这些话,我们曾经是那样熟悉,问题出在哪里?,任务取向,只作为教师要承担的多种任务中的一项,让教师重复着做,隐喻就是“多做就会”,A,老师:教务处通知我们本周四交听课记录。,B,老师:“我还差两节呢,明天去听你的课啊。”,(领导)“,现在不会听课和评课没关系,关键是要多听,熟能生巧嘛”,一、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去专业化,一、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去专业化,“,讲解到位,提问有效,板书整洁有条理,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技能训练具体到位,这堂课可以打,90,分。,”,这些话,我们曾经是那样熟悉,简单处理,单方关注:只关注教师的行为分析,简单类推:盲目听课、随机记录、建议缺乏证据,谁都可以评课,“,我这节课听得也不是太懂,本来也没准备评课,但我还是想说几点不成熟的意见,”,问题出在哪里?,(下星期,A,老师要开公开课),B,老师说:“啊,我去听什么呢?”,C,老师说:“去了再说吧。”,一、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去专业化,这些话,我们曾经是那样熟悉,问题出在哪里?,不合而作与合而不作,角色凝固,没有形成研究合力,单兵作战,难以支撑学科发展,没有规则,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小,“,假如这堂课我来上,我会,”,“,小,老师,你说说吧”,“我好象有点感受,可又说不出来,还是多听老教师的意见吧”,(听评课结束后)“唉,半天过去了,我的作业没批,明天的课还没备好,听课真浪费时间。”。“是啊,都是些套话,听得耳朵都长了老茧了,听课真没意思!”,听评课活动的目的,是一群,专业,人员通过,合作,的方式,围绕课堂中的教与学展开,研究,,以支持教学的持续改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听评课研究需要详实的,证据,,如何获取、分析、利用这个证据,就成了听评课最重要的内容,这在客观上要求听课者必需对课堂有科学的,理解,,并遵循专业的研究,程序与规则,。,研究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这就要求听评课人员进入课堂前必需明确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切入课堂研究的角度),并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最后才能根据收集到的证据提出适切的,结论与建议,。,听评课应具备怎样的专业品质?,二、新范式的建构:课堂观察,听评课改革的愿景:,让听课和评课活动成为教师和教研组的,日常生活、专业学习、合作研究,的平台。,实现改革愿景必需解决的问题:,课堂是什么?,专业与合作的听评课的规则是什么?,要观察课堂则必须理解课堂,,要理解课堂则必须解构课堂。,例如,我会问:,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教得怎么样?,是一节生物课吗?,体现怎样的课堂?,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因素有哪些?,从这些因素中分解出哪些可观察的元素?,这些元素是不是关键的、可记录、可解释的?,(一)课堂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听完课后,你会思考哪些方面的问题?,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深入研究,我们还要搞清楚哪些问题?,课堂观察理论框架,(,部分,),:,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维度,视角,观察点举例,学生学习,(,1,)准备;(,2,)倾听;(,3,)互动;(,4,)自主;(,5,)达成,如“,达成,”中的“课中有哪些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证明目标的达成?”,教师教学,(,1,)环节;(,2,)呈示;(,3,)对话;(,4,)指导;(,5,)机智,如“,环节,”中的“有哪些证据(活动,/,衔接,/,步骤,/,创意)证明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课程性质,(,1,)目标;(,2,)内容;(,3,)实施;(,4,)评价;(,5,)资源,如“,目标,”中的“预设的学习目标是怎样呈现的?目标陈述体现了哪些规范?,”,课堂文化,(,1,)思考;(,2,)民主;(,3,)创新;(,4,)关爱;(,5,)特质,如”,思考,”中的“学习目标怎样体现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课堂观察,LICC,模式的理论框架有什么作用?,该理论框架回答了课堂由哪些要素构成,回答了课堂是什么的问题,帮助研究者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课堂。,该理论框架为教师研究课堂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些观察思路,指出了设计观察指标的方向,为教师设计观察量表提供支持。,观察内容,核心知识,1,核心知识,2,1.,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达,所学的知识,2.,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3.,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4.,综合,几方面的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5.,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量表开发:吴江林,观察维度:学生学习,达成,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研究问题: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如何?,例,观察量表: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课前会议,课前,研究什么,确定听课的切入点,怎么研究,设计研究思路与工具,同伴研究什么,形成研究网络,课中,聚焦什么,从丰富的情景中找到焦点,记录什么,从复杂的信息中提取证据,课后,依据什么,基于证据的适度推论,建议什么,基于个体的专业发展,(二)专业的听评课程序与规则如何建立?,课中观察,课后会议,听评课有哪些环节,每个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程序,确定观察点,双方商议上述问题,合作体成员确定自己的观察点。,上课教师陈述,1,.,学生特点和座位安排。,2,.,内容主题及该内容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3,.,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解决策略。,4,.,教学流程。,5.,过程性评价。,时间,上课的前几天(至少前一天)举行,,15-20,分钟。,课前会议,提前进入现场;明确观察任务;选择观察位置,如实做好记录;避免影响教学,过,道,讲 台,过,道,注:为学困生;为学优生,课中观察,时间,上课结束后,共,45,分钟左右。,上课老师陈述(,35min,),1,.,教案的执行情况。,2.,学习目标达成情况。,3,.,主要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报告交流(每人,35min,左右),观察者报告并交流观察的结果及简要结论,合作体形成结论,合作体协商得出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成功之处;个人特色;改进建议),课后会议,课堂观察:,关于课堂观察的性质,课堂观察是一种教师的日常专业生活,一种专业学习活动,一种合作研究活动。,关于课堂观察的目的,旨在给任课教师提供一些符合他自身发展实际的建议;,旨在一起探讨一些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方面的问题;,旨在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关于评课,重点应关注学生的有效学习,因为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评课时一定要体现“对话”理念,反对“话语霸权”、“即兴点评”。,你认同吗?,三、抛砖引玉:我们的实践,(二)我们的实践:,教研组开展课堂观察的一种途径,(一)从主题到推论:,观察者开展课堂观察的基本流程,确立,观察主题,开发,观察工具,作出,推论建议,进入,课中观察,撰写,观察报告,三、抛砖引玉:我们的实践,(一),观察者开展课堂观察的基本流程,环节,1,:如何确定观察任务,/,点,/,主题?,根据上课人课前会议的“说课”确定“我观察什么”,基于该课的要素(如目标,/,讲解,/,学习指导,/,学生参与,/,情景创设,/,教师理答,/,例题等),基于“我”,/“,上课人”的个人兴趣,/,发展需要,基于“我”,/“,上课人”,/“,合作体”的工作任务,“我”擅长,/,不擅长观察什么,观察点应“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例:课前会议,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观察者:姜平、路雅琴、曹晓卫),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观察者:郑超、钟慧),情境的创设和利用及有效性,(观察者:彭小妹、屠飞燕),学生的思考过程、习惯及教师的引导,(观察者:吴江林),便于推论,确定观察点,分析观察,点的要素,观察教师设计初稿,合作体研讨和修订,观察条件,观察者特征,便于记录,正式观察工具,观察目的,环节,2,:如何开发观察工具,例:观察量表,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情境的创设和利用及有效性,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学生的思考过程、习惯及教师的引导,环节,3,:课中观察应注意什么问题?,我清楚记录前需要做哪些准备?(记录单,/,设备工具,/,心理预演,/,意外情况),我选择坐在哪里更便于观察并记录?,如何识别哪些数据需要,/,不需要完整的实录?,如何识别哪些数据是主要数据,/,次要数据?,我清楚怎样记录才能使得到的数据更完整?,如果我遗漏了必要的数据怎么办?,如何做到边记录边思考但又不能影响记录?,随着课堂的进展在记录时我又生成了哪些新的可推论的思路?,外,校,观,摩,老,师,过,道,讲台,过,道,过道,吴江林,钟慧,屠飞燕,姜平,郑超,彭小妹,路雅琴,曹晓卫,外,校,观,摩,老,师,外校观摩老师,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的观察位置的选择,环节,4,:如何依据证据作出推论建议?,析取关键证据(事件,/,特征,/,数量),量化统计(次数,/,人数,/,频率),分析相关性,因果链(一因一果,/,多因一果,/,一因多果),其它相关链(线性,/,非线性,/,种属,/,并列),该堂课的有效性(目标达成,/,行为效度,/,成功,/,缺陷),该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势与劣势),该课程的发展(改进建议),数据处理,结果分析,适当推论,学生参与度、教师评价记录表(依据座位表),后门 说明:表示学困生;表示学优生,6A,8A,1A,2A,4A,5A,3A,7A,前门,我的位置,讲 台,8T,评,7T,评,4T,评,1T,2T,评,3T,5T,6T,观察结果说明:,1.,本节课共问题,8,个,无主动回答,无主动提问;没有学生插话。,2.8,个问题中,,4,:,4,;回答问题的学生中,,6,中:,2,优。,3.,师生问答时,近距面,-,面,1,次,远距面,-,面,4,,面,-,背,3,次。,4.,学生回答正确后,没有评价(追问,/,赞赏等);回答错误时,,全部由教师做出评价。,5.,师生互动主要集中在两组。,例:诊断型观察,记录说明:,1,点名回答记为,A,,主动回答记为,B,,主动问问题的记为,C,,插话记为,D,。,2.,了解水平的问题记为,,理解和运用水平的问题记为,;学生回答正确与错误用“与“,”,表示。,3,问题链中的问题记录为,1N,,,4,理答时,老师直接给出答案记为“,T,答”,追问记为“,T,追”,学生互评记为“,S,评”。,改进建议:,1.,增加学困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增加提问的层次性,2.,增加生生互动和教师追问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掌握学情,3.,师生互动时,应保持适当的正面距离,以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4.,注意问题难度与学生水平的匹配性,注意被问学生分布的均匀性,5.,增加学生提出生成性问题的机会,培育自由交流的课堂文化,教学,环节,教学,时间,学生倾听记录表,座次表,排序,探究,思考,11min,阅读,书写,10min,讨论,8min,思考,4min,汇报交流,10min,课堂总结,2min,B,A,B,B,A,B,A,B,B,A,A,B,A,B,B,A,B,A,A,例:诊断型观察,学困生观察结果:,1.,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慢,后半节课基本不在学习状态。,2.,笔记、回应、查阅课本或资料等辅助倾听学习行为很少。,3.,讨论、交流汇报的学习活动中,基本游离于学习之外。,学优生观察结果:,1.,始终能保持倾听的学习状态,但在最后的课堂总结阶段不好。,2.,有较多的笔记、查阅课本或资料等辅助倾听学习行为。,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