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周围静脉穿刺的技巧,2016年10月20日,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静脉穿刺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同时也是对护士基本功的衡量和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由于个体静脉条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差异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各类血管的特点,灵活掌握穿刺技巧,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学习目标,1:穿刺前的准备和评估,2:各类血管的穿刺技巧,3: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4:熟悉拔针的方法,5:穿刺前后的沟通,穿刺前的准备和评估,1.穿刺用品及护患自身的准备,2.评估血管:血管选择应避免在骨隆突处、关节部位、静脉瓣处穿刺,正常情况下应选择弹性好、粗直、血流丰富的血管,并遵循“先远后近、先浅后深、先细后粗,先手后足,先难后易”的原则。,3.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选用小号钢针或留置针,因相对小号的钢针或留置针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内壁损伤,从而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止血带应该如何扎,在使用四肢做为穿刺部位时,为了使穿刺部位静脉充盈,显露明显,多在穿刺部位上方5-10cm处扎止血带。,对于比较固定的静脉穿刺时,止血带可扎在距穿刺点6cm上方。,对于手背靠近手指部位的静脉穿刺,可以把止血带扎在腕关节处离穿刺点4cm即可。,老年患者因血管脆性大,过早过紧扎止血带,静脉过于充盈,进针时易刺破血管。,血管不充盈怎么办,1.双止血带法: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 以及明显水肿或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捆扎肢体,上下相距约15cm,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2.对于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可将穿刺部位均匀涂擦1%的硝酸甘油后,再用湿热毛巾外敷约3分钟后浅表小静脉均可迅速充盈。这是利用硝酸甘油的渗透作用,使小静脉有效扩张,血管直径及充盈度也相应增加。,3.穿刺肢体下垂几分钟,血管可以很快暴露出来,血管不充盈怎么办,目前研究资料认为:静脉穿刺时采用隆掌空杯手和握指法更符合人体的生理学特点,此法利用穿刺者左手握住患者穿刺手的手指,使患者手背皮肤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被动牵拉绷紧,形成前臂和手背、手背和手指两个弯曲,克服了握拳时掌关节高于皮肤的缺点,优点是使血管充盈、显露、固定,更利于穿刺。,静脉留置针的选择,对于长期输液的慢性病患者、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血源性传染病患者或重病患者尽量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可以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职业暴露以及方便临床用药为抢救赢得时间。,各类血管的穿刺技巧,血管特点:血管充盈饱满,富有弹性易于固定,病员特点:见于体质健壮者,如急性病,大病初期,穿刺法:血管上方直接穿刺,注意事项:体质肥胖者皮肤上表浅静脉走向不明,穿刺前需先用手指摸清走向与深浅度,普通静脉,血管特点:皮下脂肪少缺乏支持,血管在皮下易活动,病员特点:多见于消瘦者及老年病员,穿刺法:拇指和食指绷紧上下皮肤,固定血管后行旁刺,注意事项:宜选用锐利的针头,45角从血管的上面或侧面进针,直接刺入血管,回血后继续平行进针少许。,滑动静脉,血管特点:血管壁厚而坚硬,有坚实感,弹性小,易活动,很暴露,像绳索,病员特点:见于老年人,反复穿刺及动脉硬化者,穿刺法:绷紧皮肤,固定血管,行直刺,注意事项:宜选用锐利的针头,以利刺入,硬化静脉,血管特点:由于组织细胞退化,间质疏松,因而血管壁脆性大,弹性小,易被刺破,病员特点: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老年慢性病等,穿刺法:由血管正上方谨慎而又缓慢的刺入,进针角度不要大于40,注意事项:选用细小针尖斜面短的针头,进针、松止血带和推药时宜缓慢,以防穿破血管。,脆弱静脉,血管特点:不显露,不充盈,病员特点:见于失血过多的病人,严重脱水或者重危衰竭者,穿刺法:25角进皮,然后轻轻挑起皮肤,当针头进到1/4时,针尖稍向下倾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注意事项:选择大静脉穿刺,必要时穿刺前后行热敷,尽量使血管扩张显露。,塌陷静脉,水肿静脉,血管特点:不显露,但充盈较好,病员特点:心、肾疾患病员,穿刺法:用拇指延血管走形按压,使之暴露,消毒后快速进针,注意事项:首先要掌握血管分布及走向,先给局部加压,使水肿液分散,静脉显出,隐性充盈静脉,血管特点:深而不显但充盈好,易固定,病员特点:肥胖或女病员,穿刺法: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在静脉上方进针,注意事项:针进皮肤后左食指引导右手针刺入血管,边进针边触摸,血液呈高凝状态的静脉,血管特点:穿刺成功回血后容易迅速凝固,病员特点:严重感染、糖尿病及肺心病患者,穿刺法:选择好静脉,消毒后再扎止血带,迅速穿刺,见回血后先打开调节器,再松止血带,注意事项:输液调节器要放低以减少回血量,静脉压低的血管,血管特点:穿刺成功后不回血,病员特点:外周循环差、脱水、极度衰竭患者,穿刺法:沿血管上方穿刺,突然感觉有失阻感,注意事项:1.输液调节器置于输液管上端,或降低输液瓶,以增加回血量(易见回血法),2.一手将针柄固定,另一手拇指在穿刺静脉上方离针头2-3cm向针头方向挤压,逆行穿刺,适用于手背下端掌指关节处或向心方向穿刺不利于固定的部位血管。,优点:易于固定,方便患者手的活动,回血好,滴数不受限制,减少液体外渗,减轻组织损伤。,还可充分利用平时较为少用的血管,解决血管难找及难固定的问题,但对血脂高,血小板低慎用。,采用此法时必须选用手足背血管,而不应选择手指、足趾向上回血的小静脉,因此处无交通支,逆行穿刺将造成血液淤积,使穿刺失败。,负压穿刺,操作时将调节器下部的输液管前端返折,固定好返折处,血液因管内负压而迅速流入头皮针,使被穿刺部位快速回血,提高穿刺成功率。,持针手法,右手拇指和食指上下捏针柄:针柄抓握较稳,但是不好掌握力度,且进针角度大,有些人见回血后需要换手操作。,拇指食指中指同时固定针柄:进针角度可以任意调整,三指固定比较稳,防止手抖,但操作速度不是很快,抓取准备时间长,拇指和食指前后抓取针柄:比较标准的进针方式,角度和力度等均可以随意调整。但是不适合新手,两手抓不稳针柄。,各类血管的穿刺角度,对于老年人浅小静脉穿刺可选择30度角进针,对指(趾)背侧静脉穿刺,可选择10-15度角进针,对于老年人血管壁厚、硬、易滚动者,易选择大于40度角进针,对手背、足背浅静脉、指(趾)间静脉,选择10-45度角进针,肘静脉、大、小隐静脉,选择20-30度角进针,临床上静脉穿刺的进针角度药根据不同病人及穿刺部位、选择血管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1.良好的心理素质,2.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3.正确评估静脉,包括静脉的走向、深浅、粗细弹性等,4.止血带松紧度适宜,扎止血带时间不宜过长,以40120s为最佳穿刺时间,5.尽量不要拍打穿刺部位(特别是老年人及一些毛细血管脆性大的病人),可以采用按摩揉搓推送的方式。,6.手背及手指静脉穿刺时均不主张嘱患者握拳,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1.,经研究表明,近尺侧的静脉穿刺时疼痛最轻,而近桡侧的静脉穿刺时疼痛最明显,这可能与神经分布、皮肤松弛及张力大小有关。,2.,减轻进针疼痛的方法还可以利用针尖刃面的锐度,穿刺时斜面略向左,减少针尖对组织的切割,以达到减轻疼痛和减少组织损伤的目的。,3.评估血管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进针角度。实践证明:进针角度约45角,患者感觉无痛或微痛。,无痛穿刺方法,穿刺后无回血,外撤针头时见回血,则说明穿透血管,采用指压扎穿部位止血进行补救,指压扎穿部位止血:扎穿血管后,针头缓慢往外撤,当有回血后停止撤针,方法1:立即指压扎穿部位,同时松开止血带,先以指重压1min左右,然后打开输液器,此时手指轻按,以液体能缓慢通过为准,观察1min左右无外渗可停止按压,胶布固定针头,成功率达90%,方法2:针头外撤有回血时,不应停止,再将针头平行进针少许,使针头超过针孔部位,可避免渗漏。在做静脉穿刺时,输液针头应留1/4长度的针梗在皮肤外,才能实现穿破血管后补救,穿破后的补救方法,1,2,3,4,穿刺后的固定,S,型固定,针头斜面朝下固定法,妥善固定,是成功的关键,影响护士静脉穿刺的几种外界因素,研究表明: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除与操作者娴熟的技术有关,其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环境因素:声音干扰、灯光影响,患者因素:患者身份、个体差异、条件因素,心理因素:护士不自信和家属不信任,1.拔针前将输液调节器移至输液器终端,也就是靠近针头处夹管,拔针后不易滴血,可有效防止回血滴出针头,污染被服。,2.新拔针法主张轻压皮肤,迅速拔针,拔针后再稍加力量按压,不主张用力按压血管的同时拔针,会导致针头锐角切割血管产生机械性损伤。,3.输液部位汗毛重者拔针揭胶布时,应顺着毛干生长排列方向,边揭胶布边顺序按压被揭胶布处皮肤,很容易将胶布从毛干根部分离至末梢,患者没有疼痛之感。,拔针方法,拔针时压迫穿刺处的手法不正确或压迫时间过短是造成皮下淤血的主要原因之一。,1.,老年人及凝血功能差的病人应增加穿刺点按压时间。,2.,通常静脉输液会有两个针眼,一个是穿过皮肤的,另外一个是穿过血管的,后者我们看不见.因此,我们要加大按压面积,防止出血,以3到5分钟为宜,避免用力,局部禁止热敷。,3.有报道称,拔针后在按压的同时将输液侧肢体抬高2-3分钟,止血有效率100%,可防止拔针后皮下淤血。,为什么拔针后皮肤淤青,1.针头部分或全部滑出血管外,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3.针头阻塞,4.压力过低,5.静脉痉挛,6.其他:体位、输液管折叠或排气针堵塞等,液体不滴的原因,可视仪照射下,血管清晰显影,护患沟通,输液前的沟通,应做好输液前的心理护理工作,尽可能通过友善真诚的沟通交流技巧,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患沟通,输液中的沟通,向患者讲解输液目的和作用,药物、饮食知识,密切观察输液过程中的反应,听取患者主诉。,护患沟通,输液后的沟通,输液结束后指导患者正确的穿刺点按压方式和按压时间,告知输液后的注意事项。,拔针后穿刺侧肢体短时内勿从事重体力劳动,。,保持穿刺部位皮肤清洁干燥,。,非语言沟通的合理运用,技巧和经验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失败而得来的,医学无坦途 追求无止境,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