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L****s 文档编号:25050931 上传时间:2021-07-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高校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高校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高校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高校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高校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 高教产业化是经济、教育开展的迫切要求。舒尔茨等人创立“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是生产性投资,“教育是一种全局性、主导性的产业。Lucas指出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高教产业化不仅给民营资本注入教育行业提供时机,有利于行业竞争,提高办学规模,而且允许民营资本办学扩大高等教育的覆盖面,减少国家公力办学的财政压力,有利于教育条件的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纷纷改革高等教育,高教市场化。把教育看作一个产业,按照产业的方式运作教育,在运作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以此到达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效益最优化的目的,这是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根本内涵。按照传统产业分类,教育是一种产业;按照知识经济的角度,教育更应该产业化。 一、我国高校产业化的必要性 21世纪,中国高教成为经济增长点的前提和根底是高校产业化,具有必要性。 一适应社会经济开展,开展生产力 一方面,教育对象与教学内容符合社会经济开展需要;另一方面,作为经济开展的根底产业,教育运行机制应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21世纪,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人力资本的投入。随着知识经济的开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各国大幅增加教育投入,个人也加大教育投入。因此,积极开展高教产业,促进经济增长。 二高校产业化扩大教育规模 大力开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我国高教开展任务艰巨。适龄青年高校入学率大大落后于一些兴旺国家,也落后于许多开展中国家。人们对一流的高等教育存在着严重的供需矛盾。 三高校产业化应对国际高教市场竞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影响,高教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我国高教资源外流不断加剧。国际高教市场竞争剧烈,中国高校尽快产业化开展。 二、我国高校产业化的问题 我国理论界一直认为,高教产业化是大势所趋,主要目的在于弥补教育经费,提升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高校产业化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一高校扩招速度过快 1999年较1998年我国高校本科招生实际增幅达47%,2000年招生200多万,2001年再扩招l3%,实际招生数达250万,2005年招生数超过510万,2005年硕士生到达37万人。在招生、就业体制尚不健全的条件下,不考虑市场需求结构以及高校的办学条件有限等情况,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教学质量必然滑坡。 二高校收费偏高 高校产业化以来,各省市出台学费大幅涨价标准。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大学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书本费和生活费,每年平均8,000-12,000元,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分别为9,422元和2,936元。这种高收费的政策阻碍了经济开展。 三、我国高校产业化的对策 一树立教育产业观 传统观念认为教育是一种纯粹消费性的公益事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为具有较高回报的先导性的产业。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个人可以增加工作能力、文化水平、技术水准,更好地适应职业的变动。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劳动者数量增加,可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满足变化的市场需要,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国民收八的增加。 二密切注意的几种认识倾向 第一,不宜过高估计我国当前教育资源的可挖潜力和供应规模。当前阻碍高教供应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性限制以及经费短缺。如果这两方面松动,教育资源大有潜力可挖,教育供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放大。 第二,不宜过高估计我国教育产业的家庭普遍支付能力。全国范围,能真正支付高教费用的家庭不可能十分普遍。在这种情况下,要逐年增加国家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此外,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助学盘和贷学金工程,尽可能地解决农村落后地区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问题。 第三,强调教育产业的特殊性,尊重教育产业自身开展规律,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偏离社会最优化目标时,坚持国家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 三高教办学主体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改变我国高教办学体制上的弊端,改变政府包揽办学或单一办学的格局,逐步开放高教市场,建立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公办、民办、私立及其他多种形式并存的高校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实现高等教育产业化。通过合作办学、共建重组、院校改制等途径,实现办学主体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四理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健全劳动力市场 理顺高教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建设连接高教与市场经济的机制,实现高等教育产业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建立知识价值实现的机制。宏观改革,调整工资政策,足额补偿教育本钱和教育资本循环。 五加强政府高教质量的宏观控制 教育具有经济功能、政治、文化等功能,缺乏市场需求的高教局部只能通过公共财政给予支持,国家和政府在高教产业化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通过财政拨款,国家和政府应该制定法律、制度、标准以及舆论监督等多种手段,宏观凋控和监督管理,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 参考文献: 【1】张铁州,教育产业论M.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1998. 【2】靳希斌,教育经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赵扬,求铮.对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得理论思考J.教育开展研究,1999,(5). 【4】李鹰.国外教育产业化的几种运作模式及其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3):142-144. 【5】陈红玲.国外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主要措施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13-15. 【6】郭宪春.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教育研究,2006(2):130,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