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与农田水利4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250132453 上传时间:2024-11-0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资源与农田水利4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水资源与农田水利4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水资源与农田水利4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水资源与农田水利4,第三节农作物的灌溉制度,灌溉制度,是指在一定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下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使作物获得高额而稳定的产量所制定的一整套向田间灌水的制度。,它包括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叫做,灌溉定额,。灌水定额与灌溉定额常以,m,3,hm,2,或,mm,表示。,灌溉制度的意义,灌溉制度是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是已成灌区编制和执行用水计划、合理用水的重要依据;,关系到灌区内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产量、品质的提高;,灌区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灌溉工程设施效益的发挥。,如何确定正确的灌溉制度,灌溉制度随作物种类、品种和自然条件及农业技术措施的不同而变化。,灌溉制度是在尚未建成灌区的规划、设计阶段或在已成灌区的管理工作的灌水季节之前加以确定的;要,“,看天,”,(气候条件)、,“,看地,(农田水分状况)、,“,看庄稼,”,(作物生长状况和需水特征)并进行修正。,必须以作物需水规律和气象条件(特别是降水)为,主要依据,,从当地具体条件、多年气象资料出发,针对不同水文年份,即按作物生育期降雨频率,拟定,湿润年(频率为25)、一般年(频率为50)和中等干旱年(频率为75)及特早年(频率为95)四种类型的灌溉制度,。,一般在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中多采用,干旱年的灌溉制度,作为标准,但在灌溉管理工作中则应根据中、长期气象预报选用相应的灌溉制度。,确定灌溉制度的方法,1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2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3按,“,灌溉模式,”,确定最优灌溉(包括灌溉制度及灌排技术措施等在内)方案,4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灌溉制度,1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群众积累的多年经验,根据作物的生育特点、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水,夺取高产,这些经验是制定灌溉制度的重要依据。,灌溉制度调查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旱年份,仔细调查这些年份不同生育期的作物田间耗水强度(,mmd),及灌水次数、灌水时间、期距、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等进行分析研究总结。,2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中国有许多灌区设置了灌溉试验站,有些省还设置了中心试验站,,试验项目一般包括作物需水量、灌溉制度、灌水技术等。,试验站积累的试验资料,是制定灌溉制度的主要依据。,但是在选用试验资料时,必须注意原试验的条件,不能一概照搬。,3按,“,灌溉模式,”,确定最优灌溉(包括灌溉制度及灌排技术措施等在内)方案,灌溉模式,是从大气、水、土、作物的内在关系出发,根据作物的水分生理特性,尤其是作物的需水特性以及影响产量的当地气象、土壤等因素,制定出灌溉与产量的函数关系,.,采用,最优灌水日期、灌水次数及最优灌水量,或自动实施的灌水最优方案,。,这种方法,国外近年来已有较多研究,中国也正在开始进行这一方法的理论与技术的试验研究。,4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灌溉制度,根据农田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时,一定要参考群众丰产灌水经验和田间试验资料。,这样制定的灌溉制度才是比较完善的,它是目前生产实践中采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一、旱作物灌溉制度的确定,以水量平衡原理确定旱田灌溉制度,常用图解法进行,。,用这种方法其,时间范围,为作物由播种到收获的全生育期,,其,空间界限,为土壤计划湿润层以上,.,研究该土层内土壤储水量的盈亏变化,要求土壤储水量的变化能适应各时期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最适宜的土壤水分状况。,土壤计划湿润深度,是指在实施灌溉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它主要决定于作物根系活动层的深度,但也要考虑土壤性质、地下水埋深和土壤微生物活动等因素。,播前灌水,为了在土壤中贮存更多的水分,一般计划层深度采用最大值,(0.81.0,m),;,在作物生长初期,根系虽然较浅,消耗水分也少,但为了维持土壤微生物活动,并为以后根系生长创造条件,需要一定深度土层内有适当水量,一般计划湿润层深度要比根系活动层深度大一些,故可采用,3040,cm,;,随着作物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需水量增多,计划湿润层的深度也逐渐增加,至生长末期,作物根系停止发育,需水量减少,计划湿润层深度亦不宜继续加大,一般不超过,0.81.0,m,。,在地下水位较高有盐碱化威胁的地区,计划湿润层的深度不宜大于,O.6m,。,根据实际经验,几种主要作物计划湿润层的深度如下:,冬小麦,:幼苗期,O.30.4m;,分蘖期,O.4O.5m;,拔节期,O.5O.6m;,抽穗期0.60.8,m;,灌浆成熟期0.81.,Om。,棉花,:幼苗期,O.30.4m;,现蕾期,O.4O.6m;,开花结铃期,O.6O.8m;,吐絮期,O608m。,玉米,:幼苗期,O.30.4m;,拔节期0.40.5,m;,孕穗期,O.50.6m;,抽穗期,O.6O.8m;,成熟期,O.8m。,土壤计划湿润层(,H),的储水量变化,根据上述时、空界限,在全生育期任何一个时段(,t),内,土壤计划湿润层(,H),的储水量变化可用下列水量平衡方程式表示:,为了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任一时段内土壤计划湿润层的储水量必需经常保持在一定的适宜范围内,,,即通常要求不少于作物允许的,最小储水量(,Wmin),和不大于作物允许的,最大储水量(,Wmax),。,在天然情况下,由于各时段内田间需水量是一经常的连续性的消耗,而降雨则是间断的补给.因此,,当在某些时段内降雨很少或没有降雨时,,往往使,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储水量很快降低到或接近于作物允许的最小储水量,,此时即需要灌溉,以补充土层中消耗掉的水量。,无降雨时的水量平衡方程式,如果某时段内无降雨,当土壤储水量降低达作物允许最小储水量时,此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式可写为:,如何确定水量平衡方程式中的各项数据,在进行水量平衡计算或图解分析法之前,必须首先确定方程中的各项数据,这是拟定灌溉制度正确与否的关键。,1土壤最适及允许的最大、最小含水率,2有效降雨量(,p,0,),3地下水补给量(,K),4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5旱作物播前灌水定额的确定,1土壤最适及允许的最大、最小含水率,土壤最适宜含水率(,适,)是确定旱作物灌溉制度的重要依据,它随作物种类、生育阶段的需水特点、施肥情况和土壤性质(包括含盐状况)等因素而异,一般应通过试验或调查总结群众经验确定。,下面给出的冬小麦、棉花和玉米各生育阶段要求的土壤最适宜含水率(以占田间持水量的计),可供参考。,(1)冬小麦:发芽出苗期和分蘖期稍大于70;越冬期70左右;返青到拔节期为6070;拔节以后应保持在7080。,(2)棉花:播种期70以上;苗期5570;现蕾期6070;开花结铃期7080;成熟期5570。,(3)玉米:播种期6080;苗期5560;拔节孕穗期6070;抽穗开花期7075;灌浆成熟期70左右。,由于田间作物需水的持续性与农田灌溉或降雨的间歇性,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含水率不可能经常保持在某一最适宜含水率数值不变。,为了保证作物生长,土壤含水率应控制在允许最大和允许最小含水率之间变化。,土壤允许最大含水率(,max),一般以不产生深层渗漏为原则,所以采用,max,田,,,田,为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允许最小含水率(,min),应大于凋萎系数,根据经验一般取卢,min2/3,田,比较适宜,小于此值时土壤水分不易为作物所吸收。,盐碱化地区土壤含水率,在土壤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区,土壤水分允许的含盐浓度的最高值视盐类及作物的种类而定。根系吸水层内土壤含水率应大于,2有效降雨量(,p,0,),降雨量根据设计经验频率选择相应的中等年及干旱年的雨量,分别进行计算。,有效降雨量是设计降雨量减去地面径流量与深层渗漏量之后,保持在土壤计划湿润层内可为作物吸收利用的水量,即,式中,为降雨有效利用系数。其值与一次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延续时间、土壤性质、作物生长、地面覆盖和计划湿润层土层深度等因素有关,一般应根据资料确定。据一些地方资料,如陕西人民引洛区管理局认为春季(小麦生长期)降雨少、降雨强度小,不易发生径流,,值可采用,O.95;,夏秋季降雨集中,降雨强度大,容易发生径流,,值可采用,O.90。,陕西人民引渭渠管理局认为在小麦生长期中,,可采用10;夏季棉花地,可采用,O924O799;,玉米地,可采用0.671。河南、山西等省资料为,=O708,,黑龙江省资料如表3-23。,3地下水补给量(,K),地下水补给量,系指地下水借毛细管作用上升至作物根系活动层内而被作物利用的水量。,其大小与地下水埋藏深度、土壤性质、作物种类、作物需水强度、计划湿润层土壤含水量等有关。,地下水补给量(,K),随灌区地下水动态和各阶段计划湿润层深度不同而变化,应根据当地或条件类似地区的试验、调查资料估算。,目前由于试验资料较少,只能确定其总量大小。地下水补给量是很可观的,在设计灌溉制度时,应根据当地或条件类似地区的试验、调查资料对比作出估算。,4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在作物生育期内计划湿润层是变化的,计划湿润层深度的增加,使增加土层内储存的水分变得可利用,其数量,W,T,可以下式计算:,5旱作物播前灌水定额的确定,播前灌水的目的在于保证作物种子发芽和出苗所必需的土壤水分,如播前土壤水分过低,则应进行灌水补充,通常播前灌水只进行1次,可按下式计算:,拟定灌溉制度的方法步骤:,在确定了上述各项参数后,就可应用图解分析法拟定作物生育期的灌溉制度,其方法步骤如下(图3-8):,1在方格纸上,以横坐标表示时间,按作物生育阶段内的旬月划分;纵坐标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表示水量(降雨量、田间需水量)下部表示土壤储水量,均以,m,3,hm,2,表示。,2将设计年降雨量,逐时段绘于图的上部。,3绘制作物田间需水量(,E),的累积曲线和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获得水量(,W,T,),的累积曲线及地下水补给量(,K),累积曲线。再绘出净耗水量(,E,W,T,K),累积曲线。,4根据各旬的计划湿润层深度(,H),和作物所要求的计划湿润层内土壤含水率上限,max,和下限,min,求出,H,层土层内允许最大储水量,Wmax,和允许最小储水量,Wmin,,并将各值绘于图的下部。,5自作物播种后土壤计划湿润层储水量砜开始逐旬减去(,E-W,T,-K),值,亦即从,A,点引曲线平行于(,E-W,T,-K),曲线,当遇有降雨时应加上有效降雨量,P,0,,,即得计划湿润层土壤的实际储水量变化曲线。,6当,W,曲线接近于,Wmin,时,即进行灌水,灌水定额值也象有效降雨量一样加在,W,曲线上。,7如此反复直至生育期末为止,即可得到全生育期的灌水定额、灌水时间、灌水次数及生育期内的灌溉定额,M,2,=m。,按上述原理,也可采用列表计算法,计算时段常用一旬或五天。,旱作物总灌溉定额,M,是播前灌水定额,M,1,与生育期灌溉额,M,2,之和,即,M=M,1,+M,2,按水量平衡原理估算的灌溉制度,如果气象、作物田间需水量、灌水技术等资料较充分、可靠,则计算结果就比较接近实际情况。,对较大灌区,因自然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应分区制定灌溉制度。并应与前述调查和试验结果相互核对,以求更切合实际。,二、水稻的灌溉制度1.泡田定额,水稻的耕作栽培方法与旱作物完全不同,但其按,水量平衡原理,确定灌溉制度的方法与旱作物基本相同。,确定灌溉制度时,不是以,土壤计划湿润层土壤水分变化,为依据,而是以,淹灌水层深度变化,为依据。,中国水稻栽培主要采用育秧移栽方式。,故水稻的灌溉分为,秧田灌溉和本田灌溉,两种。,本田灌溉又有泡田灌溉与生育期内灌溉,两类。,水稻本田的灌溉定额包括:,泡田定额,M,1,与生育期灌溉定额,M,2,两部分。,泡田定额按土壤、地势、地下水埋深和犁耕深度相类似田块上的实测资料决定。,在,1,为35,cm,条件下,泡田定额大约为:,黏土和黏壤土,7501200,m,3,hm,2,;,中壤土和砂壤土,12001800,m,3,hm,2,(,地下水埋深大于2,m,时)或105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