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下册-寡人之于国也-第二课时-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50121187 上传时间:2024-11-01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一-下册-寡人之于国也-第二课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一-下册-寡人之于国也-第二课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苏教版-高一-下册-寡人之于国也-第二课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2,),苏教版高中必修四 语文,走进,文本,,走进孟子的思想世界,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缘起是什么,?根据,第1段,内容简要,概括。,于国尽心,而,民不加多,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于国,尽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揣摩其言语背后的人物心理。,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管子重令篇,阅读第,2-3,段,,针对梁惠王的困惑,孟子,是如何回答的,?,他想说明什么道理?,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没有,直接正面回答,而是欲擒故纵,抓住梁惠王,“,好战,”,的特点,以战争中逃跑者“五十步笑百步”作比,以此启发梁惠王,意在向梁惠王说明一个道理,“移民移粟”的治国方法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孟子,认为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是什么,?,由“,王好战,”不难看出,梁惠王,喜欢打仗,迷信武力征伐,,导致百姓无法休养生息,最终,“,民不加多,”,。,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孟子为何不直接指出梁惠王的问题,?,这种方式有何好处?,考虑到梁惠王的,身份地位,和自己的,劝说效果,。以梁惠王的爱好作比,可以启发对方,使他不自觉地说出“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就否定了自己的话,从而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这样可以把抽象的道理浅显化,使对方易明白,易接受。,指出梁惠王的问题之后,孟子又进一步提出了哪些使民,“,加多”的措施?它们有怎样的效果?阅读第4段,完成以下表格。,措施,直接效果,最终效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王道之始,数罟不入洿池,材木不可胜用也,斧斤以时入山林,鱼鳖不可胜食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王道之成,“,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措施有何不同?,“,王道之成,”,的措施又分为哪两个方面?,梁惠王的措施没有解决,百姓,生老病死的基本生活问题,不能,使,百姓“养生丧死无憾”,“移民移粟”只是小恩小惠,实质上与邻国统治者的不尽心没有区别。孟子的,主张,不但解决了,百姓,基本生活问题,,还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而且对他们进行教化,使之懂得孝悌之义。这样,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二者有本质的区别。,梁惠王的治国措施和孟子的,“,王道,”,措施有何,区别?,梁惠王没有解决百姓生老病死的基本生活问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你觉得梁惠王会接受孟子的主张吗? 为什么?,适梁,梁惠王不,果,(信),所言,则,见,(被),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到,往),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列传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寡人之于国也置于教材,“,经世济民,”这一板块,所谓,“,经世济民,”,,就是使社会繁荣,百姓安居,这是古代贤士的立世准则,也是历代中国有志向、有作为的知识分子的崇高思想境界。,就本文来看,,孟子,“,经世济民,”,的方略核心是什么?这种思想对于二千多年后的我们有何现实意义?,首先,,“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做事,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资源,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物质生产,它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保证了百姓的生存权。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其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实际上是,不断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让百姓也享受到富贵人家所能享受的“帛”和“肉”,实际上就是身份平等权。,再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保证物质的基础上,加强教育,强调教化,提高百姓的精神文明水平,,这保证了百姓的受教育权。可以让百姓不仅活下去,而且还能活得好。,而实现了百姓的这一系列权利,也意味着国君,“,王道,”,的实现。,“王道之始”,的标志是,“养生丧死无憾”,,这意味着,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都有尊严有归属感,。,“王道之成”,的标志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意味着通过社会教育,百姓特别是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幸福指数增长了,。,孟子提出“,王道,”说法,其落脚点实际是“,民本,”思想。只不过他要借助“王道”达到“,经世济民,”的目的。,“王道”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拥有天下,而在于,有利于百姓,。,面对百姓,孟子比梁惠王更加真诚。,梁惠王是一个好战之君,在他的心中,,能服役之人,才是他真正需要的“民”。,朱熹说:“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之不能移者。”,青壮年需要转移到粮食充足的地方,留在饥荒之地的只可能是老人和孩子。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心中装的只是,适合作战的“民”,,他要保的也只是适合行军的,壮“民”。,所以,才会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一荒唐现象。显然,,梁惠王心中“民”的范围是有限的,是“小民”,是“寡民”。,孟子心中的“民”要比梁惠王心中的“民”的范围广。,孟子明确提出“五十者”“七十者”以及“黎民”等概念,具体而明确。在孟子心中,“民”涵盖了,所有的老百姓,,是“黎民”“全民”。正是因为二者对“民”的理解不一样,才有不同的行为主张。老人和小孩是青壮年的牵挂,青壮年是老人、小孩的依靠。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如果需要青壮年服兵役,最起码应该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这样他们才肯在战场上为君王卖力、效忠。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我们都可以发现孟子的,“全民”,思想才真正有利于国家的稳固与长治久安。,读寡人之于国也,我们读到了孟子那颗博大仁爱的心,它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读寡人之于国也,我们读出了“千年亚圣”孟子的思想精髓,他的凿凿言辞中浸染着“经世济民”的社会立场。,读经典,我们感受到古圣人那穿越历史夜空的灵魂。他在人类的头顶盘旋,用犀利的目光逼视着后人向人性看齐,向道德看齐。,孟子的思想对于,2000,多年后的我们,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的文化生命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