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标本的采集

上传人:ren****ao 文档编号:246667406 上传时间:2024-10-1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0.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脉血标本的采集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动脉血标本的采集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动脉血标本的采集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主要内容,目的,物品准备,部位选择,采集方法及技巧,动脉血标本采集后处理方法,1,目 的,目 的,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判断患者氧合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依据,护理技术操作手册,禁忌症,Allen试验阳性,,禁止采集桡动脉,高凝状态,出血倾向或抗凝治疗期间,2,物品准备,物品准备,5.5号头皮针,1ml或5ml注射器,安尔碘,肝素钠(,10,0ml生理盐水+肝素钠1支),,3cm拔针棉签,请注意:,操作前一定准备好物品!,桡动脉采血,肝素,血样的抗凝操作,1.抗凝的配比要求:1支(12500 U/,2,ML)的肝素原液配比100 ML 的生理盐水。配比好的肝素液,24小时更换,。,2抗凝操作:用2ML或5ML的消毒注射器抽取配比好的肝素液,抽,推两次肝素,使针管全部湿润,将多余肝素排出,死腔余留的肝素液即为抗凝剂。,-依据血气操作规范,3,血管的选择,血管部位的选择总则,选择血管部位,要从操作方便、防止并发出血及血管堵塞、减少患者痛苦等方面考虑。,(1)要选择易于触摸,位置固定,穿刺方便,容易止血的血管。,(2)选择侧支循环丰富的血管,避免血管痉挛造成管腔狭窄或阻塞,影响其他组织血液供应。,(3)尽量避开有静脉、神经并行的血管。,(4)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动脉搏动情况,穿刺部位有无瘢痕、硬结、皮下血肿。,血管的选择,(1)股动脉:搏动清晰、易穿刺、不便管理、潜在感染,保留时间短;,(2)肱动脉:并发症少,数值可靠,临床少用,但出血几率大;,(3)颞浅动脉:血管扭曲,置管困难,多用于小儿;,(4)腋动脉:易于定位,并发症少;,(5)尺动脉:人类90的手部循环是由尺动脉供给;,(6)足背动脉:极少栓塞,常做为备用血管,足背动脉保留方便,不易随患者的活动而使留置针脱出;,(7)桡动脉:首选,常用左侧,易定位,侧支丰富。穿刺前必须做ALLEN试验。,常用动脉穿刺部位,足背动脉,肱动脉,股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该动脉特点与桡动脉相似,浅表、触摸易定位,与足底外侧动脉间存在足底动脉弓,易于止血,亦可选用。,颞动脉:该动脉十分浅表,特别是在早产儿、新生儿其分支清析可见,它供应头面部软组织血液,侧枝循环丰富,周围无重要器官,下为颅骨,易于压迫止血。在耳屏前方的颧弓根部,易于触及,向上延伸为其顶支,向前发出颞支,新生儿多选择其分支穿刺,安全且成功率高。,股动脉:该动脉粗大,在股三角区位置易暴露,在急诊采血时便于操作。但此处该动脉外侧为粗大的股神经,内侧为股静脉,易损伤股神经,且易误采静脉血。因位置较深,不易压迫止血而形成血肿,压迫过久又易形成血栓,很难建立侧枝循环,且新生儿的髋关节处软组织薄弱,垂直进针有刺入关节囊的危险,故应尽量不用。凝血机制障碍者为绝对禁用。,4,采集方法及技巧,(一),桡动脉,采血,桡动脉自肱动脉分出,与桡骨平行下降,其下部位置较浅,表面附以皮肤和筋膜,附近无重要的神经和血管,迷走神经分布少,不易发生神经、血管损伤,据报道,股动脉穿刺强疼痛率达72%,桡动脉穿刺可减少到18.5%,解剖学基础,(一),桡动脉,采血,桡动脉:位置表浅、穿刺容易成功,有尺动脉侧支循环,最常用部位。但是,有1.6%的病人的尺动脉功能不好,所有在桡动脉穿刺前应该进行Allens试验来确认尺动脉灌注。,操作步骤,桡动脉采血前做Allen试验,,抬高患儿手臂向腕部挤压手掌使其皮肤发白,同时压迫腕部的桡动脉和尺动脉,然后放开尺动脉,手掌应在10秒内恢复正常颜色。,提示尺动脉有足够的侧支循环,否则说明该侧的尺动脉侧支循环不良,应更换另一侧手穿刺。,-依据第四版实用新生儿学,(一),桡动脉,采血,ALLEN,试验,1)抬起手握拳30秒。,2)压迫尺动脉和桡动脉。,3)松拳,手指特别是指尖颜色苍白。,4)停止压迫尺动脉,5-7秒内由苍白转红。,穿刺点定位,常规法:手掌横纹上12cm的动脉搏动处。,十字定位法:从桡骨茎突向前臂内侧中线作一水平线,再以此水平线的中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垂直线与第2或第2腕横交点处为穿刺点。对于血压偏低时或过于肥胖的患者不易触摸波动位置时可采用此法。,(一),桡动脉,采血,进针部位:,穿刺侧上肢外展30-60度,手掌向上,腕背屈40-50度,下面垫一海绵小枕,绷紧桡动脉以利穿刺。进针点选择在第二腕横纹距离桡动脉搏动点最明显的远心端0.5-1cm处避开浅表静脉。,(一),桡动脉,采血,新生儿,操作方法,固定患儿的前臂和手掌,使腕部伸展,在腕部近端第二腕横纹侧用左手食指触摸桡动脉,用安尔碘消毒穿刺部位。,取穿刺针与皮肤呈30角,斜面向上,缓慢进针直到见血,,轻轻抽吸采集到所需的血样。,拔出针头,用棉签压迫穿刺部位至少5分钟。,(一),桡动脉,采血,-依据第四版实用新生儿学,(二)股动脉脉采血,管径粗,动脉压力高,血流量大,搏动易触摸,患者取仰卧位,穿刺大腿取外展位,股动脉穿刺部位较深,有出血不易立即发现,易逐渐形成血肿;,解剖位置较深,容易造成感染,股动脉与股静脉相距仅 0.5cm,容易误穿静脉,适用于血容量不足,血压偏低,动脉搏动不明显的病人,新生儿体位:,采血时患儿,正确的体位,是穿刺成功的基础。一般来说,,患儿取仰卧位,穿刺侧大腿外旋、,外展与躯体纵轴成45角,,,臀下垫一小枕,使腹股沟展平,小腿弯曲与大腿成90角,另一腿伸直。,(二)股动脉采血,有条件者备助手一名,按压患儿。助手站在患儿头侧,用两肘及前臂约束患儿躯干及四肢,两手分别固定患儿两腿。,位置判断:,根据股动脉与股静脉平行走行的特点,于腹股沟中、内1/3处摸到股动脉搏动后为穿刺点,。,进针角度,:,右手持注射器沿股静脉的体表投影方向进针,由浅入深,进针手法呈20-30,(肥胖儿童加大角度为30-40),见回血时抽取所需血量,。,(二)股动脉采血,注意事项,1 正确了解股,动,脉的解剖位置,根据患儿和病情,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穿刺点定位。,2 根据患儿皮下脂肪厚薄来确定进针深浅度,对于皮下脂肪薄者,针头进入1/2或2/3,厚者进入3/4。,3,正确的体位及有效的肢体按压是穿刺成功的基础,各种穿刺点定位都是在正确体位基础上进行的,若体位不正确,各种穿刺点定位已失去意义。股,动,脉采血时,患儿多不配合,若不能进行有效的肢体按压,采血技术再高,也难以成功。,(二)股动脉采血,4、,若穿刺失败,复针后再失败,应换另一侧,,,不要在同一部位多次反复穿刺或左右摆动,以免造成血肿或较大范围的损伤;,斜刺时向上刺入不可过深,以免伤及髋关节或腹腔内组织,穿刺时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面色、生命体征等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5、,穿刺后时注意事项 穿刺后应按压穿刺点3-5分钟,对出血、凝血异常的患儿,按压时间延长5-10分钟,按压时切忌一压一松,按压力度要适宜,勿造成下肢青紫;,穿刺后注意保护穿刺处,以防粪尿污染。,6、,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腹股沟有伤口、糜烂或感染者不作此操作。,(二)股动脉采血,定位:上臂内侧下1/3,肱二头肌肌腱内侧搏动最明显处,肘部皮肤皱褶向上二横指为最佳穿刺部位,前臂伸直并外展,肱动脉穿刺成功率较桡动脉低,如果因其他原因(腕部外伤、静脉输液、桡动脉搏动弱等)不方便穿刺情况下,肱动脉是很好的选择,(三),肱,动脉采血,(四)足背动脉采血,足背动脉通过足背内外踝中点,为胫前动脉的直接延续,穿刺点选择足背动脉搏动最强处,穿刺时将针头与皮肤成15-20,。,角,4%-12%的正常人先天无法摸到足背动脉,而老年人动脉系统发生生理性老化,血管走向畸形,6%的老年人无法摸到足背动脉或搏动很微弱,大大降低了足背动脉穿刺成功率,不适用于低血压,休克,末梢循环差的病人。,4,动脉血标本采集后处理方法,血标本采集后病人处理,1、使用干棉签按压针眼处,迅速拔针,拔针后立即将针尖斜面刺入橡皮塞内,已隔绝空气。,2、指导患者或家属垂直按压穿刺部位5-10分钟至不出血为止,禁止环揉。,如果抗凝机制不好的病人,加压,的时间要在十分钟以上,,,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迹象,肱动脉和股动脉的加压时间要顺应延长,血标本采集后病人处理,采血后应注意,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应禁止热敷、不要沾水,当日尽量不洗澡,以免引起局部感染,穿刺部位同侧肢体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如果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血气标本的,抗凝,处理,血标本混匀:这是整个抗凝步骤的重中之重。,就是在抽好血样后(不能有气泡)需立刻混匀(将注射器在双手中搓动,上下颠倒至少20秒以上)。,血标本送检,再次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给血样标本贴上标签,立即送检标本,室温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如果无法立即送检血液标本时,就要把血液标本放置在冰水中进行保存,然后送检,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氧合血红蛋白,血呈鲜红色,压力高,搏动明显,易触及。,静脉血由于氧合血红蛋白把氧释放到组织,而成了还原血红蛋白,同时组织代谢产物回收收入血液,使静脉血呈暗红色,而且压力低,搏动不明显不易触及。,1、PO250mmHg一般为动脉血,PO240mmHg一般为静脉血;,2、血气分析中SaO,2,与病人手指氧饱和度相符为动脉血;,3、桡动脉处穿刺抽血多为动脉血。,英文,中文,正常值 平均值,pH PH值 7.357.45 7.40,PaCO,2,二氧化碳分压 3545mmHg 40,PaO,2,氧化压 95100mmHg,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 96100,HCO,3,-,实际碳酸氢盐 2227mmol/L 24,BB 缓冲碱(全血碱含量)4555mmol/L 48,BE 标准碱剩余,3mmol/L 0,BEact 实际剩余碱 3mmol/L 0,BEecf 细胞外剩余碱 3mmol/L 0,(血浆剩余碱),AG 阴离子间隙 24mmol/L 12,P,50,SaO,2,为50时氧分压 26.6 mmH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