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言志诗鉴赏ppt

上传人:xuey****n398 文档编号:245620022 上传时间:2024-10-0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物言志诗鉴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咏物言志诗鉴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咏物言志诗鉴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咏物诗,鉴赏,诗歌分类鉴赏,古人云:“一枝一叶总关情”“歌诗合为情而发”。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抒发出来或暗示自己的志向情操,这就是咏物诗的定义。咏物诗常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咏物诗的目的不在“物”,而在“情”。“物”只是一个载体。要提高赏析咏物诗的能力,关键是要找准“物”的特点,然后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一、含义,咏物与写景的区别,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二、常用手法,托物言志 对比 拟人,菊 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菊 花 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托物言志 对比 比喻,白云泉 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托物言志 象征,三、鉴赏思路,寄托的情感,表现手法,写了什么物,有什么特点,四、感情类别,1,、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官仓鼠,曹邺,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四、感情类别,2,、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春柳繁盛、秋柳枯凋,自伤迟暮、自叹身世,四、感情类别,3,、表达志向的,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一支先开,幽香素艳,希望他年应时而发,在京城独占鳌头,如何鉴赏咏物诗?,1、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2、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3、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4、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5、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四、感情类别,5,、表达喜好和兴趣的。,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花中最后凋谢,对菊花的喜爱,咏物诗常用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比喻、象征,对比、烘托,拟人等,拓展,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1、 树木类:,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折柳: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往事如烟,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梧桐: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2、 花草类:,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 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希望 荒凉,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红豆:男女爱情的信物,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隐逸 高洁 脱俗,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莲:表达爱情 纯洁清高,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人 高洁的品格,3、动物类,猿猴:哀伤 凄厉,鸿鹄::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题榴花 宋 朱熹,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感叹,并借此抒发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六、实战演练,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