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反思与行动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245361980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反思与行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反思与行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反思与行动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反思与行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张 华,教授 教育学博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反思与行动,一、综合实践活动及其在新课程中的地位,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论(axiology)思考,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论(epistemology)思考,四、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若干问题,一、综合实践活动及其在新课程中的地位,(一)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二)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程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新课程的基本结构,单学科,学科课程,综合学科,指定领域,综合实践活动,非指定领域,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论思考,(一)从卢梭的一个假设谈起,“假如一个科学家带着他的书和仪器被流放到一个荒岛上,他将不会再自找麻烦去研究太阳系、万有引力定律或微积分,他甚至再也不会打开书本;但他再也不会静止下来,直到他把他的荒岛的最偏僻的角落都探索完毕。”,J.J.Rousseau,自然的需要与兴趣(,natural needs and interests,),人为的需要与兴趣(,artificial needs and interests,),为什么教育必须尊重“自然的需要与兴趣”?,“教育的狂妄”与“教育的天国”,(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论基础,1。人天然具有探究心,人的探究由“惊奇”(wonder)来引导。,2。人的探究性在程度上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和生长的过程,而非“不全则无”(all or nothing)的过程。,3。人的探究性和创造性的泯灭是崇拜必然性、程序化、技术化、去情境的教育的结果。,4。承认成人的“研究”与儿童的“研究”的本质区别,确立儿童“研究”的独特价值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基础。,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论思考,(一)历史地看待“启蒙运动”以来的“技术理性”(technical reason)及其“原子论”(atomism)和“还原论”(reductionism)性格,教育中的“恐怖主义”的根源:第一,强化教育中“权威与服从关系”的专制教学体制;第二,“技术理性”的极端膨胀,(二)什么是整体论(holism),为什么是整体论,“互联性”(co-relatedness)和“互根性”(co-originality),四、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若干问题,(一)怎样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二),综合实践活动是“优等生”的专利吗?,1,。种种误解,“,精英主义”价值观,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小科学家”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城市学生的课程,广大农村学生无法实施;等等。,2,。综合实践活动是深层的教育民主的体现,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具体性,确立“多元主义”价值观。,(三),综合实践活动是“科技类活动课程”吗?,1,。我国当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倾向,“研究性学习”,=“,科学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科技类活动课程”,2,。当务之急:摆脱“惟科学主义”倾向,融合自然、社会与自我,融合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融合科学、艺术与道德,(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哪些?,(,1,)指定领域,A.,研究性学习,B.,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C.,信息技术教育,D.,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四大指定领域是以融合的形态呈现的。,(,2,)非指定领域,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五)怎样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六)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两张皮”吗?,走出“二元论”的怪圈,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七)怎样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线索,(1)学生与自然的关系,(2)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应以学生为核心,实现上述三种关系的均衡与整合,最终指向于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八)怎样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把预设极端化会阉割过程的教育价值,最终会导致教育的“生产化”与学校的“工厂化”。,预设的目的不是限制生成,而是提高生成的效率。,(九)教师该怎样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1。教师为什么要指导?,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教师指导是学生社会性的必然要求。,学生需要的复杂性,第一,学生所实际体验到的需要可能并非其客观发展需要,第二,学生所未实际体验到的需要可能恰恰是其客观的发展需要,2,。教师该怎样指导?,教师的指导艺术:把学生的客观发展需要机智地转变为学生意识到的和实际体验到的需要,指导方式:“团体指导,协同教学”,指导内容: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过程,善于组织学生进行成果的分享与交流。,(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有教材吗?,1,。泛起的程序化的、具有学科性质的所谓“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将消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并带来其他负面效应。,2,。丰富多彩的适合儿童需要的学习读物不等于系统化的教材。,(十一)综合实践活动要用考试来评价吗?,1,。反对通过考试等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2,。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1,)评价理念,A.,整体观: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B.,多元化: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C.,过程性: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2),评价方式,先决条件:观察,“档案袋评定”,“协商研讨式评定”,(十二)为什么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1。基础学校何以沦为“文化沙漠”?,2。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视为重建学校文化的重要契机,五、结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成为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1,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2,学习者是自己课程的主体,而不是别人提供的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哪怕这种课程是无可挑剔的);,3,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课程应尊重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4,分等划类的考试等量化评价方式不是课程评价的惟一形式或最好形式,质性评价更能体现人的发展的特殊性;,5,个性健全发展是课程的根本目的;,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