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附录体外诊断试剂培训

上传人:zhu****ng 文档编号:245207964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34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附录体外诊断试剂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附录体外诊断试剂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附录体外诊断试剂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6/12/28,#,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 体外诊断试剂,部门:质量部,时间:,2015.09,1,在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和健康状态评价的过程中,用于人体样本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质控品等产品。,2014,年,12,月,29,日,,CFDA,官网发布了最新版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后的,规范,共十三章八十四条,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7,月,10,日,,CFDA,官网一并发布体外诊断试剂、无菌医疗器械以及植入性医疗器械三大领域的相关规范。,本附录是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特殊要求。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本附录的要求。,2,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1.,范围和原则,2.,特殊要求,3.,术语,4.,附则,2.1,人员,2.2,厂房与设施,2.3,设备,2.4,设计开发,2.5,采购,2.6,生产管理,2.7,质量控制,3,第一部分 范围和原则,本附录适用于,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本附录是对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特殊要求,。,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本附录的要求。,4,国家法定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血源筛查的品种(,中国药典,2010,版收载的诊断试剂):,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剂,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诊断试剂,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人血清,),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5,第二部分 人员,更好的履行其职责,职责,部门职责,岗位职责,质量管理职责,培训,岗前培训,专业知识培训,防护知识培训,法律法规培训,培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上岗证,建立人员健康档案,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操作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患有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6,培训,洁净区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培训。临时进入洁净区的,应当进行指导和监督。,1,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的全体人员,包括清洁、维修等人员均应当根据其产品和所从事的生产操作进行专业和安全防护培训。,2,制定年度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内容,3,7,人员洁净区进出流程图,1,1.,洁净室(区)的门应当向洁净度高的方向开启,安全门应当向安全疏散方向开启;,2.,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的静压差应当大于,5,帕斯卡,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帕斯卡,并应当有指示压差的装置;相同级别洁净室间的压差梯度应当合理。,8,洁净服穿戴要求,2,PS,:进出洁净区,人流物流分开。物料进入洁净区,通过物流通道(传递窗进入),需经紫外灯照射。,1.,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要求。不得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应当能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止人体脱落物。,2.,裸手接触产品的操作人员每隔一定时间对手进行消毒,消毒剂的种类应当定期更换。,洁净区工作服,9,职责,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具有医学、检验学、生物学、免疫学、药学等与所生产产品相关专业知识,实践经验;,1,生产负责人与质量负责人不得相互兼任;,2,质量部的主要职责不得委托他人,例如:产品放行,不合格品最终处理等。,3,10,第三部分 厂房与设施,厂房与设施应当符合生产要求,生产、行政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相妨碍。,生产产房应当设置防尘、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洁净区的门、窗 应当密闭,洁净室门应当向洁净度高的方向开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免疫荧光试剂、免疫发光试剂、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金标试剂、干化学法试剂、细胞培养基、校准品与质控品、酶类、抗原、,抗体,和其他活性类组分的,配制,、,分装、贴膜,及,内包装,等,生产区域应当不低于,100,000,(十万)级洁净度级别。,11,阴性、阳性血清、质粒或血液制品等的处理操作,生产区域应当,不低于,10,,,000,(万)级洁净度级别,并应当与相邻区域保持相对,负压。,无菌物料等分装处理操作,操作区域应当符合,局部,100,级,洁净度级,别。,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具有污染性或传染性、具有生物活性,或来源于生物体的物料的存放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所涉及的物,料应当列出清单,专区存放、专人保管和发放,并制定相应的防,护规程。如专库、双人双锁,明显的识别标识等。,生产中的废液、废物等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并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12,洁净区,洁净度,级,别,尘粒最大允许数,m,3,微生物最大允许数,0.5m,5m,浮游菌,m,3,沉降菌皿,100,级,3,500,0,5,l,10,000,级,350,0O0,2,000,100,3,1OO,000,级,3,500,000,20,000,500,10,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表,1,100,级,10000,级,100000,级,13,洁净室(区)设施,2,1.,进入洁净区的管道、进回风口布局应当合理,水、电、气输送线路与墙体接口处应当可靠密封,照明灯具,不得悬吊,。,2.,洁净室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当与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当控制在,18-28,,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3.,洁净室和非洁净室之间应有,缓冲设施,。,4.,洁净室的内表面(墙面、地面、操作台等)应当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避免积尘,并,便于清洁处理和消毒,。,5.,洁净室的空气如循环使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6.,水池、地漏应安装,防止倒灌,的装置,避免对环境和物料造成污染。,100,级的洁净室内不得设置地漏。,7.,产尘操作间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粉尘扩散,避免交叉污染。,14,洁净室(区)设施,2,9.,对生产环境没有空气净化要求的体外诊断试剂,应当在清洁的环境内进行生产。,清洁条件基本要求:,防尘、通风、防止昆虫等措施;,应当有换鞋、更衣、佩戴帽子和口罩、手消毒等措施;,生产场地应当便于清洁;,应当对生产区域进行定期清洁、清洗、消毒;,应当根据生产要求对生产车间的温湿度进行控制。,15,8.,洁净室(区)内的人数应当与洁净室(区)面积相适应。,仓储区要与生产规模相适应,能够满足原材料、包,装材料、中间品、产品的贮存条件和要求,按照待,验、合格、不合格、退货或者召回等情形进行分区,存放,便于检查和监控。,1,仓储区,16,企业应当配备与产品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场所和设施。,微生物检测室一般分:无菌检测室、微生物限度检测室、阳性,对照室。,1,检验区,17,第四部分 设备,1,生产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维修和维护必须符合预,期用途,便于操作、清洁、维护。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防止非预期使用。,配料罐容器与设备连接的主要管道应当标明内存的物料名称、流向。,18,生产设备,检验设备,仪器、器具,设备记录,1.,与试剂直接接触的设备和器具应易于清洁和保养、不与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或吸附作用,不会对试剂造成污染;,2.,设备的有效性进行定期验证;,3.,计量器具应按周期计量。计量器具的量程和精度应当满足使用要求,标明其校准有效期,并保存相应记录。,4.,对有特殊要求的仪器、仪表,应当安放在专门的仪器室内,并有防止静电、震动、潮湿或其它外界因素影响的设施。(如精度比较高的分析天平),19,需要冷藏、冷冻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应当配备相应,的冷藏、冷冻设备,并按规定监测设备运行状况、记录,储存温度。,除了生产过程外,还要关注包装、运输、储存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3,工艺用水制水设备应当满足水质要求并通过验证。制水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维护。应当制定工艺用水的管理文件。,4,洁净室空调净化系统应当经过确认并保持连续运行。若停机后再次开启空调系统,应当进行必要的测试或验证,以确认仍能达到规定的洁净度级别要求。,20,第五部分 文件管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体系文件,技术文件,记录,程序文件,1,21,生产企业应当建立文件的编制、更改、审查、批准、撤销、发,放及保管的管理制度。发放、使用的文件应为,受控,的,现行文本,。,已作废,的文件除留档备查外,,不得在工作现场出现,。,2,应当按照程序对记录进行控制,制订记录的目录清单或样式,,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管、检索、处置的职责和要求,,确定记录的保存期限,。记录应,清晰,、,完整,,,不得随意,更改内,容或,涂改,,并按规定签字。,3,更改时应可辨认原数据,一般在原数据上划线,然后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数据,并签上更改人的姓名及当天日期。,4,记录的保存期限应当至少相当于企业所规定的医疗器械的寿命,但从放行产品日期起不少于,2,年,或者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可追溯。,22,第六部分 设计开发,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设计控制,产品研制控制,设计策划,设计更改,23,风险主要集中在,1,、有关生物安全性;,2,、有关环境安全;,3,、有关分析性能变化造成的;,4,、有关稳定性的风险;,5,、有关包装、储存、运输、使用说明的风险等等。,YY/T0316-2008,(,IDT ISO 14971,:,2007,),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当选用的材料、零件或者产品功能的改变可能影响到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有效性,时,应当评价因改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必要时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同时应当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24,研制过程中,应建立和保存产品的技术规范和应用,技术文件。,1.,文件清单,2.,引用的技术标准,3.,设计验证文件,4.,工艺文件,5.,检验文件,大部分常用的体外诊断试剂的设计来源于经典资料的引用,所以对上述设计资料引用证明十分重要,验证文件、工艺文件、和检验文件是,现场核查,的重点内容,必须经设计转换。,25,现场核查内容:,1.,管理制度制定与执行情况(研制质量管理有关);,2.,研制人员;,3.,研制设备、仪器;,4.,试制与研制记录;,5.,研制、生产情况及条件与有关规定是否相符;,6.,原料购进、使用请款;,7.,样品试制及留样情况;,8.,对于委托研究情况,26,过程验证,验证,验证项目,验证报告,验证实施,验证方案,验证文件,验证方案,验证报告,评价和建议,批准人,27,1.,生产一定周期后,应当对关键项目进行,再验证,。,2.,生产车间连续停产一年以上的,重新组织生产前应当对生产环境及设施设备、主要原辅材料、关键工序、检验设备及质量控制方法等重新进行验证。,连续停产不足一年的,如有必要,也应当重新对生产环境和设施设备进行验证。,过程验证,28,过程验证,变更性再验证,生产场地变更的验证,生产工艺变更的验证,辅料变更的验证,内包装材料变更的验证,关键设备变更的验证,主要原辅料供应商变更的验证,再验证包括:,强制,/,周期性再验证,灭菌设备(干热、湿热),关键设备,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水系统,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29,确定外购、外协,物料清单,,并明确物料的,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应建立,供方评估制度,,供货商资格审核并建立,供应商档案,;,应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签订质量协议,;,应能证明外购的,校准品,和,质控品,的来源和溯源性;,有,特殊要求的物料,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进行采购和进货检验。,第七部分 采购,30,第八部分 生产管理,批号管理,标识化管理,物料平衡,卫生、清场,生产过程控制,1.,做到有效隔离,避免混料、污染;,2.,做好相应记录,确保生产过程可追溯性。,3.,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