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

上传人:zhu****ng 文档编号:245197805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高新义,首都医科大学心理教研室,心理卫生的概念,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就是通过各种教育和具体措施,维护和改进健康的心理以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环境,使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都保持良好或完满的状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婴儿期0-1岁,靠母亲喂养、保护,幼儿期2-3岁,依靠父母养育,生理行动上,能自己活动、吃饭、上厕所,应付基本的生活需求。,学龄前期4-5岁,可离开父母,上幼儿园。,少年期6-11岁小学阶段,青少年期12-17岁,心理发展过程与心理异常,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有八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会出现一个主要的危机或冲突。,大致年龄,危机,充分解决,不充分解决,01岁,信任不信任,基本信任感,不安全感、焦虑,23岁,自主自我怀疑,知道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身体、做某些事情,感到无法完全控制自己,46岁,主动内疚,相信自己是发起者、创造者,感到无法完全控制事情,712岁,勤奋自卑,丰富的社会技能和认知技能,感到自己没有价值,1319岁,同一性角色混乱,自我认同感形成,明白自己是谁,接受并欣赏自己,缺乏自信心,又失败感,2024岁,亲密孤独,有能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需要承诺的关系,感到自己是充满混乱的、变化不定的,不清楚自己是谁,2564岁,再生力停滞,更关注家庭、社会和后代,过分关注自我,缺乏未来的定向,64岁以上,自我实现失望,完善感,对自己的一生满足,感到无用沮丧,婴儿之养育与保护,观察与沟通,新生的婴儿,到周岁前后,不会讲话,父母要观察“,非语言的表现,”及“,语言前的沟通,”。,心理卫生,1、对乳儿进行感官、动作、言语三大训练,对促进其生理功能迅速提高和心理活动健康发展都大为有益。“三大训练”有益于心理卫生。,感官训练,就是经常给乳儿的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官器官以适宜的信息刺激。,动作训练,应按顺序有计划地进行。乳儿动作发展的顺序是口、头、四肢最后是躯体。,言语训练,包括:不应过多用奶头堵嘴以制止孩子哭喊。,2、让乳儿饱尝母爱,乳儿的“皮肤饥饿”和对母亲的渴望都是很强烈的。父母或其他抚育者都应尽量满足孩子母爱的需要。母乳喂养,不只是满足生理需要,而且还能让孩子饱尝母爱。,3、断奶的心理卫生问题,断奶对孩子来说是件大事,常因处理不当而对其幼小的心灵造成重大的精神刺激。,4、训练孩子自己控制大小便的心理卫生问题。,婴儿期的孩子已渐渐能够控制自己大小便,但这也需要成人耐心训练。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说,孩子大小便的自我控制训练不宜过早,以从22个月开始训练为宜。有人研究,过早要求孩子自我控制大小便,或采取打骂、斥责来训练,不但训练过程延长,而且容易造成心理创伤。,5、逗着孩子玩的心理卫生问题,主题一,母乳喂养好,还是奶瓶喂养好,案例:,刚出生的明明每隔2-4小时就得吃一次奶,妈妈整夜的睡不好觉。初为人母的喜悦一下子被疲劳冲淡了许多。有同事说许多孩子配方奶粉挺好的,几乎完全可以代替母乳。而且,宝宝睡觉前喝完奶粉以后,能一觉睡到天亮。这让妈妈有些心动。于是,她试着将奶瓶塞到了明明的口中。可是聪明的宝宝一点儿不买账,居然将奶瓶用舌头顶了出来,并且哇哇大叫着往妈妈怀里钻。抓住妈妈的衣服,准确的将乳头重新含在嘴里,大口的吮吸。妈妈看着宝宝“贪婪”的模样,不由自主的流露出会心的微笑。而明明也神情专注地看着妈妈的脸,表露出一种满足、平和的神情。,心理解析,:,首先,母乳喂养能够增进孩子心理行为的发展。,其次,母乳喂养是建立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和环境信任感的理想途径。在心理上,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宝宝,值得大人的呵护。而妈妈是一个好人,值得他的信赖与依托。而对于周围环境,也就是妈妈的怀抱,孩子会感到非常的温暖和舒适。这是孩子对人生和他人有信赖和被信赖的最初体验。能够更好获得这种体验的孩子将来更能够具有乐观的世界观,更容易发现别人身上积极的方面,更加有能力向别人寻求情绪的支持。反之,则容易导致孩子对世界、人际关系的不信任和怀疑态度。不接受别人对自己的爱,甚至连自己都不接受。最终难于与别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主题二,孩子怎么不如以前那样爱笑了,案例,西西半岁,长的漂亮,又愿意笑,特别讨人喜欢。可不知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孩子见到外人,不像以前那么爱笑了。有些老人见到孩子可爱,伸手想抱抱孩子,西西居然放声大哭。西西的妈妈非常尴尬,赶紧边哄孩子边道歉。心里直犯嘀咕:“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大方了。”西西的爸爸在外地上学,有两个月没见到孩子了。昨天回家后,西西歪着个小脑袋,陌生的瞅着爸爸。妈妈让孩子喊爸爸,可孩子过了半天才怯生生的喊了一声。妈妈开玩笑的说,看来女儿连爸爸也不认识了。可爸爸没有生气,也没有急于抱孩子,他拿出给孩子带的礼物,逗孩子玩。过了几天,西西喊出的居然都是“爸爸”两个字。一见到爸爸,脸上就乐开了花。,心理分析,婴儿首先出现的是生理性的笑,这一般在婴儿被喂饱喝足时,或者睡觉的时候出现。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的生理需求被满足,感到浑身舒服,孩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快乐的。我们可以随意的把孩子抱起来亲热。孩子也很配合,似乎对谁都很友好。只要谁看他,他就冲谁笑。即便妈妈离开也无所谓。,当婴儿长到5个月以后,随着辨别力和记忆力的提高,他能够区别不同的人脸。因此怕生现象开始出现。这时孩子的笑也逐渐由生理性的笑转变为社会性的笑。这种笑有了选择性,他只对他信赖的人微笑,而对陌生人会作出相反的反应,如回避陌生人、不要求陌生人抱、也不对陌生人笑。,对策:,首先,孩子的变化符合正常的心理发展规律,表明孩子在生理心理机能方面的提高。妈妈应对此表示理解,通过抚摸孩子的身体等形式,给他以安慰,使其感到安全。而不应该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沮丧,甚至是生气的模样。如果这样的话,就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信赖的妈妈不理解、不支持他,从而产生一种委屈、困惑和无助感。,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去接触不同的人,而不要因为孩子怕见人就一直呆在家里,这反而会阻碍孩子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当孩子在与陌生人的交往中逐渐意识到他们不会对自己产生伤害时,孩子的害怕心理就会缓解很多。,再次,妈妈的行为也会影响着孩子对陌生人的距离感。如果妈妈对陌生人采取友好态度的话,孩子也会亲近这个陌生人。,主题三 乱扔东西是故意捣乱吗?,案例,孩子快一岁了,妈妈的乳汁已经满足不了她的营养需要。所以,每次家人吃饭的时候,姥姥总会把晓晓抱到饭桌旁边,喂她吃饭。可是小家伙一点都不老实,除了嘴动,双手也不闲着。她左手拿着刚刚从姥姥手中抢过来的汤勺,右手拿着一个塑料玩具,一会儿互相敲打,一会儿又一起使劲的往桌子上敲。几分钟后,她好像是玩的不耐烦了,索性把手中的东西扔在了地上。姥姥想这下孩子终于可以安静一会儿,老老实实的吃饭了。谁想,当小家伙发现姥姥没有反应时,便开始向姥姥大喊大叫,一会看看姥姥,一会又看看地上的东西,伸出两个小手,示意姥姥把她扔在地上的东西捡给她。姥姥疼爱外孙女,就把东西重新放到了孩子的手中。小家伙一下子又乐了起来。这次,她干脆将刚刚捡起来的东西直接扔到了地上。姥姥捡起来,她又扔到了地上,心理分析,孩子的这种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伴发着孩子认知、情绪上的发展,孩子通过敲击和抛掷东西开始认识不同物体的物理特征,锻炼他们手眼协调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强化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是他们成长的体现,也是建立自信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骨骼、肌肉以及思维、记忆发展到一定程度。他们渐渐学会了通过独立和有意识的把玩和抛掷东西,来显示和验证自己的力量,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是孩子早期的社会互动,也是他们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不是在有意的找大人们的麻烦。当他们意识到自己扔掉的东西,大人可以捡起来,并还给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很高兴的发现抛掷东西居然是两个人之间的游戏。如果大人能够很好的配合的话,他们就可以在这种游戏中体验到快乐,能够与外界建立起谐和的互动关系。,主题四 孩子怎么又开始吸吮手指了?,案例,:晓晓一岁了,但最近妈妈发现孩子总是把手指放到口中,这种现象曾经在孩子、个月的时候出现过。但是,后来就渐渐的少了。可是现在这种倒退行为让妈妈感到非常不安。所以,全家立即行动起来,一发现孩子把手放入口中,就强行将孩子的手指从嘴里拉出来,或者干脆给孩子带上小手套等方法来阻止。但是,这些办法并不奏效,而且孩子有时候因为家人的举动受到惊吓,感到委屈。,心理分析,:从心理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婴儿与幼儿吸吮手指的意义是不同的,应分别对待。,个月的婴儿能够吸吮自己的手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婴儿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这意味着婴儿即将进入到手指分化协调的阶段,为以后抓握动作的出现打好基础。作为家长,应在这时期(个月内)让婴儿去吸吮手指,这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其次,孩子为什么会在一岁又重新出现这种现象,应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来看。,孩子正处于断奶期,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当妈妈逐渐缩短喂奶的时间和频率时,孩子不会理智的去思考我已经长大了,不能或不必再喝妈妈的奶水了。而会产生“妈妈不要我了”或“不爱我了”等幼稚想法,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抛弃感”和“不安全感”,面对这种情况,孩子会非常方便的将自己的手指代替妈妈的乳头放到口中,通过吸吮手指来摆脱焦虑不安的情绪,而产生一种相对安全感和满足感。,首先在断奶期间,妈妈应该给予幼儿依恋的满足,经常抚摸、拥抱幼儿,使幼儿顺利平稳的渡过断奶期,避免给幼儿造成心理创伤。,其次要意识到这是孩子的一个自然发展过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逐渐意识到妈妈是爱他的,他就会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外部世界,主动的用手去探索自己所接触的东西,对吸吮手指失去兴趣。,最后,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父母不可大声训斥,应边与孩子说话,边把孩子的手从嘴巴里拿出来,不露声色,握住他的手抚摸,同时把玩具放入他的手里,逗他摆弄,使他无暇去吸吮,让这种行为自然而然的消退。,主题五 为什么孩子总爱拿着臭袜子睡觉,案例,:丞丞一岁半了,虎头虎脑地样子甚是可爱。现在单独睡小床。可是最近,丞丞出现一个怪毛病。就是每当睡觉的时候,必须得用手攥着一双他曾经穿过的旧袜子才行。妈妈想用其他玩具交换孩子手中的袜子,可是孩子说什么也不撒手,没有袜子就是不睡。孩子怎么了?,心理分析,在心理学上,这些物品被称为“情感依恋物”或者叫做“过渡性客体”。,孩子的行为是他们依恋的表现。,那么孩子的这种行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孩子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心理经历一次与亲人分离的焦虑,会产生一些不安全感和恐惧感。,在原情感依恋者不在的情况下,孩子会本能的找一个自己熟悉的替代品,也就是“情感依恋物”,渡过情绪上的危机,保护心理不受外界的威胁。,如果用成人的语言去描述孩子的心理就是,“虽然妈妈不在,但毕竟我的好朋友还陪着我,所以我不害怕,也不太难过。”因此,孩子这种行为既是一种表达分离焦虑的信号,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幼儿期的心理卫生多做游戏,应注意以下几点:,1、让孩子摆正在家庭中的地位,2、正确处理幼儿口吃和遗尿问题,3、,支持孩子多做游戏,4、重视孩子的独立愿望,第一反抗期,5、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和错误,主题一,孩子是个“人来疯”,案例:,5岁的飞飞平时在父母眼里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可每当家里有客到访,飞飞就变得异常活跃、上窜下跳、大喊大叫,不断拉扯客人的衣服,不停在客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拳脚功夫”。起初客人觉得孩子活泼好动,也愿意和他玩。可飞飞总是不停地折腾,消耗着客人的“好脾气”。父母实在看不下去,把飞飞拉到另外的房间教训了一顿。然而教训只能让他安静几分钟,过不久他又开始折腾,弄得父母和客人面面相觑。,心理分析:,一、幼儿的自控能力较弱:,36岁的幼儿对于“我”的体会越来越清晰,对探索外界、体验与他人关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些愿望成为孩子学习社会行为的原动力。36岁孩子的自控力是较弱且不稳定的,行为带有很大的冲动性,而且会随着不同情景、不同接触对象发生变化。,二、孩子交往需求未得到满足:,36岁的孩子需要与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