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穴位贴敷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5181050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适宜技术-穴位贴敷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医适宜技术-穴位贴敷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医适宜技术-穴位贴敷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穴位贴敷法,中医适宜技术,【概述】,腧穴敷贴法是指在某些穴位上敷贴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毛垠、斑蟊、白芥子、甘遂、蓖麻子等)捣碎或研末敷贴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泡疗法,。,若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如:小儿脐贴,若将药物贴敷于涌泉穴,通过足部吸收或刺激足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足心疗法,、,脚心疗法,或,涌泉疗法,。,作用原理及特点,腧穴敷贴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也就是,中药透皮作用,,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药物经皮肤吸收,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本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除极少有毒药物外,本法一般无危险性和毒副作用,较为安全、简便,对于衰老稚弱者、药入即吐者尤宜。,腧穴敷贴法与现代医学的“透皮给药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随着现代医学“透皮给药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透皮治疗与经络腧穴相结合,将为中医外治法开拓广阔的前景。,一、敷贴药物,(一)药物的选择,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丸剂,一般都可以熬膏或为研末用作腧穴敷贴。,与内服药物相比,敷贴用药有以下特点:,1、应有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现在常用的这类药物有冰片、,麝香,、丁香、花椒、,白芥子,、姜、葱、蒜、肉桂、细辛、白芷、皂角、,穿山甲,等。,2、多选气味俱厚之品,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的药物,如生南星、生半夏、川乌、草乌、巴豆、斑蟊、附子、大戟等。,3、选择适当溶剂调和敷贴药物或熬膏,以达药力专、吸收快、收效速的目的。,醋调敷贴药,而起解毒、化瘀、敛疮等作用,虽用药猛,可缓其性;,酒调敷贴药,则有行气、通络、消肿、止痛作用,虽用药缓,可激其性;,油调敷贴药,可润肤生肌。常用溶剂有水、白酒或黄酒、醋、姜汁、蜂蜜、蛋清、凡士林等。,还可针对病情应用药物的浸剂作溶剂,(二)药物的制作,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丸剂,一般都可以熬膏或研末用作腧穴敷贴来治疗相应疾病。,1、丸剂,将药物研成细末,用水或蜜或药汁等拌和均匀,制成圆形大小不一的药丸,贮存备用。,2、散剂,将药物研成细末,填放脐部进行治疗。,3、糊剂,将药物研成细末,酌情使用水、醋、酒、鸡蛋清或姜汁等,调成糊状,摊敷腧穴,外盖纱布,胶布固定。,4、膏剂,将所选药物制成外贴膏药或软膏。,5、饼剂,将药物研成细末,加适量的水调拌均匀,制成大小不等的药饼,敷贴局部或腧穴,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或将新鲜的植物的根茎、茎叶等捣碎,制成药饼,烘热后敷贴腧穴。,二、操作方法,(一)选穴处方,腧穴敷贴法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辨证选取敷贴的穴位。腧穴力求少而精。此外,还应结合以下选穴特点:,1.选择病变局部的腧穴敷贴药物。,2.选用阿是穴敷贴药物。,3.选用经验穴敷贴药物,如吴茱萸敷贴涌泉穴治疗小儿流涎,威灵仙敷贴身柱穴治疗百日咳等。,4.神阙穴和涌泉穴为常用腧穴。,(二)敷贴方法,根据所选穴位,采取适当,体位,,使药物能敷贴稳妥。,贴药物之前,定准穴位,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用乙醇棉球擦净,然后敷药。也有使用助渗剂者,在敷药前,先在穴位上涂以助渗剂或将助渗剂与药物调和后再用。,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糊剂、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定,以免移动或脱落,可直接用胶布固定,也可先将纱布或油纸覆盖其上,再用胶布固定。目前有专供敷贴穴位的特制敷料,使用固定都非常方便。,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糊剂、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定,以免移动或脱落,可直接用胶布固定,也可先将纱布或油纸覆盖其上,再用胶布固定。目前有专供敷贴穴位的特制敷料,使用固定都非常方便。,冬病夏治贴敷法示意图,蒜泥贴敷法示意图,三、临床应用,(一)适应范围,本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症。,治疗病症主要有: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胃下垂、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牙痛、口疮、小儿夜啼、厌食、遗尿、流涎等。,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二)处方示例,1、面神经麻痹,取穴:病变局部穴位,如下关、颊车等。,用法:将新鲜马钱子用清水浸泡35天待用。使用时将马钱子外衣剥去,并用手术刀片将其切成0.1厘米薄片,放在风湿膏或普通胶片上,敷贴在患侧下关、颊车等穴位处。67天更换1次,一般敷贴45次可治愈。临床上也可将马钱子研为细末敷贴穴位。一般取药粉0.2克(每穴用量),撒于消炎镇痛膏或胶布中央,敷于面部患侧穴位上,每次敷贴5天,至痊愈。,注意:马钱子有毒,少数人引发过敏现象应慎用。,2、支气管哮喘,取穴:定喘,肺俞,心俞,膈俞(皆双侧)。,药物:炙白芥子21克,元胡21克,甘遂12克,细辛12克。,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制成散剂,装塑料袋中备用。以上为1人3次用药量,在夏季三伏天使用。使用时每次用1/3的药面,加生姜汁调成糊状,并加麝香少许,分别摊在8块直径约5厘米的油纸(或塑料布)上,贴敷于肺俞、心俞、膈俞处,最后用胶布固定。一般贴敷68小时,如果敷后局部有烧灼疼痛难忍感,可提前取下。如果局部只有发痒、发热等感觉,可多贴敷几个小时,或等药物干燥后再取下。每隔10天贴敷1次,即初伏、中伏、末伏各1次,1年共敷贴3次。一般连续敷贴3年。,3、口疮,取穴:涌泉(双)。,用法:将吴茱萸研为细末,贮瓶备用。贴敷时取药末10克,加入鸡蛋清或醋适量,调如糊膏状,分别敷于双侧涌泉穴,包扎固定即可。每次敷贴1224小时,每日1次。亦可将吴茱萸末用鸡蛋清调和为丸如蚕豆大,分贴于双侧涌泉穴,胶布固定即可。每穴每次贴药1丸,每2天敷贴1次,(三)注意事项,1.凡用溶剂调敷药物,需随调配随敷贴,以防蒸发。,2.若用膏药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掌握好温度,以免烫伤或贴不住。,3.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无纺布制品或用绷带固定敷贴药物。,4.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敷贴穴位不宜过多,敷贴面积不宜过大,敷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5.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的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大,敷贴时间不宜过久,并在敷贴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6.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敷贴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7.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可用汽油或肥皂有刺激性物品擦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