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课件袁峰主编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5180220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9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昆虫学课件袁峰主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农业昆虫学课件袁峰主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农业昆虫学课件袁峰主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四章,油料作物害虫,第十四章 油料作物害虫,第九节 黄条跳甲,黄条跳甲,又名黄条跳蚤、土蹦子等为害蔬菜的跳甲主要有四种:即黄曲条跳甲、黄狭跳甲、黄宽条跳甲、黄直跳甲,上述四种跳甲均属鞘翅目,叶甲科。其中以黄曲跳甲分布广,为害最重各种跳甲均以为害十字花科蔬菜为主,如白菜、萝卜、芥菜、甘蓝等。成虫和幼虫都为害。成虫主要危害主要为害叶片,取食叶肉,将叶子咬成许多小孔。成虫喜欢食害植物的幼嫩部分,所以幼苗受害重,尤其是刚出土的幼苗,受害后不能继续生长。幼虫生活在土中,专食地下部分,剥食菜根表皮。当幼虫较多时,可在根的表面蛀成许多弯曲的虫道,使地上部分逐渐发黄萎蔫而死1、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约1.82.4毫米,椭圆形,黑色有光泽头小,触角棍棒状。前胸背板及鞘翅上有许多点刻,排列成纵行。鞘翅中央有一黄色曲条,两端大,中间狭,其端侧中部凹曲颇深,内侧中部直形,仅前后两端向内弯曲(2)卵:椭圆形,长约0.3毫米。淡黄色,半透明 幼虫:长圆筒形,长约4毫米。头部和前胸盾,臀板淡褐色,胸部和腹部乳白色。各体节都有不甚明显肉瘤,上生细毛,尾端稍细。(3)蛹:长椭圆形,长约2毫米,乳白色。头部隐藏在前胸下面,腹末有一对叉状突起,2、生活习性 以成虫在菜叶背面、残枝落叶,土缝及杂草丛中越冬。越冬成虫到次年春季温度回升到10开始活动取食。成虫性活泼,善于跳跃,遇惊动即跳跃逃避早晚或阴雨天躲在叶背及土块下,中午前后温度较高时,活动最盛。高温时还可飞翔,有趋光性,对黑光灯特别敏感。幼虫共3龄,幼虫期11一16天,最长20天。它的发育始温为11,发育适温2428C幼虫老熟后,多在土下37厘米处作土茧化蛹。3、防治方法(1)合理轮作:黄条跳甲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要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2)清洁田园:每种蔬菜收获后,要将田间的残株落叶及杂草清除干净(3)药剂防治:主要是防治成虫,保护幼苗,药剂有90%敌百虫原粉1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3004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喷雾。,第十节,一、豆天蛾,豆天蛾又名豆虫,牛鼻栓等,属鳞翅目,天蛾科,广泛分布于朝鲜、日本、印度和我国除西藏外的各省、自治区、以黄河流域为害较重。它主要寄主植物除大豆外,也可为害绿豆、豇豆、刺槐等。,(一)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4050mm,翅展100 120mm,体和翅为黄褐色,有 的略 带绿色。头、胸部背面有暗紫色暗纹。,卵 长23 mm,椭圆形或球形,初产时淡绿色,后变为黄白 色,孵 化前变为褐色,蛹 体长4050mm,纺锤形,红褐色。喙与身体紧贴,末端露出,腹部第五至第七节气门前各有1个横沟纹。,其他常见油料作物害虫,(二)发生规律,豆天蛾每年发生12代,一般黄淮流域发生一代,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发生2代。以末龄幼虫在土中912厘米深处越冬,越冬场所多在豆田及其附近土堆边、田埂等向阳地。,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栖息于生长茂盛的作物茎秆中部如刺槐或玉米、高粱、谷子等植株上或隐秘处,傍晚开始活动。飞翔力强,可作远距离高飞。成虫有喜食花蜜的习性,寿命710天,羽化后46小时交配,交配后三小时即可产卵。卵大多散落在豆株上部叶片背面,少数产在叶片正面和茎秆上。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初孵幼虫有背光性,白天潜伏于叶背,12龄幼虫一般不转株为害,34龄因食量增大则有转株为害习性。在2代区,第一代幼虫以为害春播大豆为主,第二代幼虫以为害夏播大豆为主。,蛹,幼虫,成虫,豆天蛾在化蛹和羽化期间,如果雨水适中,分布均匀,发生就重。雨水过多,则发生期推迟,天气干旱不利于豆天蛾的发生。在植株生长茂密,地势低洼,土壤肥沃的淤地发生较重。大豆品种不同受害程度也有异,以早熟,秆叶柔软,含蛋白质和脂肪量多的品种受害较重。豆天蛾的天敌有赤眼蜂、寄生蝇、草蛉、瓢虫等,对豆天蛾的发生有一定控制作用。,防治方法,农业防治,选种抗虫品种,在种植大豆时,选用成熟晚、秆硬、皮厚、抗涝性强的品种,可以减轻豆天蛾的为害。,及时秋耕、冬灌,降低越冬基数。,水旱轮作,尽量避免连作豆科植物,可以减轻为害。,物理防治,利用成虫较强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可以减少豆田的落卵量。,1000倍,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液,每亩喷药液75千克。,生物防治,用杀螟杆菌或青虫菌(每克含孢子量80100亿)稀释500700倍液,每亩用菌液50千克。,药剂防治,喷粉用2.5%敌百虫粉剂或2%西维因粉剂,每亩喷22.5千克。,喷雾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或45%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液,每亩喷药液75千克。,二、豌豆彩潜蝇,别名 豌豆植潜蝇。分布在全国各地。,寄主 豌豆、菜豆、豇豆、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莴苣、番茄、茄子、大蒜、马铃薯等。,相关特点及影响,为害特点 幼虫潜叶为害,蛀食叶肉留下上下表皮,形成曲折隧道,影响蔬菜生长。豌豆受害后,影响豆英饱满及种子品质和产量。,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mm左右,头部黄色,复眼红褐色。胸部、腹部及足灰黑色,但中胸侧板、翅基、腿节末端、各腹节后缘黄色。翅透明,但有虹彩反光。卵长约03mm,长椭圆形,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约3mm,体表光滑透明,前气门成叉状,向前伸出;后气门在腹部末端背面,为一对明显的小突起,末端褐色。蛹长226mm,长椭圆形,黄褐至黑褐色。,生活习性 全国均有发生。在华北地区年发生45代,以蛹在被害的叶片内越冬。翌春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第一代幼虫为害阳畦菜苗、留种十字花科蔬菜、油菜及豌豆,56月为害最重;夏季气温高时很少见到为害,到秋天又有活动,但数量不大。,防治方法,(1)收获后及时清除败叶和铲除地边、道边等处的杂草,将其集中处理,可减少虫源。(2)药剂防治。初见为害状时为成虫大量活动期(5月中下旬),幼虫处于初龄阶段,大部分幼虫尚未钻蛀隧道,药剂易发挥作用。常用药剂有:50马拉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甲氰菊酯乳油6000一7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除豌豆田外,地边、道边等处的杂草上也是成虫的聚集地,应进行防治。农户如能统一防治效果将更好。(3)上述药剂防效不理想的地区,可选用防治美洲斑潜蝇的杀虫剂。,成虫白天活动,吸食花蜜,交尾产卵。产卵多选择幼嫩绿叶,产于叶背边缘的叶肉里,尤以近叶尖处为多,卵散产,每次1粒,每雌可产50一100粒。幼虫孵化后即蛀食叶肉,隧道随虫龄增大而加宽。幼虫3龄老熟,即在隧道末端化蛹。各虫态发育历期:1315时,卵期39天,幼虫期11天,蛹期15天,共计30天左右;2328时,各虫态历期分别为25、52、68天,计14天左右,成虫寿命一般720天,气温高时4-10天。,(一)形态特征,成虫,前翅灰黑色并有金属光泽,末端黑色,前缘及后缘距离外缘13处有1白色小斑点;中室中部下方近臀脉处有一深黑色小点,外有白晕。后翅顶角突出,外缘和后缘披长缨毛,雌蛾翅疆3条,雄蛾1条。后足特长,胜节末端县长距。,蛹,黄褐色,长约4毫米,末端具一组尾钩。前翅末端伸达腹部第五节后缘,后足与翅等长。雄蛹腹部第四至五节间有1紫红色斑。,幼虫,淡黄绿色,老熟时黄白色。头部及前胸盾板黑褐色。腹足明显。,卵,长椭圆形,表面有稍弯曲的纵纹,纵纹间有横纹路成网纹,初产乳白色,半透明,后转淡黄绿色。,三、花生麦蛾,(二)发生规律,花生须峭麦蛾1年发生多代。以蛹在花生藤蔓及田间落叶 残株中越冬。成虫对弱光趋性强。卵多产在顶部叶片。幼虫喜食嫩叶,有吐丝缀成虫苞的习性,在叶苞内咬食叶肉危害。3龄前幼虫一般做潜叶型虫苞,3龄后做一卷叶型虫苞。被害叶片残缺不全,皱缩畸形,枯黄脱落。沙土地虫量大,干旱年份危害重。,(三)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秋收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落叶、或犁耙整地、灌水浸田,可压低虫口密度,2.药剂防治 常用的药剂有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四、豆秆黑潜蝇,纲,昆虫纲,目,双翅目,科,潜蝇科,主要危害作物,四季豆、豇豆、毛豆(青大豆)等豆科蔬菜及大豆、赤豆、绿豆等豆科作物。,(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5mm左右,体色黑亮,腹部有蓝绿色光泽,复眼暗红色;触角3节,第3节钝圆,其背中央生有角芒1根,长度为触角的3倍,仅具毳毛。,蛹,体长23mm,长椭圆形,淡褐色,半透色。前气门黑褐色,三角形,向两侧伸出,相距较远;后气门烛台形,相距较近,中央柱状突黑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4mm,淡黄白色。口器黑色,口钩端齿尖锐,下缘一齿。前气门呈冠状突起,具有69个椭圆形气门裂;后气门深灰棕色,烛台形,边缘有59个气门裂。,卵,长0.300.35mm,椭圆形,乳白色,稍透明。,(二)发生规律,在山东年发生5代,以蛹在寄主根茬和秸秆中越冬。翌年6月中下旬羽化、产卵。各代幼虫盛发期:1代7月上旬;2代7月末8月初;3代8月下旬;4、5代在9月上中旬重叠发生。成虫飞翔力、趋化性均较弱,在2530适温下,多集中在豆株上部叶面活动,常以腹末端刺破豆叶表皮,吸食汁液,致使叶面呈白色斑点的小伤孔。卵单粒散产于叶背近基部主脉附近表皮下,以中部叶片着卵多。幼虫孵化后即在叶内蛀食,形成一条极小而弯曲稍透明的隧道,沿主脉再经小叶柄、叶柄和分枝直达主茎,蛀食髓部和木质部。幼虫老熟后,在茎壁上咬一羽化孔,而后在孔口附近化蛹。,(三)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及时处理秸秆和根茬,减少越冬虫源。(2)药剂防治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3000倍液、20菊马乳油3000倍液、21灭杀毙乳油3000倍液等,把豆株苗期作为防治重点。,课件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