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13章品德的形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5177635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第13章品德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精品)第13章品德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精品)第13章品德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一、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的基本界定,品德或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品德是内在的心理倾向,由内而发支配个人的外显行为。,1,、品德与社会道德,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道德就是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准则的总和。,道德虽不同于法律,以一种强制的方式来要求人们遵守一些用法律条文规定下来的社会准则,但是道德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社会生活,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遵守这些准则会受到公众舆论的赞赏,个人也会感到一种于心无愧的态度,而违反这些准则就会引起舆论的谴责和个人的羞愧或内疚。,道德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发展,而品德则不同,它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其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而更重要的还要受到个人身心发展的制约,即有赖于个体的存亡。两者的形成规律虽不同,但品德的存在形式及其形成规律具有全人类所共有的许多规律性。品德的内容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而社会道德也无法离开个人的品德而存在。事实上,社会众多个体的品德也构成或影响着一定社会的到的风貌或风气。社会道德舆论和社会道德风气也影响着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它往往以一种无形的社会压力迫使个人的行为就范。,2,、品德与个性,品德与个性、性格等概念也有所区别。品德是个性中最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性格则是指个人在对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且一贯的表现。性格中既有不具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个层面,例如,内向、外向、乐观好动和沉默寡言等则不能作为道德评价的依据,只不过是个人不同的性格特征;也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个层面,例如,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中,诚实、正直、勤奋和忠义等,都是人们公认的好的品格(性格),而虚伪、偏见、自私和懒惰等则是不好的品格,这种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性格特征也就是道德品质。,(二)品德的心理结构,一般都认为道德品质包括着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三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知:是对于行为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既包含着对一定的道德知识的领会(如道德概念与道德行为准则等),也包含着以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行为指南,变为信念并且以此来评价自己和别人的道德行为。,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知而产生、对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与道德信念紧密联系,而且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往往结合在一起,构成人的道德动机。,道德行为:道德动机的具体表现与外部标志,它也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作为道德品质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而且,这三者本身各自有不同的等级水平。在德育活动中,必须全面兼顾品德的各个侧面,不能简单让学生记忆各种社会规范,也不能只是靠纪律、惩罚等约束儿童的行为,必须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三)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1,、社会规范及其学习,规范一词来自于拉丁文,norma,原义指木匠使用的“规尺”,后来被用来研究人的社会行为,作为人的行为标准。,社会规范是一定社会群体成员间相互作用、协调的产物,是整个群体的行为标准。它对群体成员产生约束力,从而保障整个群体和谐、稳定地发展。,因此,社会规范是社会组织根据自身需要而提出的,用以调节其成员的社会行为行为标准、准则或规则,从而得以控制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社会规范是个体社会行为的信念和价值标准,用以衡量个体行为的社会意义并做出判断,它同时包括社会群体成员可接受或不可接受行为的各项文化价值标准。,社会规范学习是指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将外在的行为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即社会规范的内化过程。社会规范的学习是个体逐步积累社会行为标准、规则,并将其“内化”为个人意识,从而来约束人的行为。社会规范学习的目的在于使个体适应社会生活。,2,、品的发展的实质,品德的发展就是个体学习社会规范,逐渐建构自己的行为判断准则的过程。,皮亚杰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在于取得有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因此,品德发展的实质是个体对社会生活(规范)的适应。品德的发展就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机体不断将社会规范内化,并修改自己已有的社会规范认知图式,逐渐达到平衡,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班杜拉认为,发展是观察学习的结果。个体观察榜样的社会规范遵从行为与结果来进行社会规范的学习。个体吸取榜样示范行为的一定模式,把它内化、符号化。,综上,品德发展的实质就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逐渐内化,主动建构相对稳定的行为判断准则的过程。,二、道德发展的理论,(一)道德认知的发展,从认知的角度来思考道德认知的发展情况,其核心是分析儿童初期到成年期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或水平中的思想方式的结构。这种阶段性的发展被认为是自然成熟的过程,又被看做是在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实现的。,1,、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道德是由种种规则体系构成的,道德的实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对人类关系中平等、互惠的关心。他以独创的临床研究法(谈话法)为研究方法,即先给儿童讲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然后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向儿童提出一些事先设计好了的问题,分析儿童的回答,尤其是错误的回答,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揭示了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及其影响因素。,(,1,)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在皮亚杰看来,,5,岁幼儿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对引起事情的结果只有朦胧的了解,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的支配,他只做规定的事情,因为他想避免惩罚或者得到奖励。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随着年龄 的增长才能对行为作出判断。,(,2,)他律阶段,58,岁的儿童处于他律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道德认知一般是服从外部规则,接收权威指定的规范、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例如,妈妈不在家,一个小孩为了帮助妈妈做事,打碎了一盘玻璃杯;另一个为了偷柜子上的糖果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让这时期的儿童做判断,他往往认为前者错误更大。处在他律期的儿童一般认为前者更淘气,因为他打碎了更多的玻璃杯,而不考虑两个小孩的动机。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现实主义或他律的道德。这一阶段的儿童所提议的惩罚比较严厉。,(,3,)自律阶段,911,岁儿童进入自律阶段,道德发展到这个时期,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当然这时期判断还是不成熟的。要到十一二岁后才能独立判断。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相对主义,合作的道德。,总的来说,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他律道德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而作判断,之注意行为的外在结果,而不考虑行为的动机,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成人的命令或规定,这是一种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自律道德已能从主观动机出发,用平等不平等、公道不公道等新的标准来判断是非,这是一种受儿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观价值支配的道德判断,皮亚杰认为,儿童只有达到这个水平,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源于主体(即儿童)与社会环境的积极的相互作用。他强调儿童在发展中的自主性。因此,他特别强调儿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能动性,以促进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同时集体和同伴对儿童道德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二)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的动机机制,.,1,、精神分析学派对道德情感的研究,品德是个性的一个方面。弗洛伊德认为,个性是一个整体,由彼此相关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这三部分相互作用形成的内在动力,支配了个体的行为,个体道德行为的原动力来自超我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与环境中人、事、物发生交互作用,在本我之外增加了自我成分。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处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而活动。它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抑上。自我的力量还不足以控制本我。经过幼儿期,个体生活进入了社会化的历程,个体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方式,都要受周围其他人的批评和纠正,必须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于是又出现了超我(良心)。超我具有主宰全局支配个体趋向社会规范的力量。,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儿童将父母的批评和社会的批评内化成超我(俗称良心)。良心或超我代表了内化的父母,他是相当严厉的、惩罚性的。,儿童将父母的批评和社会的批评内化成超我(俗称良心)。良心或超我代表了内化的父母,他是相当严厉的、惩罚性的。良心的发展可以帮助儿童在父母不在眼前时也能让自己按照道德规范来行动,抵制外界的诱惑。如果个体的行为违反了超我的意向,就会感到自责和内疚的心理压力,。,在弗洛伊德看来,道德情感的形成导致了儿童内在的双重性,一方是超我的力量,另一方是本能的需要。遵从超我力量,儿童就要把遵守社会规范当作一种义务。恰当的超我将使儿童形成合理内化的道德情感,这是一种稳定的、不可改变的道德情感。,2,、人本主义情感取向的道德教育研究,与认知理论家、行为主义乃至社会学习理论家在道德教育领域坚持的“理智主义”相反,人本主义学派主张“情感主义”。他们强调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情感构成行为的动力系统”。,在罗杰斯看来,道德的发展(价值采纳)是一件不断增长自我意识的事,或者用马斯洛的话说就是,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发展自我是教育的重要任务,认为学校要将道德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融入各科教学活动中,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1,)真诚,(,2,)接受和信任,(,3,)移情性理解,(,4,)主动倾听,(三)道德行为的发展,1,、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1,)抗拒诱惑,(,2,)赏罚控制,(,3,)模仿学习,2,、雅科布松论调节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雅科布松设想:“把自己的行为与道德标准相对照是道德调节心理机制的主要环节之一”。,雅科布松对这一结果做了如下解释:第一种方法没有效果并不是因为儿童不懂得客观标准,而是根本没有把两种分配方法与对立标准间建立任何联系;第二种方法可以从儿童极力申辩自己不是坏的代表中可以看出,别人对他这样的评价会引起他极大的不愉快;第三种方法之所以最有效,是由于在选择道德行为的情境里加进了一个新的成分,儿童自己的形象。这样,使原来存在的道德价值与个人利害关系的外部矛盾变成了自己整个形象与个人(局部)利益之间的矛盾,使儿童感到自己整个形象是好的,又感到某个具体行为是不好的,两者不能相容,就迫使他要克服不好的行为。雅科布松的实验研究告诉我们,每个儿童都有积极肯定自己、希望得到别人表扬的强烈愿望,这是儿童遵守道德规范、道德希望的条件之一。,三、品德的形成与培养,(一)品德的内化过程,品德的形成是由他律发展到自律的。一种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它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过程,这种内化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冯忠良):,1,、社会规范的依从,2,、社会规范的认同,3,、社会规范的信奉,可见,德育要从道德行为的纪律约束和外部控制开始,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化的依从的水平上。品德是学习者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自觉的、自主的品质,而不仅仅是对规范的“亦步亦趋”或“阳奉阴违”。必须引导学生对规范及其价值原则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促进规范的认同和信奉,否则就没有真正完成品德的建构。,(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1,、家庭因素,2,、社会环境,3,、班集体与同辈团体,4,、自身的智力水平,(三)品德培养的方法,1,、道德认知是品德结构中的引导性因素,德育必须使学生对基本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形成正确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道德分析判断能力。,(,1,)言语说服,(,2,)小组道德讨论,(,3,)道德概念分析,2,、道德情感的培养方法,(,1,)移情能力的培养,2,、道德情感的培养方法,(,1,)移情能力的培养,(,2,)羞愧感,3,、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1,)群体约定,(,2,)道德自律,4,、品德的综合培养方法,(,1,)案例研究法,(,2,)游戏和模拟,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