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

上传人:dfg****19 文档编号:24433950 上传时间:2021-06-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 哈尔滨市香坊区第三十五中学 张绍兰一、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创设“模拟盲人”的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悟盲人在生活中的困难和精神上的痛苦。激发学生的博爱情感。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探索的过程及经历,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思考问题,悟出道理,学会学习。二、教学背景分析(一)学情分析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已初步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了小组合作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为完成本节课的进一步探究活动、观察思考、技能训练等活动和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二)教学资源分析具备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探究情景,演示生理过程条件。具有眼球模型、耳结构模型,能制作近视形成的演示装置,可以为学生提供亲自动手操作的空间。(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中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第一节。是本章的重点。从生活实际出发,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为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关爱帮助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情感,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其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形式多样,相关知识比较抽象,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三、教材重组1、两个增加增加了运用触觉、视觉等感官探索纸袋中的物品的活动,使学生体验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过程,感悟视觉的重要性;增加了用围巾遮住眼睛进行活动的体验活动,使学生感受失去光明的不便,催生关爱盲人的情感和帮助盲人的动机,为完成课外实践活动搭台阶建平台,保证课外活动的有效进行。2、一个调整为增强几个环节间的有机联系,将“科学、技术、社会”和技能训练(观察和测量)这两个栏目调整到本课时完成。四、教学预设目标(一) 知识目标 1.阐明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功能。3.说出近视成因及预防的方法。(二)能力目标学生能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在活动中初步够构建学习方法体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博爱之心、协作的精神,形成严谨求实、勤奋钻研的科学态度。(四)教学重点: 视觉形成的过程。学会初步探究,学会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群,产生互爱互助的动机。(五)教学难点: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五、过程设计: 第一专题 感知外界信息1、体验分析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风雨欲来的情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思维分析的空间,在体验过程中,理解人体在外界环境变化时对自身的调节。导入章节的课题。2、实践感悟教师利用装有一些物体的纸袋,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搭建探究平台。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运用多种感官探索纸袋中装的是什么,对比分析所得结果。学生将感悟到:人体的各种感觉使人类能及时地获得各种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和调节,更好地适应环境。其中视觉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将形成问题意识,领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同时承上启下,自然进入探究眼和视觉这一专题第二专题眼和视觉本专题是本节课的重要部分,包括以下探究栏目“观察与思考”“进一步探究”、“技能训练” “课外实践”,本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关于眼球结构的知识在小学的自然教材中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本着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沿着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的目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如下设计1、 自学探究,分析感悟学生运用教材、眼球的模型结合信息技术,自学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表达自学的收获,提出遇到的问题,在交流中尝试独立解决所遇问题。教师从观察的方法、自学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根本所在,独立解决问题,总结学习方法和观的技巧。学生将在辨析中掌握方法,提高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问题意识,感悟人体结构的精妙及其与功能的协调,体验收获的喜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人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结构示意图、物理学中的小孔成像原理的实验装置,进行类比思维,将进一步理解眼球各结构的功能。为探究视觉形成的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反复演示视觉形成过程的视频,学生边观察边整理思路,之后进行交流。学生在教师引领中发现、解决描述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将会提高学生思维的缜密性、逻辑性。2、进一步探究提高科学素养学生确定研究的问题人的瞳孔大小能改变吗?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论述方案的可行性,生生之间进行互评,明确实验变量,发现不足,及时调整。教师不断为学生建起新的台阶,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跳一跳总能摘到头上的桃子。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将会得以提升。3、联系实际,体验、探究教室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再次观察视觉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析、交流、辩论,探究眼的哪些部位不正常将导致失明?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入知识迁移的实践中,在此过程中将会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加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感受运用知识的快乐。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游戏:用丝巾把自己的眼睛遮严,接着和同桌互换位置。之后,描述在游戏中的体会和感受。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将会感受到盲人在生活中的许多不便、困难、痛苦。在交流中学生将学会换位思考,形成同情、关注盲人的思想感情。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各年龄段失明患者的数目和使盲人重获光明的科学技术,并提出问题在你生活的社区内是否也有失明的人,面对他们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将产生帮助盲人的愿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我市中小学生患近视的情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生活实际中提出问题,在自学教材的过程中尝试分析近视形成的原因、解决问题。学生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报告,了解班级或学校的近视率、同学们的预防情况、这些同学患近视的原因及其他与近视有关的信息。此环节学生将认同近视问题的严重性,掌握预防近视的方法,促使学生形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的意识。 4、技能训练、动手实践学生先目测比较教材中的两个红色选段的长短,后用尺子量这两个线段的长度。再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法国国旗上三种颜色的宽度、相同大小的图形,在不同背景下的目测大小等情况,对比所得到的目测观察结果和尺测结果,同学之间讨论观察与测量的关系,举出所见过的与此相似的现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感悟其中的道理。学生将懂得眼见不一定为实的道理,将认识到做实事不仅要看,也要想,甚至要测量,只有通过全面、综合的分析,才能得到真正的“眼见为实”。六、教学效果预测以上的教学设计,紧紧结合学生、教师、学校的具体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实施时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大方向,调整小环节。实施后预计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较好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七、练习(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