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十讲 楼板的创建,2,楼板的编辑,3.,斜楼板,4.,楼板的排水设计,5.,楼板边缘,自定义参数化的构件簇是学习,BIM,的关键!,1.,楼板的创建,目录,6.,思考题,楼板的创建,楼板是建筑设计中常见的建筑构件,用于分隔建筑各层空间。,楼板属于系统簇,可以根据,草图轮廓,及,类型属性,中定义的结构可以生成,任意结构,和,形状,的楼板。,楼板的创建,楼板的创建,楼板,结构楼板,面楼板,楼板边缘,Revit,提供上述三种楼板创建方式,楼板的创建,楼板的创建,按建筑模型的,当前标高,创建楼板,楼板的创建,结构楼板,为了方便与,Revit Structure,结构版中的楼板接口而设计的,在,Revit Architecture,中与,“,楼板,”,没什么区别。,楼板的创建,面楼板,用于概念体量模型的楼层面积转换为楼板图层图元;,主要适合从体量创建模型时使用;,楼板的创建,楼板边缘,构造楼板边缘的形状。,楼板的创建,楼板创建的三个菜单,边界线,坡度线,跨方向,楼板的创建,楼板边界的创建,画线,拾取线,拾取墙,注意偏移,楼板的创建,当楼板与墙有相交时,,Revit,会进行提示,询问用户是否进行连接几何体,以便从墙中剪切楼板。,2,楼板的编辑,3.,斜楼板,4.,楼板的排水设计,5.,楼板边缘,自定义参数化的构件簇是学习,BIM,的关键!,1.,楼板的创建,目录,6.,思考题,楼板的编辑,实例属性编辑,楼板的编辑,楼板的编辑,类型属性编辑,结构,默认厚度,功能,粗略比例填充样式与颜色,楼板的编辑,楼板的编辑,楼板的结构可以同墙的结构一样进行定义。,提供,7,种楼板层功能:,结构,1,衬底,2,保温层,/,空气层,3,面层,14,面层,25,涂膜层,压型板,1,楼板的编辑,楼板结构示例,2,楼板的编辑,3.,斜楼板,4.,楼板的排水设计,5.,楼板边缘,自定义参数化的构件簇是学习,BIM,的关键!,1.,楼板的创建,目录,6.,思考题,斜楼板,添加坡度,斜楼板,斜楼板与平楼板的区别在于:需要设置坡度,坡度箭头,:在图元上绘制一个坡度箭头。使用坡度箭头属性来进一步定义坡度。,边界线属性,:通过修改表面边界线的属性来定义其坡度。,方法,坡度箭头,设置两条平行边高度,设置单边线高度与坡度,斜楼板,坡度属性的测量方法,与坡度相关的属性相对于图元的底面,(,屋顶:,图中,1,),或顶面(楼板:,图中,3,)进行测量,具体取决于图元类型:,“相对标高”,(,图中,2,4,),是指标高与楼板底面之间的距离。,斜楼板,坡度箭头属性,斜楼板,边界的属性,斜楼板,坡度箭头,设置坡度:设置指定参数为坡度,设置,“,最底处标高,“,和,”,尾高度偏移,“,,并输入,”,坡度,“,值。,斜楼板,坡度箭头,设置尾高:设置指定参数为尾高,设置尾高处与头高处的相应标高与偏移值。,斜楼板,设置两条平行边高度,选定楼板轮廓的两条平行边,打开边的属性编辑,勾选,“,定义固定高度,”,,并输入相应的,“,相对基准偏移,”,值。,斜楼板,设置单边线高度与坡度,选择一条边,勾选,“,定义固定高度,”,和,“,定义坡度,”,参数,边线旁显示角度符号。,2,楼板的编辑,3.,斜楼板,4.,楼板的排水设计,5.,楼板边缘,自定义参数化的构件簇是学习,BIM,的关键!,1.,楼板的创建,目录,6.,思考题,楼板排水设计,有些情况下,平楼板的顶面需要做排水坡度的设计,而楼板的底部仍然是平的:,例如:卫生间楼板的地漏处要略低于周边,以利于排水。,在,Revit,中通边添加点或线等子图元,并编辑子图元相对高度的方法的实现。,楼板排水设计,楼板排水设计,基本方法:,Step1:,选择添加点,/,添加分割线,Step2:,选择添加的高程点,输入相应的高度值,Step3:,完成设置。,2,楼板的编辑,3.,斜楼板,4.,楼板的排水设计,5.,楼板边缘,自定义参数化的构件簇是学习,BIM,的关键!,1.,楼板的创建,目录,6.,思考题,楼板边缘,楼板边缘同墙体的,“,墙饰条,”“,分割线,”,一样属于主体放样对象,其放样主体为楼板。,阳台板下的滴檐、建筑分层装饰条等对象都可以用楼板边缘。,楼板边缘,Step1:,先自定义一个楼板边缘的轮廓簇,选用,“,公制轮廓,-,主体,.rft”,为模板,存盘为,”,楼板边缘,.rfa”,上载入项目中。,楼板边缘,Step2:,复制一个新楼板边缘簇,选择自定义的轮廓。,楼板边缘,Step3:,选择相应的楼板边,结果示例,2,楼板的编辑,3.,斜楼板,4.,楼板的排水设计,5.,楼板边缘,自定义参数化的构件簇是学习,BIM,的关键!,1.,楼板的创建,目录,6.,思考题,思考题,如果楼板多方倾斜,该如何处理?,楼板边缘命令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Thank You!,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