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_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4268694 上传时间:2024-10-0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6.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_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三节_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三节_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二、意识的能动作用,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一)规律及其客观性,(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一)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1.,规律的含义,:,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特点:,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不能创造和被消灭,(荀 子、达尔文),普遍性,:,反映了同类事物的共性,稳定性:若条件具备,就反复出现,(一)规律及其客观性,1,、规律,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1,)规律客观性的含义:,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是指它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它都客观存在着。,二是是否发生作用,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是否发生作用的关键在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1,、含义,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2,、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第一,二者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第二,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为人和社会服务。,(,2,)区别:,第一,,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第二,,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一)意识的起源,(二)意识的本质,(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四)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一)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产生过程中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反应特性,矿石,黄山,潮汐,葵花的反应:应激性,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米德纳波尔,人们常看到一种神秘的动物出没于森林。一到晚上,有一个四肢走路的怪物尾随在四只大狼的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由母狼养大的裸体女孩,大的有七八岁,小的只有两岁。她们的习性象狼,吃生食,爬行,不会说话,不会思维,只会象狼一样嗥叫,常常在晚上出来觅食。一年后小的去世,,1929,年大的也死去。,狼孩,2,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从动物心理向人的意识转化的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使人直立行走,促进人思考问题,产生语言,劳动,劳动创造了,人,,也促使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促进了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不是消极地适应环境,而是积极地支配自然,改造自然。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需要使人直立行走,解放双手。,劳动使人直立行走,劳动促进人思考问题,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协调活动的需要,已经到了彼此之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于是就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使大脑能用词来概括各种感性材料,进行抽象思维活动,并使人类获得了交流思想的工具,从而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劳动产生语言,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特殊的物质器官,人脑的,机能和属性,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1,)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1,、意识是特殊的物质器官,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20,人脑与动物脑的区别,(,2,)人脑的反射活动是意识的生理基础,狗的条件反射,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客观事物,人的感官,人脑,意识,实践,作用于,信息,传输,加工,形成,加工厂,原材料,产品,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症,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思考:,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错误的意识,是否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宗教观念的形成,鬼神观念的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1,、,错误,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2,、,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小结,1976,年唐山大地震,一位妇女在被困,13,天后获救,;,汶川大地震中映秀水电公司职员虞锦华被救出时,也已过去整整,150,个小时。,王家岭矿难,115,位被困矿工,在井下坚持了,8,天,8,夜,190,个小时,;,玉树地震,,19,日下午,6,点,02,分,青海某消防支队在结古镇成功救出,1,名被困,130,小时的藏族女子;,.,人的生命,有时是如此坚韧。在极端环境下,.,一块树皮,一汪水,都可以让身处绝境的生命支撑更长的时间。,.,想一想:大自然能演化出飞船吗?神舟飞天要靠什么?,(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表现,1,、,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相对于物质的决定性而言的,是指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的性质。,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活动),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灵巧的蜜蜂高明,他在用蜜蜂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完成了。”这段话指出了,A,、蜜蜂的活动是实践活动而不是认识活动,B,、蜜蜂具有创造能力而人具有认识能力,C,、人们具有主观能动性而蜜蜂进行的只是一种本能活动,D,、人具有创造能力而蜜蜂具有认识能力,C,(,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不同于动物的适应性活动),黑 猩 猩 灭 火,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它能打开水龙头,用水桶放水灭火。,后来,人们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同样点上火,给它一个水桶,让它灭火,但它此时已束手无策了,。,面对滔滔洪水,人会怎么办?动物会怎么办?,人,动物,积极,思考,洪水的成因和,战胜,洪水的办法,积极地同洪水搏斗,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动物只会逃生。,人能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认识世界活动,和认识世界的能力。,(,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具有,指导,作用,物质,意识,规 律,创造新物体,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列宁,(,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说说这两种意识带来的影响,正确、高昂的意识,错误、萎靡的意识,激励向上,阻碍倒退,(,四,)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性原理,(,1,),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下列选项中,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A,、,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C,、,实事求是,D,、,学而不思则罔,ABC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BCD,第一章,小结,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世界,的本,质是,什么,What,世界,是怎,样存,在的,How,物 质,世,界,永 恒,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对立统一,质量互变,普 遍,联,系,否定之否定,实践,中介,实践的含义、,特征、形式,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原理,一个原理,两大特征,三大规律,第 一 章 内 容 结 构 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