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概述bzpr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4266529 上传时间:2024-10-03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77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概述bzpr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概述bzpr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概述bzpr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小康的提出,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指哪三步?,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比1990年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 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004年,菏泽市实现生产总值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34元,增长1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7.4亿元,增长15.1%.,在我们菏泽市,十年前,人们盼望能拥有冰箱、彩电、洗衣机,现在,这些东西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一些富裕家庭已盖起了小洋楼,拥有了轿车。,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2)与十年前相比,你的家乡近些年有什么,变化?,1)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取得了伟大胜利,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及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2)家乡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2、总体小康的实现,到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住用行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有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3、总体小康的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上: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中国改革开放27年来,经,济以年均9.4的速度快速,增长。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近万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600万人;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1%提高,到左右。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材料一: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人均收入达到800,1000美元。,世界银行将世界每个国家和地区按收入分为四组,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二:我国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据2004年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300万失学儿童。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类别,人均,GDP,低收入国家,少于756美元,下中等收入国家,7562995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29969265美元,高等收入国家,高于9265美元,材料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01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目前,人均,GDP,最高为上海市,已经突破4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300多美元。,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4、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5、全面小康的特点,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经济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我国社会保障范围覆盖不全,农村社会保障还不健全,在城市建立了面向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而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与集体救助相结合,而以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未在农村建立,2005年北京市开始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员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城镇社会保障水平较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最新统计测算表明,上海、北京、天津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经超过60%,但全国尚有近三分之二的省(区、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小于30%。,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一些传统农业大省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较低:湖南(19.4%)、河南(15.7%)、安徽(13.9%)。,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更快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不是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现贫富不均?,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点和要求,特点:不平衡,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更快一些,相当落后的地区要奋起直追。,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大13.6万亿元,出口贸易总额大1.15万亿美元,由上年居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936元,分别实现增长7.7%和6.8%,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又迈出坚实一步”。,练习,一、选择题,1、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我们勾画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实现了,“,三步走,”,的第二步目标,即 (),A、,解决了温饱问题,B、,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C、,进入全面小康社会,D、,基本实现现代化,2、下列选项对总体小康水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1)全体人民都达到的小康水平,(,2),较低水平的小康生活,(3)偏重于物质消费的不全面的小康水平,(4)发展很不平衡的的小康水平,A(1)(2)(3)B(1)(3)(4),C(1)(2)(4)D(2)(3)(4),B,D,3、下列对本世纪头20年我们所要集中力量建设的小康社会的理解错误的是(),A、,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B、,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的小康社会,C、,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小康社会,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符合 (),(1)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2),人民的愿望和利益,(3)全面发展的理念和要求,(4)我国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A(1)(2)(3)B(1)(2)(4),C(1)(3)(4)D(2)(3)(4),D,A,练习,二、非选择题,5、,我国人均,GDP,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世界排名在130多位,仍属于中等和中低收入国家行列,从人口来看,全国达到小康水平的占74.8%,但还有12.3%的人口尚未解决温饱。这说明我国当前的小康是怎样的小康?,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而且不平衡,我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仍然比较低,我国目前的小康仍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GDP,增长率不断上升。,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人说:,GDP,增长速度赶快越好。,对此,谈谈你的看法。,图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警示?,树立科学发展观,1,、必要性,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会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2,、内涵,如何理解?,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2,)内涵,(,3,)具体做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地位:,全面发展,(,1,)内涵:,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具体做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协调发展,(,1,)必要性,目前我国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和地区、城乡差距。实现各地区、各阶层的协调、平衡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2,)具体做法:,做到,“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五,个,统,筹,(,1,)统筹城乡发展,(,2,)统筹区域发展,(,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1,)内涵,(,2,)具体做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良性循环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持续发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它有什么危害?,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二、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1,、为什么要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2,、怎样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必要性,重要性,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原因、要求),统筹区域发展(原因、要求),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1,)什么是新型工业化?它“新”在哪里?,(,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否就是对传统工业的全盘否定?,(,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形成怎样的产业格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