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群落结构、群落演替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4249670 上传时间:2024-10-0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群落结构、群落演替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群落结构、群落演替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群落结构、群落演替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RJ,版,生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核心术语,(1),种群、群落,(2),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群落结构、群落演替,(3),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内连外展,(1),种群的概念与物种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2),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3),外来物种的种群变化规律,1,(2011,广东汕头一模,),将若干只雌、雄鼠放在一定大小的笼子中饲养,让它们自由交配繁殖,并且给予足够的饲料和水,则笼内鼠的数量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下图中的,(,),A,a,B,b,C,c,D,d,【,解析,】,饲料和水虽然充足,但空间受限制,鼠的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答案,】,C,2,(2011,皖南十校联考,),有关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解析,】,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答案,】,B,3,(2011,山东临沂一模,),下图表示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B,M,点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两个种群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解析,】,M,点时甲种群数量减少,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答案,】,B,4,(2011,南昌一模,),下列说法可以印证,“,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是,(,),细胞有生命,但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生命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单个神经细胞是不能完成反射活动的种群具有个体不具备的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等特征群落中的种间关系是种群不具备的,A,B,C,D,【,解析,】,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生命,但各种化合物构成细胞就能表现出生命。单个神经细胞不能完成反射活动,但神经细胞构成反射弧就能完成反射。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等特征个体不具有,但由个体组成的种群就具有。种群是同种个体,只有种内关系,多个种群组成的群落具有种间关系。,【,答案,】,A,学车问答,学车问题回答,驾驶员模拟考试,2016,科目一 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5,(2011,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B,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C,要合理利用该种动物资源,应将种群密度控制在,D,点,D,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达到最大环境容纳量,【,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D,点之前,种群的增长率先增大,(B,点最大,),后减小,最后为零,(D,点,),,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A,错误;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种群数量增大,食物和空间相对减少,导致种内斗争加剧,另一方面是天敌数量增加,,B,正确;要合理利用该动物资源,应使种群密度维持在增长率最大的,B,点,,C,错误;该种群的最大环境容纳量为,D,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D,错误。,【,答案,】,B,6,(2011,江苏卷,),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解析,】,分析曲线图可知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答案,】,AB,7,(2010,课标全国理综,),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_,。,(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填,“,低,”,或,“,高,”,),。,(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_,个。,【,解析,】,该题考查了种群的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种群密度的调查等知识点。从图中可看出随着,a,种群数量的增加,,b,种群的大量减少,因此是竞争关系。根据它们的捕食关系,a,c,d,可知,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由于减少天敌,则,c,种群的数量会大量增加,由于某种原因,c,种群大量增加,使,a,种群大量减少。如干旱使,a,大量死亡,则使该食物链减少了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而使,c,与,d,的数量大量减少。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而调节能力的大小与该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的丰富度有关,丰富度大,则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方法,则,c,种群的数量,(x),计算式为:,x/50,40/5,即,x,400,。,【,答案,】,(1),竞争,(2)c,a,(3),减少,(4),恢复力稳定性低,(5)400,8,(2010,四川理综,),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1),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B,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捉出,移入几乎无滨螺的,A,坑,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从种间关系角度看,浒苔和角叉苔是,_,关系。,水坑中岸蟹种群密与,_(,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请据此解释,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_,。,本研究涉及到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_,。,(2),通过对水坑和凸出基质这两类微型生态系统中滨螺密度和海藻物种数的调查,绘制成图,C,。,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优先保护的是,_,生态系统,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当滨螺密度长期保持在,100,200,只,/m,2,时,,_,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及种群的相关知识。,(1),图浒苔数量下降而图中浒苔数量急剧上升,二者的差别是滨螺的有无,所以滨螺以浒苔为食,从图中可以看出浒苔数量与角叉苔数量成反比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从图中可以看出浒苔数量与岸蟹的数量成正比。坑中未移出滨螺之前浒苔的数量很少,不利于岸蟹躲避天敌海鸥,所以数量也非常少。岸蟹是滨螺的天敌,岸蟹数量少所以滨螺大肆繁殖。由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得出最长的食物链为,浒苔,滨螺,岸蟹,海鸥。,(2),通过图,C,中可以看出凸出基质中滨螺的数量少利于其生长,若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应优先保护凸出基质的生态系统。这种保护属于就地保护。当滨螺密度长期保持在,100,200,只,/m,2,时水坑中海藻的种类数量多,故其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要高。,【,答案,】,(1),被滨螺取食竞争浒苔,B,坑中浒苔不占优势,该环境不利于岸蟹躲避海鸥的捕食,因而数量较少;由于天敌,(,岸蟹,),数量少,滨螺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所以数量较多浒苔滨螺岸蟹海鸥,(2),凸出基质就地保护水坑,9,(2011,北京海淀一模,),线虫是所有蠕虫的通称,土壤中的线虫对环境变化敏感,分布广泛,是一种土壤污染程度的指示生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土壤线虫的食性多样,这对促进生态系统,_,两大重要功能,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_,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自由生活的线虫能促进土壤有机物的降解,这些线虫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2),若要调查土壤中线虫的种类和数量,可采用淘洗,过筛,离心的方法分离提取线虫,在解剖镜下观察,对观察到的线虫进行,_,和,_,,如果调查结果显示线虫的种类减少,并且能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线虫呈增多趋势,说明被调查的土壤,_,。,(3),图示某项研究的实验结果,图中,Cu50,表示每千克干土中添加,50 mg,的,Cu,,不施加,Cu,的为对照处理。本项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为保证上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的每个处理需重复,3,次,则实验者应设置实验组的样本数为,_,个。通过图中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1),土壤线虫食性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因为是调查线虫的种类和数量,所以要对线虫分类和计数。由于被污染土壤的选择作用,线虫的种类会减少,但能生存下来的抗污染能力强,不断增殖。,(3),该题图显示小麦同一发育期,Cu,不同浓度对线虫数量的影响,还能显示相同的,Cu,浓度在小麦不同发育期对线虫数量的影响。小麦每一发育期的实验组有,4,个,重复,3,次,共,12,个样本,幼苗期、拔节期、成熟期一共需要,36,个样本。,【,答案,】,(1),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稳态,(,稳定性,),分解者,(2),分类计数受到污染,(3),不同浓度的,Cu,在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土壤线虫数量的影响,36,相同的,Cu,浓度处理在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土壤线虫数量的影响不同,(,幼苗期随,Cu,浓度增加土壤线虫数量减少,拔节期和成熟期随,Cu,浓度增加土壤线虫数量先升后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