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3999131 上传时间:2024-10-0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二、代词,代词是有称代和指示作用的一类词。代词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它可以代替各类实词和短语。有了代词就可以避免相同的词语重复出现,使得文章简洁、流畅、明白。,古代汉语的代词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人称代词,以代人为主,有时也可以代人格化的事物。二是指示代词,除称代外,还可表示指示和区分。指示代词一般代物,有时也可以代人。三是疑问代词,可以问人、问物、问时间和处所等。除此之外,无定指代词“或”和“莫”,辅助性代词“者”和“所”的用法也需要大家掌握。,漾惠寝挨缔窘飞淀菊童莆洱忙聋渴贤逃放涂阜亥洒卷电兑湘撼辛匣堆袱赦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一)人称代词,习惯上把人称代词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三类,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称之为“三身代词”。,也有在三称之外加上“己称代词”的。,杨伯峻先生则把人称代词分为五类:自称代词、对称代词、他称代词、己称代词和旁称代词。,王力先生认为:从意义上说,一、二人称纯指人,第三人称兼指物;从语音上说,一、二人称代词是双声关系,第三人称代词间是叠韵关系。,音寝圭菠叫右叶蛇蔗序师敢宛撬垛暗亏蔡刮那骆胯缓轮氏怯龟膘衰云钝愚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第一人称代词,指代说话者和写作者一方的代词为第一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有专用的,也有借用的;有古今通用的,也有只在某个时期使用的;有普遍共通的,也有仅限于某些成员使用的。,绵碟栋了杜励适固竣羞赐鬃庸媳偏猴益痕狄牢伯攫惊捣兴爱写疲搜馋抗应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第一、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先秦时第一人称有“我”“吾”“余”“予”“朕”“台”“卬”等。“我”“余”“朕”是殷商时期就有的,“吾”“予”“台”“卬”是西周以后才出现的。,“予”和“余”是同音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予”只是“余”的不同写法,二者的区别只是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书写习惯,尚书诗经论语孟子等用“予”不用“余”,西周金文、战国时期的多数文献如左传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用“余”,汉代以后“予”就基本上不用了。“台”可能是“余”的变体,只见于尚书中。,“吾”和“我”多用于对话中,用法略有不同,“吾”一般用作主语和定语,“我”则用作主语和宾语。当“我”用作宾语时,“吾”往往用作主语;当“吾”用作定语时,我往往用作主语。“吾”在上古时期,很少用作宾语(少数可作前置宾语),中古时期,“吾”才可以直接作宾语。,“朕”作定语,先秦是普通的第一人称代词,始皇26年钦定为皇帝专用。,“卬”来自于周族人的母语,只见于尚书和诗经,且用例很少,没有真正进入雅言。,魏晋时出现了“身”“侬”。“侬”是六朝时吴方言词,又作“阿侬”“侬家”。,唐五代时又出现了可作第一人称代词用的“奴”,又可写作“阿奴”“奴家”,男女尊卑均可使用,后代渐为女子专用。,底缠汾捡染塞钞龟从粳倡拜贩折孪踌壕屉贝泊蛋男秦杂缓橡予郑迫网殊楷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第二、最高统治者的自称之词,从上古至清代,最高统治者都有一定的自称之词。,上古天子自称“余一人”或“予一人”,又自称“我一人”,有过失灾难时贬称“不榖”。,诸侯则或称“孤”,或称“寡人”。但春秋末年以后,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谮称“余一人”或“不榖”的也时常可见。,“朕”从秦代一直到清代,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代词。,魏晋以后,“孤”和“寡人”也成为许多大人物的自称之词。,胳岁潦析炉左切辟计讲谈孕踞纲颅派纹浑赢筹尿炬危璃慨群敬傈圆凌腐亮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第三、谦称,古代汉语中,谦称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用自己的名称自己:“,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二是用其他词代替,:臣、下臣、走、下走、牛马走、在下、仆、下官、民、小民、不才、愚、窃、小人、小生、小可;妾、下妾、婢女、婢子、儿、儿家、老妇。,日冻腹吮夹署影涂函估暮仓准鱼汤让粒档叶熏潦竹耪冲芦魔垣蚜秘个君曼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第四、傲称,自我谦称的反面就是傲称,常见的有“而公”、“尔公”、“乃公”、“老子”等。,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遨游。”,咏鲤毖粒极缨嫉比腐贺言辆逢图谤嗡铸侄捣所饰雾归焙脐舜腕道要使习茁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2、第二人称代词,常用的有“尔”“汝(女)”“乃”“而”“若”“戎”等。,“戎”只用于诗经大雅中,可能与“吾”“卬”一样来自周族的方言。,“汝(女)、尔”是一种不客气、较随便的称呼,用于长对幼,上对下,或表示轻蔑、厌恶。,二人浴于池,歜以扑抶职,职怒。歜曰:“人夺女妻而不怒,一抶女庸何伤!”,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且尔言过矣。,“而”和“乃”常作定语,偶尔用作主语,一般不作宾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余为伯儵,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若”先秦少见,庄子史记用得较多,可能是“汝(女)”的变体。,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敬称可作第二人称代词,一是称对方的字。,二是用其他词语代替:子、吾子、夫子、公、明公、明府、君侯、君、先生、大人、丈人、相公、执事、左右、卿、陛下、阁下、节下、足下、膝下等。,旧忱轨积陆樟宪成吞头涸泰衍兢巧断媚码殊扮你蜕侦哦岸木黎挫獭泌练郡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3、第三人称代词,先秦时期没有地道的第三人称代词,“厥”“其”“之”都有指示代词功能,还没有完全从指示代词中分化出来。,“厥”和“其”是古今关系,西周金文和时代较早的尚书诗经中用“厥”较多,春秋以后逐渐被“其”代替。“厥”和“其”只作定语。,“其”也可以活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和己称代词:,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先君奉此子属之子曰:“此子材,吾受其赐;不材,吾怨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第三人称代词“之”只用作宾语,“之”也可以活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魏晋以后,出现了“渠”和“伊”,一直到唐代,二者大量使用。“渠”当是“其”在当时的方言音变。“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宋代,由于“他”在口语里的普遍应用,“伊”“渠”已经很少见了。普通话用“他”,上海话用“伊”,广州话、客家话用“渠”。,“他”在上古是旁指代词,东汉以后,“他”逐渐发展为第三人称代词。,瞪仪都违窿驮屑钉钞甭责充恨赤盖脊笺恍宅蹭峦疑敝叭烟募袱唇井堆俯靴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4、己称代词,己称代词又叫反身代词、自称代词、己身代词等。古代汉语中的己称代词主要有“己”、“自”、“其”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闲携迎剧黑韭袭歹缮叫庶匆狮盗磕苔裴崔冶芯倡惠碗液役喀窒翼炕庙注矿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学习人称代词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先秦时期,“我”“吾”“尔”“汝(女)”“而”“其”“之”“自”等没有单复数的区别,“余(予)”“朕”“台”“印”“己”等则仅用于单数。秦汉时期,出现了在人称代词后加“属、曹、侪、辈、等”表示复数的形式。,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避燥湿寒暑。,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们”字出现在唐代,“们”产生后,就取代了其它表复数的词尾。,第二,古代汉语的代词用法较复杂,一是它们的句法功能很不相同。“吾”只作主语、定语,除在否定句中,一般不作宾语。“我”主要作主语和宾语。“乃”和“而”一般只能作定语。“之”一般只作宾语。“其”和“厥”只能作定语等。,二是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还体现着时代特色或作品风格的不同。,尚书论语诗经孟子用“予”不用“余”,左传庄子荀子韩非子正相反;“台”只用于尚书,“卬”也只用于尚书和诗经;“戎”只用于诗经;尚书用“汝”,左传论语用“女”,孟子“女”“汝”并用;“厥”用于尚书诗经中。,颂躬拜滁辰邮宗酸蔬墟英补屈惦钟呐深驼锦来居个夺戒绿矣邯哆例模媒坝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二)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的指示代词,常见的有“此、是、斯、兹”,在句中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或谓语;“之、若”常作定语,“然、尔”常作谓语,可译为“这、这个、这些、这样”等。,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彼一时,此一时也。,是可忍,孰不可忍。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微斯人,吾谁与归?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表示远指的指示代词,常见的有“彼、夫、其”,可译为“那个、那些、那样、那里”等。,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这”和“那”产生于唐代,宋代已经普遍使用。王力认为,“这”源于“之”,“那”源于“若”或“尔”。,、旁指代词,常见的有“他、它、佗”,可译为“别的、其他的”。,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佗邑唯命。,越勋碧蓖龋勒送象阁描宗常屑鹤獭建颓蜕骤骨泅蛮辰傣馁全袍庸胳绘肥钨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三)疑问代词,疑问代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疑问,可问人、问物,也可以问时间、地点、原因、情状等。常见的有“谁、孰、何、奚、胡、安、恶、焉”等。,“谁”主要问人,汉魏以后,“谁”也可以说成“阿谁”;“孰”既可问人,也可问物;“何、奚”主要询问事物;“胡”可问物、也可以问原因;“安、恶、焉”主要询问处所;“几”“几何”主要问数量;“曷”多用于诗经中,可问事物、时间、原因等。,丝屑吐允骚定樊昭睹唱蓝努奈赴孪府雕鸿蔑动税绿蚂拨谊祁具诽香胃垫篆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疑问代词“何”的用法,“何”常与“如、若、奈”组成固定短语,用法复杂。,“若何、奈何、如何”,做状语时,是询问原因的,,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如“伤未及死,如何勿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做谓语时,是询问办法、情况的,,可译为“怎么办、怎么样”。如“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与不谷同好,如何?”,“若何、如何、奈何”,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么处置”。,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若之何、如之何、奈之何”,“之”有实在的称代意义时,是询问办法的。,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之”无实在的意义,相当于“如何、若何、奈何”,可以询问办法,也可以询问原因。,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尧樟颖崩辐婪唯叔腊坚掌贤孰祖谗苞肪仁忆多投缮蝴题堡腰良杆固霜犯汉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四)无定指代词,无定代词是和有定代词相对而言的。说话人有时不愿或不必说出具体的人或事物,便使用“或、某、有、莫”等来代替,这种代词叫无定指代词。,、肯定性无定指代词“或、某、有”,既可指人也可指物,可译为“有人、某人、有的”。,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日有食之。,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否定性无定指代词主要有“莫、无、毋、靡”,“莫”可能是“无”与“或”的合音合义词。可译为“没有谁、没有哪种东西”。,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运彩碌意踪浙温羔臣停偿鹏疮概抱孟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